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公開信套話連篇與艱難維權 我們應該相信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15:13 證券導報 | |||||||||
兩種股改公開信,一種套話連篇,一種艱難維權 我們更應該相信誰:非流通股東還是流通股東 ○ 江南證券 巫寒
股改走到今天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伴隨著股改也誕生了不少副產品,這些股改副產品不論是對今后的證券歷史還是對當前的證券文化都將留下色彩絢麗的一筆,股改公開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公開信無論是寫給億萬群眾或是寫給某一單位或個人,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公開性。公開信的內容一般都具有普遍的思想教育意義,它可以引導人們學習榜樣,痛斥歪風邪氣,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對待問題的正確看法。從股改的參與方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來說,股改公開信形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證券文化現象:非流通股股東的公開信大部分是以董事長的名義來寫,多刊登在證券的主流媒體特別是三大指定信息披露的報紙上,無一例外的先介紹公司歷史,然后客氣地說“客觀地看流通股東在歷史上曾支付了較高的流通溢價非流通股東也承擔了艱苦的創業風險和很高的歷史成本”等,最后談此次股改方案暢想公司未來,希望流通股股東投票。而流通股股東的公開信是以個人的名義來寫,多刊登在證券的論壇和一些地方報紙的財經版面上,揭露公司的問題,深入分析股該對價,聯合更多的流通股股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么,股改公開信,到底是非流通股股東的程序化文稿還是流通股股東借以維權的宣言呢? 我們不直接回答這個命題,先看看近一年來股改公開信的歷史。最早的股改公開信應該不是試點第一批的四個股票,否則清華同方(資訊 行情 論壇)就不會含冤被第一個“槍斃”。后來分析清華同方的股改都把焦點反映在“溝通”上,現在上市公司的股改不斷地以熱線電話、投資者見面會、網上路演、上門拜訪等各種方式與股東們進行溝通。而非流通股股東的股改公開信就是最直接的書面體現,如果《清華同方董事長榮泳霖致全體流通股股東公開信》早點出臺,清華同方股改就是另外的結局了。在第二批試點的股票中寶鋼和長電是萬眾矚目的,2005年7月25日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獨立董事單偉建發表《質疑“對價”——一個獨立董事致上市公司的公開信》將股改對價爭論帶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應在發展的過程中去解決,而不是用停滯的方法去解決。獨立董事的股改公開信引起軒然大波。而真正將公開信作為武器的當屬作家周梅森了,在金豐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的股改中他連開三槍,使得金豐投資成為全面股改開始之后惟一一家因中小流通股東維權被否決的上市公司。而周梅森也因此成為2005CCTV年度經濟人物候選人,而入圍的關鍵則是三封股改公開信所代表的廣大流通股股東的維權。所以,股改公開信在不同人手里會有不同的詮釋。 值得密切關注的是在股改方案絕大多數順利通過(僅有8家被否決)、在滬深交易所發股改動員令和地方政府發股該時間表的特殊背景下,非流通股股東的股改公開信和流通股股東股改公開信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地位上等其他方面都懸殊過大,難以在證券文化或媒體引導上達到分庭抗禮的地步,反過來也印證了流通股股東作為弱市群體的真實寫照。股改公開信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恐怕永遠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除了非流通股股東的程序化的公開信外,每一封公開信背后,都有投資者自以為充分的理由,除了表明個人立場觀點之外,都將在股改歷史上留下深深的時代印記。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