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與成熟股市漸行漸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9日 02:22 新聞晨報 | |||||||||
變化之一:新老劃斷不再可怕新老劃斷,說到底,就是為全流通背景下新股發行做制度上的準備。 股改初期,人們之所以害怕股改,是因為害怕“全流通”,60%原先不流通的國家股法人股,一夜之間釋放出來,如同“洪水猛獸”,大盤能不顫抖嗎?股改最初階段大盤的震蕩下行也說明了這種擔心是普遍存在的。但有60%股票不流通,這在國際市場上是絕無僅有
為推動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股改,管理部門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再融資”等政策將向股改后的公司傾斜,不股改的公司將被邊緣化;為鼓勵流通股股東參與股改,管理層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直接與中小投資者溝通,就支付“對價”討價還價。上市公司大股東受到了一次尊重投資者的深刻教育。 經過一年股改,證券管理部門一方面發動“保票”行情,一方面加緊新老劃斷的準備工作。昨天,《上市公司發行管理辦法》正式頒布實施,標志著“新老劃斷”啟動,然大盤不跌反漲,表明投資者對新股擴容的態度有了根本轉變。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我國證券發行管理制度將出現以下三個方面的重大調整:一是強化發行環節的市場約束機制。二是加大中介機構責任。要求中介機構對出具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對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根據不同情節和后果設定相應的監管措施。三是推動優質企業發行上市。把公司質量作為監管的重要內容,優先選擇優質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同時,利用股權分置改革后市場基礎條件的變化,更加注重和引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相信在經過股改價值重估的市場中,有更多優質上市公司的加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并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整體投資價值。加上未來市場的擴容壓力已有融資融券等利好對沖,所以總體上“新老劃斷”并不可怕。 變化之二:合規資金入市踴躍合規資金入市已經說了很多年,但這方面工作一直不見起色。這與股市整個內部生態環境有關。曾幾何時,基金黑幕、惡莊操縱股價、券商違規經營等負面消息不斷充斥股市,別說銀行合規資金不敢入市,就是很多老股民都在漸漸遠離二級市場。但在股改的一年間,投資者不斷聞知某某惡莊遭到拘捕或判刑;某某券商因違規操作遭到清算或領導人被查處。細心人會發現,這些今天才追究的“壞事”大都不是現在發生的,而是“過去時”,為何要對這種人和事進行“秋后算賬”,說白了,就是為了還股市一個晴朗的天空。 于是我們看到,基金不再遭到大面積贖回,社保資金不再整天喊著防范風險,連一向“主意很大”的保險資金、企業年金也開始忙著入市。而此時此刻管理層看到的是更遠的明天:當銀行里的合規資金進入A股不再有心理壓力時,也許加一道金融衍生品、特別是股指期貨的雙保險可能更能體現股改后的滬深股市與國際成熟市場的距離真正拉近了。 變化之三:價值主導游資從良不可否認,自有A股市場以來,我們說了很多年的價值投資,但一直實現不了。其原因是,長期以來困擾股市的投機之風無法從根本上剎住,市場中籌碼的投機價值要遠遠高過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而股改的即將完成,則從根本上消除了這樣一種制度性的偏差,未來的游戲規則是,價值主導地位將得到確認,而籌碼則將日益體現出其作為“價值載體”的本色,活躍于滬深股市。這也是自去年底以來,滬深兩市中的不少牛股緣何以“逼空”的方式將股指打上千五,而與此同時有近300家個股卻創下新低的道理。 游資從良是這一年間的最新變化。往年炒作反彈行情,游資的躁動自始至終,好股劣股“兩翼齊飛”,讓人無法辨別真偽。現在好了,隨著基礎性制度建設的完善,整個股市的內在環境已經不允許對泡沫成分的過度炒作,于是我們看到游資正在從良,他們現在追逐的也大都是價值型股票,今年“五一”放長假,游資居然也安安穩穩地守倉不動,這是過去很少見的。隨著再融資和IPO的即將啟動,游資有兩種選擇:要么積極向投資力量靠攏,進一步接受由主力機構主導的新的游戲規則;要么拒絕融合,其中一部分頑固的游資,或將被消滅或將邊緣化。這種局面將在新股開始發行一級市場重新活躍、游資炒作平臺逐漸“顛覆”后變得清晰起來。 在股改一周年之際,我們通過梳理市場的變化,期望挖掘一些新的動向,其實在記者撰寫此文時,最大的感受是,中國的股市已經不一樣了,未來影響行情更多的將不再是政策,而是市場,市場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此輪牛股行情是一次主動接受外來股市輻射的“小試牛刀”,未來的合拍一定是同步的。從這一角度出發,也許央行的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走弱還是走強、國際市場的漲漲跌跌才是廣大投資者需要時時關切的,一句話,未來股市將與成熟股市接軌,也將日益顯現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功能。 股改一年間,投資者走過了復雜的心理歷程,由最初的擔憂、懷疑,到積極參與,整個過程充滿戲劇性。而這種復雜的變化,從二級市場的走勢中也得到充分演示:擔憂時,大盤下跌;懷疑時,股指震蕩;而當更多投資者積極參與時,市場人氣逐漸高漲,賺錢效應顯現。 股改起步時,之所以在部分投資者中引起恐慌,是因為當時不確定性太大。2000年,滬深股市曾因啟動國有股減持試點,出現大跌,最終迫于市場壓力而被緊急叫停;此后,《國九條》也曾引發關于“全流通”的大討論,最終也在市場的跌跌不休中不了了之。股改之難由此可見一斑。但是,在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的大背景大趨勢下,人們明白,這道歷史的坎終究是繞不過去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們從管理層的鏗鏘表態中看到了決心,更從其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中看到了股市健康發展的希望。現在大多數投資者對后市行情整體向好的趨勢,不僅認同,而且這種認識正在逐漸強化之中,其根本原因是,經過股改,人們看到了股市長治久安的大趨勢。 那么,經歷一年股改的市場,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晨報記者 韓益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