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證券市場轉折年 將股改進行到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1日 07:41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FN記者 王妍 自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行進至今,在不足一年的時間里已取得巨大成效。截至2月27日第22批股改公司方案新鮮出爐,股改公司的數量已近半,而市值更是達到了52.53%,提早實現了股改過半的初步目標。如果說股改之初,一些公司、一些人對于此番改革的徹底性還存在猶疑的話,那么如今,一系列成效表明,“開弓沒有回頭箭”決不單單是一句口號
股改進入攻堅階段 盡管目前股改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業內人士最近也紛紛預測,接下來的改革將更為艱苦,有人生動比喻,股改已進入“啃骨頭”階段,要在今年內基本完成改革任務,還需要多方考慮,以找出癥結,對癥下藥。 日前,有業內權威人士對媒體表示,在看到股改積極成效的同時,也要關注另外一面,才能避免盲目樂觀。已參與股改的公司中,大多是些股改條件較好、難點較少的公司,而且公司本身積極性較高,股改相對容易取得成功。而余下的未股改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改革難度相對增大了許多。也就是說,不能單就數量來衡量剩下的改革任務,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形容,“從坎坷程度而言,剩下要走的不僅僅是一般的路。” 據這位權威人士分析,首先,“一些特大型的國企公司,在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居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對這些公司的股改,有關方面不得不慎之又慎。”其次,有部分公司希望在股改中能夠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如定向增發、整合資產、調整管理層等,這就有可能導致股改工作復雜化,進而影響到整體進程。當然,還有許多上市公司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股改積極性不高,正如深交所有關負責人指出的那樣,成為了股改進行中的“釘子戶”。 對此,市場各方應有足夠的認識,特別是管理層,要進一步加強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推進重點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改。同時,加強政策引導,一方面,加強對已股改公司的支持力度,盡快推出對已股改公司的機制創新政策,如股權激勵、定向增發、交易制度上的改革,以及基于G股公司的產品開發等等;另一方面,用市場的引導力量促使未改革公司提高積極性,盡快進入股改程序,對于缺乏股改積極性的公司,可以考慮適當的邊緣化處理辦法。 以政策激勵支持已股改公司做優做強 早在2005年年底,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就曾經明確表示,對股權分置改革進展較快的地區和已經完成改革的公司要實行傾斜政策,他表示對此正在制定相關具體實施辦法。他特別提出,證監會將要進行的三項推進股改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將研究可全流通環境下的交易制度、并購重組、融資條件、衍生產品等制度創新,支持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做優做強。 專家預測,政策傾斜主要是優先考慮已股改上市公司恢復再融資和股改完成地區新老劃斷先行啟動,通過做大可全流通板塊,推進產品和技術創新,來吸引沒解決股權分置的上市公司進行改革。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完成股改公司將在再融資、股權激勵、資產重組等方面獲得政策傾斜。“短期來看,差別化的激勵政策,比如再融資政策、定向配售等會率先在G股實施。從長遠看,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可以允許G股進行,有利于穩定股價,另外,回轉交易(T+0)制度、融資融券制度等新的市場制度推出時,G股應該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此外,從產品創新角度講,日前滬市主板G股指數和深市主板G股指數的相繼迅速推出,也足顯管理層對于G股公司予以政策傾斜的決心。業內人士指出,其后,以G股為標志的創新產品會加快推出。在G股基礎上推出各類成份股指數,再出新產品,如ETF、指數基金等。集合資產管理等新的投資產品、投資工具,也很可能優先對G股開放。“這樣會使得G股的交易更活躍,流動性更強,產品更豐富,也更具投資價值,成為資金集聚的洼地。如果上述措施能夠到位,必將推動G股整體活躍,無論是對流通股股東還是非流通股股東,股改后的市場前景都將更具吸引力,也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萌發股改的沖動。” “拒不股改”公司面臨“邊緣化”風險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深交所不會容忍上市公司無限期拖延股改時間,正在研究在一定時期以后,對那些具備股改條件但拒不股改的公司采取包括停牌、交易漲跌幅限制等懲罰性措施。該人士稱,深交所將綜合研究有關情況,在一定時期,如股改公司家數過半以后,在交易所規則范圍內對拒不股改的公司采取各種“邊緣化”的懲罰措施,使這些公司不能在證券市場上享受同等的待遇。 深交所負責人張育軍日前在談到深交所2006年工作時,也表示第一項工作就是“要繼續推進股改”。據了解,目前深市股改推進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福建、廣西、新疆等上市公司較多的地區,其股改工作推進明顯緩慢。二是公司的不平衡。目前,深市主板部分市值超過50億元的大市值公司,如中集、深發展、雙匯、一汽轎車等仍未開始股改。張育軍說,上市公司積極股改正是對投資者負責的表現,股改進行到現在,只有盡快完成,才能使市場重建估值體系。因此,他表示如有必要,會在交易所的權責范圍之內,對不進行股改的公司做出處理。 種種跡象表明,“將股改進行到底”已由相關監管部門用獎罰分明、雙管齊下的政策措施落到了實處,2006年的股改在崎嶇中仍將穩步前行。當然,要實現年內基本完成股改任務的目標,上市公司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可或缺。除了未參與股改的公司應當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外,已參與股改的公司面對諸多政策支持也不能僅是坐等。業內研究人員提出,一直以來,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競爭力欠佳的因素正是上市公司將融資看作特權,而從未努力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如今,在可以預期的再融資等諸多利好政策到來之際,已參與股改的公司所要考慮的應當首先是調整態度、整肅自身,如此才有可能有效率地利用資源,真正做優做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