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并購A股按圖索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9日 15:1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特約記者 羅綺萍 香港報道 “今年中國并購市場最熱門的話題是外國資金并購A股,但我們估計今年成事的只會有四五宗。”英高財務顧問(Anglo Chinese)董事、收購合并主管李德光,2月6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美國及歐洲主力資金 談到外資來源,李德光認為目前到內地及香港參與收購合并的資金,仍以美國及歐洲為主,但來自中東及東南亞的資金正在崛起,未來有機會成為新主力。 “中東及東南亞資金涌入中國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在歐美的賬目受到較多的調查及限制。加上分散投資的潮流,近期有較多的中東及東南亞資金流入亞洲,主要流向新加坡及香港地區,前者因為較多伊斯蘭教,后者則因為可以作為并購中國企業的基地。”李德光說。 他認為中東及東南亞資金現時仍較多集中在投資房地產項目,特別是酒店項目,并購實業或者上市公司的個案較少。 “美國及歐洲資金則對實業及上市公司最感興趣,特別是他們了解到中國實行國有資本退出及股權分置改革,是并購上市公司的最佳時機。” 美國資金近期并購中國或香港企業的案例愈來愈多,先有去年10月美國凱雷投資集團以3.75億美元買下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85%股權;今年春節前美國新橋投資斥資約10億元,向持有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25%股權的小股東提出收購,盈拓持有電訊盈科(0008.HK)的23%股權;春節則有美國華平投資斥資1.5億美元,以可換股債券及認購權證方式,入股國美電器,完成交易后將占9.75%股權;其后美國Pacific Alliance Group又宣布,斥資1.225億美元買下了在中國生產及銷售兒童用品的好孩子集團。 “未來一段時間,大家會繼續看到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并購個案,不同的資金,會并購A股、H股、香港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有買下控股權的,也會有做策略性小股東的,相信中國概念在外國資金中,仍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吃香。” 李德光目前也正打理一家美國的并購基金,打算收購一家A股公司政府持有的法人股,交易金額約為1.5億至2億美元。 李德光說歐美資金選擇并購中國上市公司的主要條件有四,一是最好每年有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盈利,二是最好是國有企業,三是最好是持股超過50%,四是上市公司屬于有前景的行業。 “以往外資提出這些條件,在中國較難找到收購對象,因為每年有逾1億元的盈利,持股比例又超過50%的,如果是民營企業,為什么要賣給外資?但現時的政策局面是中央或地方政府正在出售國企的控股權,由于現時中國的民企力量仍然有限,民營的公司管理水平仍然偏低,政府較傾向將股權出售予外資,一方面在信譽上較有保證,同時可以引入外來資金甚至技術。” 李德光估計今年外資并購A股市場很熱鬧,開始談判的個案會很多,不過他預計在今年內真正成交的個案只會有四五宗。 “首先是中國每年有1億元盈利的A股公司本來就不多,監管機構提出外資可以收購A股法人股的門檻較高,只有少數的外資機構具備條件,而這些收購要通過詳細的盡職審查,才有機會成交,每家外資機構的決策隊伍,在同一時間內只能研究兩三宗個案,所以一年可以成交的案例不會很多。” 2005年并購總額3763億 另外,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也于1月24日發布有關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的并購市場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受到去年中國金融業多宗引入策略投資者的交易帶動,內地及港澳在2005年并購交易不論宗數及金額均創出紀錄,總額達到464億美元(3763億元),較2004年上升34%。 普華永道企業并購合伙人鮑德暐稱,內地2005年并購交易總額當中,120億美元來自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上市前引入策略投資者所涉及的重大交易,他預計2006年這類重大交易不會如去年般多,故中國并購交易總額將低于2005年,但交易宗數會較去年更多。去年中國企業并購交易宗數已上升14.5%至857宗。 普華永道的報告是根據“M&A Asia”的資料對已公布的交易做出分析,報告發現,去年最矚目的并購活動為金融服務業,共有154宗,涉資171億美元(包括內地及港澳),占總額36.85%。其它熱門行業包括交通及分銷(47億美元)、電訊(47億美元)、休閑娛樂(28億美元)及零售(27億美元)。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表示,零售、金融 和物流成為外資并購主要目標。 普華永道企業并購合伙人陳偉棠指出、外管局去年10月頒布新的投資法規,加上中國證監會等部委在去年12月頒布外國策略投資者可投資在股權分置改革后的A股公司的新例,都有利中國購并活動大幅增長,相信A股購并活動于未來18個月會占一個重要的地位,但他沒有估計具體數字。 他預計,今年可能出現重大并購交易的行業,包括信息科技與電子業、一般制造業、零售與消費品業、金融業和運輸與分銷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