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敦促德勤放下傲慢的身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6日 09:20 每日經濟新聞 | |||||||||
葉檀 德勤全球和亞太區高管最近就科龍事件所發表的聲明,顯示出的傲慢令人無法容忍。也許,德勤高管在進行了調查之后,會覺得類似于科龍這樣的烏龍事件是本土化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代價,但市場有理由據此作出判斷,德勤不具備與其名聲相符的責任心。
一個理智的人知道無法避免一輩子不犯錯,但會用經驗與外部制度約束自己,盡可能少犯錯誤,而一個像德勤高管所說的擁有“共同價值觀”和“共同準則”的企業,還會帶動行業的自律水準。但德勤此次文過飾非的做法,既不成熟,也不明智,更缺乏責任感。 德勤的關鍵性結論有二:第一,科龍事件是一個串通舞弊現象,即一伙人(可能是公司內部,也可能包括公司外部的人)聯合起來欺騙股東,也包括欺騙審計師。因此,德勤受到科龍偽造數據的蒙蔽,是受害者。第二,德勤中國公司的管理層對2004年科龍財務報表出具保留意見,體現了審慎的精神,德勤的中國合伙人值得贊揚。正是德勤辭去審計顧問職務,才讓監管層開始注意到這個公司。 按此邏輯,德勤恐怕認為中國的監管層或者科龍的股民還應該感謝他們,這恐怕是高燒未退的囈語。 德勤是否受到蒙蔽,專業素質如何,有事實為證。據科龍事件后畢馬威的調查報告顯示,從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間,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及其29家主要附屬公司與格林柯爾(資訊 行情 論壇)系公司或疑似格林柯爾系公司之間進行的不正常重大現金流出總額約為40.71億元,不正常的重大現金流入總額約為34.79億元;調查期內涉及的不正常重大現金流共達75.5億元。在為科龍出具保留意見的2002年和2004年,德勤出具保留意見的事項均與科龍的現金流無關,換句話說,德勤沒有發現上述高達數十億的不正常現金流。 畢馬威的這次調查只涉及科龍及其29家主要附屬公司的重大現金流向問題,要求這些科龍公司設立了賬戶的相關銀行,重新打印了調查期間內的全部銀行對賬單進行核對,就發現了如此重大的問題。如果說德勤的專業水準與畢馬威不相上下,那么,德勤一再強調的自己的內控機制與價值觀體現在何處? 從科龍事件中我們并沒有看出他們自詡的專業性與責任感。也許德勤的意思是說,與中國的眾多審計機構相比,他們的責任感還強一些,起碼他們主動辭去了審計顧問職務。但這是可笑的類比。首先,一個國際知名的審計機構墮落到與“不做假賬”為座右銘的審計機構為伍,并不值得大肆炫耀;其次,德勤辭去職務的時候,科龍已經坐在火山口上,他們并不是保護股民利益的英雄,而是見機行事的機會主義者。 有一樣是確實的,即德勤從科龍收取的1300萬元的高額服務費用,并未換來等值的服務。看來,在日本付出的2億多元的慘重代價并沒有讓德勤長記性,或許是因為損失過于慘重,才學會了盡量推卸自己的責任?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待證監會的結論。從以往的判例或者處罰來看,沒有證據表明德勤將會受到重罰,筆者也向來不贊成在情緒的作用下,突破法律邊界,對某個市場主體進行歧視性的處罰,任何一種經營主體都應在公平的法律環境與現代法治的價值觀下進行競爭。 引進外資企業的經驗之一就是,某些企業的本土化非常迅速,并且其公關能力由于有經濟實力作后盾,更在國內一般公司之上。此次德勤在博鰲毫無愧疚地侃侃而談就是例證,德勤在中國的合伙人的背景也值得玩味。但是,如果這些世界知名企業只能提供與本土中介相同的服務,有關部門就應該堅決取消他們的特權,讓他們與國內企業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使服務費用降到本土公允水準。這也是公平競爭的要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