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魔鬼藏于細節 負面因素不容忽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11:05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彭松 作為一項在海外資本市場大行其道的制度安排,股權激勵機制如今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國內上市公司所采納。尤其在當前股改逐步向縱深推進、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健全的環境下,股權激勵的鋪開看來已是大勢所趨。繼多家股改公司推出其股權激勵計劃后,昨天,又有海油工程、海德股份、生益科技、深寶恒等多家股改公司在其修改后的股改方案中,增加了
股權激勵漸獲各方認同 這些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公司,不約而同的在與流通股東協商之后,增加了股權激勵方面的相關安排和計劃,這應該可以理解為,對于引入股權激勵,無論是非流通股東還是流通股東,都開始有著更高的認同度。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與某家股改公司的溝通中,他們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希望公司能引入股權激勵的安排。他說,只要相關的考核指標設計合理,那么高管們如果收入大增了,其實也就意味著公司的業績有穩定快速的增長,股東們也能多賺錢。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許多G股公司都有著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打算。一位G股公司高管對記者說,做完股權分置改革,還只是構建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的共同利益基礎,而再實施以股權激勵計劃,則可以充分調動經營層的積極性,實現兩類股東以及經營者的更大范圍內的共同利益。而另一家G股公司的總裁則對記者提到,作為行業內龍頭企業,公司業務骨干力量一直是獵頭公司挖腳的重點對象,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安排,將難以長期保持隊伍的穩定。而有了長期的利益保障之后,經營骨干人員也就能更好的從企業長遠發展而非短期利益的角度來為企業謀劃。 還有一位G股公司董事長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原來的A股市場股價,并不是公司的真實價值的反映。如果實施了股權激勵,經營層和骨干們也努力把公司業績做好了,但股價就是不漲,那激勵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不過,他也認為,股改基本完成后,市場的有效性會提高,搞股權激勵的環境也就基本成熟了,“我們正在準備”。 負面因素應引起重視 從股權激勵的制度設計初衷來看,是要充分調動公司經營者的積極性,使其目標與所有者的目標盡量趨于一致。不過所謂魔鬼常藏在細節之中,股權激勵計劃具體如何實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激勵的成效。而如果安排不當,則還可能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按理說股權激勵計劃的引入,由股東們與經營層協商決定即可,只要公司的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他們之間自然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面。不過,在國內資本市場而言,一些公司的治理水平還有待提高,可能其董事會乃至股東大會很大程度上就由經營層所實際控制了,股權激勵變成了自己考核自己、自己獎勵自己,加上經營層天然的信息優勢,這種情況下的股權激勵可能就有可能變成部分人“斂財”的手段,從而侵害了股東利益、影響資本市場的信心水平。 此外,股權激勵計劃的具體實施細節也應充分討論。如果設定的要達到享受股權激勵的業績指標太高,大大超過經營層的心理預期,那么就很可能達不到激勵效果。如果設定的太低,自然又有損于股東利益。而激勵的力度大小,也有類似的影響。 所選用的指標本身,也值得關注。比如,如果單純用凈利潤性質的指標,經營層可能會傾向于通過一些非經常性的交易項目,來達到考核的數年之內的利潤目標。如果用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指標,經營層仍然有可能會利用一些變更會計估計、提前確認收入、遞延確認成本費用等方式,來進行盈余管理。情況惡劣的,還有可能會出現虛構利潤等會計操縱等違法行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