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時評:股改開創中國資本市場大場面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9日 10:25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6年5月7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公布《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再融資在暫停一年之后即將重啟,次日股市大漲,上證指數高開高走,直逼1500點大關。

  一年前的5月9日,清華同方、金牛能源、紫江企業和三一重工四家公司宣布試點,由此拉開中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大幕。一年之后撫今追昔,竟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困擾中國股市長達十多年的股權分置頑疾已去其大半,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解決這個
頑疾的過程中,寶貴的多贏得以實現。

  據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統計,截至2006年4月28日,共有641家上市公司完成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公司的流通股的增值率為41.43%。如果以2005年4月29日上證指數收盤1159.15點為基礎,將該漲幅換算成指數,2006年4月28日的上證指數收盤應該為1639.42點。同期,股改公司非流通股的今日市值相對于當時凈資產值的增值率為73.43%。

  73.43%——數字勝于雄辯。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在一年里獲得了驚人收益。事實證明,股改中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使得股改得以順利進行,這種做法不但沒有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反而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度增值。與此同時,流通股股東也獲得不俗回報,流通股東和非流通股東“皆大歡喜”。

  而更為意義深遠的是,股權分置改革重塑了市場健康的制度基礎,放眼未來,全流通將使得資本市場的效率大幅提高,大型藍籌公司將得以在本土發行A股,眾多源頭活水也正涌向中國股市。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股市前所未有的大繁榮,才剛剛開始。

  當我們把目光從K線變幻中抽離,投之于歷史的回溯和國際之比對,或能獲得更加清晰的視野。國際經驗表明,一國或地區進入工業化中后期以后,虛擬經濟都會有一次超越周期的大繁榮出現,比如美國“沸騰的1920年代”和日本1980年代的股市大繁榮。同樣,韓國、中國臺灣地區也未能例外。

  例如,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的虛擬經濟包括股市和

房地產,同時走出了邁向大繁榮的第一步。日本股市自1960年代中期開始,一路走強,日經225指數最高峰時達到38915.87點。有關數據顯示,1959年,日本
股票
市價總額為39289億日元,到1984年,這一數字大幅上升到1674957億日元。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1980年代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隨著經濟高速發展,韓國在1980年代中期股市快速上漲,在1980年代末期達到虛擬經濟繁榮的頂點。

  值得指出的是,股票和房地產等虛擬經濟的過度泡沫化是值得警惕的,如日本當年的例子,過度泡沫對實體經濟構成了很大傷害。但以史為鏡,客觀地分析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無疑對于研判中國當前的形勢有重要參考價值。那么,中國當前的情況如何呢?長江證券周勇等進行的一項研究認為,從工業化進程來看,中國走向虛擬經濟繁榮的初始條件已經具備。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高速增長的實體經濟迫切需要虛擬經濟的支持,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另一方面,工業化使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得以提高,人們的財富積累到了一定階段,人們對金融資產的投資需求也日益增加。

  數據的確在支持這種觀點。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國居民儲蓄總額已經突破了16萬億人民幣,創出歷史新高。近年來,中國的居民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但證券化率卻反而出現下滑的趨勢,加速發展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實體經濟發展之后對于發展資本市場的迫切需求;迅速積累的居民財富;一年來大力推進股改所帶來的證券市場的制度重建;即將恢復的市場造血機能和日益加快的金融產品創新;人民幣持續升值壓力下的寬松貨幣環境……勢易時移,股改一周年之際,中國的資本市場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正如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所言,當前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大膽創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成果”。在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面前,我們需要“宜將勝勇追窮寇”的魄力與想象力。而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場面,恰似江山如畫,必將鋪陳而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