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激辯國企海外上市功與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2日 11:4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吳威 “大中型國有企業盲目海外上市,已經成為危及中國戰略利益的核心因素之一。” 3月7日上午,人大北京代表團小組會議中,全國人大代表紀寶成剛一談到國企海外上市問題,現場所有的攝像機、照相機都把鏡頭轉向他。
紀寶成提供的數字表明,到2005年底,在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3700億美元,為深滬兩市A、B市場上市公司可流通資產的2.39倍。 “未來兩年至三年,仍將有100家國內企業將奔赴境外上市,如此大規模的海外上市,具有強烈的盲目性。” 紀寶成分析,海外上市的盲目勢必會對國家利益和未來發展戰略帶來很大沖擊。大中型優質企業的大規模境外上市,首先將導致國內資本市場的空心化和邊緣化,降低市場穩定性和價值發現功能,市場的融資和相應的資源配置功能大大削弱。而且,優質企業不愿意在本土上市,很可能形成資本市場的惡性循環。 目前我國海外上市的310多家企業中,80%都是具有壟斷資源的優質企業。這些行業龍頭企業過度海外上市、過度地股權國際化,從長遠看將會影響我國經濟安全和未來發展戰略的實施。 在發言最后,紀寶成拋出了“海外上市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論”。他認為,從短期利益來看,企業盲目海外上市帶來高額的上市成本,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影響本國經濟利益的正常實現。 紀寶成特別強調,大中型國企境外上市都是“輕裝上陣”。比如,包括建設銀行等國企在上市前,先剝離不良資產,國家進行注資,這些成本實際上都是13億人民來承擔,而優質資產獲取的高利潤卻和海外投資者分享。 記者在某網站在線調查中看到,截至3月9日下午兩點,大約87%的網友認為,優質國企海外上市造成了國資流失。 然而,持不同意見的大有人在。“股權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是國有企業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改革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李福成表示,“海外上市有資本融資功能,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進學習吸收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對企業按照國際準則操作運行有好處;有利于企業的激勵機制建設。” 李福成認為,上市有風險,這是必須要防范的。重要的是要選擇一條適應自我發展的道路。 國有資產在海外上市中到底有沒有流失?經濟學家易憲容在看到紀寶成的言論后,隨即撰文表示,大量的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并不意味著國有資產的流失,也不意味著讓國內經濟發展的成果僅是讓國外資本分享。一般來說,市場的價格自然是買者與賣者交易的結果。如果交易沒有達成,無論是買者還是賣者的出價只能算雙方的一種愿意,這不是市場價格。可以說,國有企業上市,如果能夠在比較嚴格的評估程序下,經過反復地比較與篩選,雙方又在多次的談判與博弈下達到成交價格協議,那么這種交易價格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全國政協委員蔡國雄透露,在經濟組討論中,有不少委員持有和紀寶成類似的觀點。但是蔡國雄仍然堅持認為,包括銀行在內的國有企業到境外上市,并非是看重國外的資本,“難道建行缺淡馬錫的10%的股份嗎?不是,股權多元化的目的是促進改革,而非融資。當然,多少的股份合適,程度如何把握,確實需要摸索。”蔡國雄認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