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未結束論恰如其分 牛市只是若隱若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0日 09:13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煒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今年股市只能是好轉,我是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我不認為熊市很快會結束。” 上月中旬公布的一次對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基金經理對股市的信心大幅上升。接
3月7日,滬深股市分別下跌2.25%和2.90%,創下本輪反彈行情以來最大的跌幅,投資者又一次人心惶惶,熊市陰霾再一次籠罩。這不禁使投資者想起成思危副委員長的“熊市未結束論”,市場走勢是否已證明基金經理的預測過于樂觀了呢?其實,成思危副委員長的“熊市未結束論”講得十分清楚。首先,他稱自己是一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其次,他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進入股市資金數量,短期內是不容易的。”事實如此,國內證券市場發展已有質的變化,不再是過去那個單邊“政策市”。雖然國內股市漲跌仍取決于資金的意愿,但如今的資金意愿不再單純看政策臉色。價值投資理念的興起及2001年6月以來長時間大跌的沉痛教訓,促使投資者不得不重視上市公司質量。否則,單用資金推動股市上漲無異于在沙灘上壘塔。所以說,成思危認為光靠股改還不足以使股市上去。讓股市上去關鍵有兩條,一是上市公司質量很好,要有投資價值;二是要有更多的資金進入股市,但這要提高投資者的信心,要放寬資金進入股市的渠道。 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看,資金似乎不成大問題。單是融資融券,就己傳言6月份將新增450億元左右資金入市保衛1300點。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大力拓寬合規資金入市渠道。再看QFII入市,從去年11月份起,QFII的額度審批提速。從11月1日富通銀行獲批3億美元到最近雷曼兄弟獲批1.25億美元,QFII共獲批16.7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由于供不應求,近期QFII手中的額度甚至出現溢價出售的情況。QFII源源不斷入市,是管理層執著于拓寬合規資金入市渠道的成果之一。可與之形成反差,一邊管理層用政策扛桿致力于為股市“輸血”,另一邊以保險資金見好就收為代表的撤離造成股市“失血”。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到現在,銀行存貸差從8.7萬億元擴大到9.26萬億元,各路資金進一步云集債市。 大量資金扎堆銀行和債市,對股市來說是莫大的諷刺。這反映出投資者對當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缺乏認同和信心。盡管寶鋼股份預期年分紅收益率達5%以上,遠勝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但該股在股市上屬于“萎靡不振”一類。正在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掀起一股分紅潮,卻難以在二級市場激起年報行情。其中的原因人所皆知,2005年年報虧損公司數量注定創新高,整體業績下降也在所難免。QFII的鐘情緣于其長期投資的策略,而國內資金顯然“急功近利”得多,對一年或幾個月內的變化十分敏感。至于寶鋼股份,因面臨成本上漲和鋼材價格下跌風險,投資者對其預期分紅收益率不敢過于貪戀。一旦不利因素導致寶鋼股份近年的業績增長勢頭嘎然而止,且股市大盤又不能走強,分紅效應在股價下跌中難免蕩然無存。 去年11月,國務院批轉了證監會《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從完善公司治理、規范募集資金使用、遏制違規對外擔保、禁止編報虛假財務會計信息到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不過,這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治本之策的成效,反映到公司業績和成長性上非一朝一夕。因而,由股改推動形成的反彈使投資者再次看到了由熊轉牛的曙光,但徹底擺脫2001年6月以來的熊市陰影還有待時日。依市場人士的說法,“上市公司股改過半,按10送3計算,1300點相當于以前的1050點。”可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來不及跟上的股市上漲,終究給投資者帶來隱憂。正是為了完成今年的收益任務,導致部分保險資金在1300點前選擇了撤離。而這種撤離行為形同“被叛”,使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股市的“輸血”效應大打折扣。 可見,成思危副委員長的“熊市未結束論”恰如其分,是對當前股市狀況的審慎判斷,牛市只是“若隱若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