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為中國股市把脈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17:23 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 劉煜輝

  2006年1月7日,第十屆(2006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于在京舉行。諸多官員與專家們又共同經歷了這樣一場思維盛宴:一起為中國股市把脈。

  目前,股市正面對重大轉折,有人彈冠相慶,有人捶胸頓足,更有人出來針砭時弊
,憂國憂民。其中不乏市場資深人士、專家、學者、官員、評論家……在整個中國改革的進程當中,還沒有哪項改革曾經有過如此廣泛的參與群體。

  曾任國務院國資局企業司司長的管維立先生《三萬言書》去年首先發難,認為股改是“在錯誤的時機發動的錯誤試驗”(見2005年8月18日《南方周末》);隨后是吳敬璉先生指出“千點托市不應該,補償流通股股東不盡公正”;更有寶鋼的獨立董事單偉建先生的公開信對股改展開了系統的批判:股權分置改革缺乏理論基礎;非流通股股東補償流通股股東沒有依據;補償有損非流通股股東和全國人民的利益;監管部門向流通股股東“一邊倒”的政策造成流通股股東的強勢,使大股東淪為弱勢群體,并導致市場混亂。而作為回應,股改的支持派劉紀鵬先生寫就“駁《三萬言書》”,洋洋數萬言,也可謂聲情并茂。

  圍繞股改的對價水平,論爭更趨白熱化。有危言聳聽者發文稱股改對價嚴重高估,導致國資流失5000億元;更有著名大作家周梅森先生的振臂一呼:凱撒的歸凱撒,人民的歸人民,股改對價至少要達到10送5,何等之豪邁。

  市場一度沉浸于情緒化和非理性之中,錯謬之泛濫,思想之混亂,股改理念紛爭之激烈,于此可見一斑。這當然不是什么壞事情。畢竟,市場需要不同的聲音,學術問題需要百花齊放,管理者需要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尋求改革的大智慧……但是政策不能完全被理論家牽著鼻子走。

  值得慶幸的是,面對萬言書、公開信和“流通股東強勢論”等等對股改的種種質疑,管理層沒有放棄“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政策決心。在第一、第二批試點上市公司股改結束后,隨著《關于上市公司股改的指導意見》、《上市公司股改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股改業務操作指引》等數個重要文件陸續到位,股改即宣告全面鋪開。盡管大盤仍然波瀾不驚地在千點附近徘徊了好幾個月,但悄然之中,股改已然駛入深水區,并在摸索中不斷前行。

  當數百家G板上市公司脫穎而出的時候,

股權分置改革的節奏和脈絡已經清晰可見。至此,市場的改革預期和利益博弈逐漸趨于穩定,各種質疑或漫罵都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按照既定的規則將游戲繼續下去。

  股改已經實施了8個月,主流是應該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個中利益集團的鼓噪和作祟,管理層的政策還會經常性地發生顫動,給股改的前景蒙上了些許陰影。如果大股東和券商“賄選”、“拜票”的黑幕得不到有效遏制,如果管理層依然熱衷于靠權證、T+0之類的機制來飲鴆止渴的話,必將再次刺傷公眾投資者參與之熱情。

  還是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誠信經濟、規則經濟。判斷市場經濟好壞的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要看該經濟中是否建立了“好的規則”,建立了“好的規則”以后是否能夠得到很好地執行。無規則的市場經濟只會是效率低下的經濟。所謂誠信無非是指要按規則辦事。因此,在市場經濟中,選擇最好的規則,而不是選擇最優的政策,才是政府政策實踐的常道?梢,不為利益集團所左右,并通過前后一致的政策以及一視同仁的賞罰所彰顯的政府誠信,才是保證股權分置改革乃至整個股改成功的法寶。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924,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