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宜早不宜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10:04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煒 本周一深圳證交所舉行的“2006年首季市場運行分析會”上,基金、券商等機構紛紛建議,擴容、再融資問題不可回避。其中,易方達基金代表表示,再融資及市場擴容問題宜早不宜遲。
對再融資的渴望,已經讓一批上市公司很難安坐得住。有關統計顯示,去年提出配股預案的上市公司有25家,其中絕大多數提出了10配3股的一般配股上限,長源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東安動力(資訊 行情 論壇)等甚至提出10配7股和10配8股的超額配股預案。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一位上市公司總裁在“代表日記”中寫道:“中小投資者對股市有顧慮我能理解,但我不理解的是有些人對放開IPO或再融資的那種擔心。”而這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春節后第一份再融資公告,公司董事會認為已符合增發新股條件,擬申請增發不超過5000萬股A股。上市公司對再融資如此急巴巴,與管理層之前用再融資傾斜來鼓勵上市公司加快股改步伐的政策有關。業內人士坦言:“股改搞完了,推出再融資計劃是順理成章的事,大家都在等待證監會的態度。” 而且,有的公司還胃口增大。某藥業公司公告稱,董事會決定將原增發不超過4500萬股A股的決議調整為增發不超過6000萬股A股。 從理論上講,再融資可以幫助上市公司籌集到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增加資本充足率,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同時實現優化資源配置。若再融資一拖再拖,對企業而言很可能錯失發展機遇,企業發展卡殼于資金瓶頸。可在實踐中,投資者卻對再融資存在明顯的恐慌。近期市場回調的原因之一是擴容預期,而這種壓力的構成之一是再融資預期。畢竟滬深兩市已有10個月沒有公司融資,投資者擔心重開再融資掀起的“圈錢潮”,比發行幾個大盤股讓市場更難以承受。有市場人士粗略統計發現,計劃再融資的個股春節后整體上未能跑贏大盤。以G申能(資訊 行情 論壇)為例,該公司屬于業績增長的藍籌股,近期又轉讓浦發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法人股獲得36250萬元收益,但在二級市場上卻因擬增發不超過2億A股而一蹶不振。 投資者對再融資的恐懼由來已久,歸根究底是怕上市公司融資后業績變臉。“上證聯合研究計劃”的研究曾揭示三點:其一,上市公司僅僅把配股作為目的,配股前為了配股有意做高業績,配股后配股資金的使用效率卻不高。其二,配股沒有起到增加主業的效果。配股資金的投入并沒有使主業的盈利能力增強,反而“減弱”了主業的盈利能力。其三,大部分公司為了取得配股資格做高利潤,配股后無法保持利潤的同此增長。再看屢見不鮮的募集資金被“挪用”和“閑置” 的現象,以及至今還有數百億資金被大股東占用未歸還的問題,投資者怎么不對再融資產生反感?顯然,再融資恐懼的根源是上市公司缺乏誠信,如今投資者對企業融資前的信誓旦旦,已很難產生信任感。上市公司整體誠信度偏低,使那些有望通過再融資為股東創造財富的公司一起受連累。在投資者普遍存在抵觸情緒的市場中,有價值的再融資項目也肯定難以獲得應有的發行效果。 中國證監會本月初下發了《再融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再融資門檻有降有升。一方面,將增發須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由平均不低于10%調低為6%。另一方面,要求公司及高管,在最近36個月未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最近12個月未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存在違規擔保的上市公司將失去再融資資格;公司最近三年連續盈利,且不能利潤只來自不能合并會計報表的投資收益等。這些新政策將有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把那些缺乏誠信的上市公司趕出局。同時,《再融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出臺,也意味著該《管理辦法》未正式實施前,再融資不會匆忙開閘。即便有人認為再融資問題不可回避,但在中國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聯通(資訊 行情 論壇)(資訊 行情 論壇)等藍籌公司未進行股改前,IPO與再融資只能是繼續等待。股改為先依然是當前證券市場的主題,完成股改和進入股改程序的公司的總市值已達到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的60%,說明股改初步大功告成。但從另一個角度也提醒大家,股改還有一段路要走,有40%總市值的上市公司未進入股改程序。 即便是股改后再融資重新開閘,也要把握好流量,并嚴格控制“污水”流入。如果流量過大,必然因“圈錢潮”導致二級市場不穩定。管理層還應不斷完善再融資管理,建立上市公司誠信檔案,把缺乏誠信及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打入另冊”。證交所的誠信紀錄可進一步增加內容,列入再融資后表現缺乏誠信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強化中介機構、上市保薦人等的責任意識,嚴把再融資審核關,將素質差的企業和不符合要求的再融資項目拒之門外。只有再融資的質量明顯提高,市場才有望走出“再融資恐懼癥”的陰影。否則,再融資宜早不宜遲的愿望,只是相關利益之人的一廂情愿。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