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國資流失論已經逐漸開始變成了怪味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2日 13:23 證券時報

  □李云崢

  在2005年之前,“國資流失論”還是顆脆嫩咸鮮的蓮花豆,富有正義感的鹽加上嘎嘣脆的口感,嚼著都有種暢快淋漓的愜意。這以香港教授郎咸平的“MBO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論”為典型代表,雖然這時候通過MBO已完成了國內絕大多數中小國企和小部分規模企業的改制,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國資流失論”的積極意義:管理層收購中存在的黑箱操作問題而導致
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引起各方高度關注,缺乏約束和監督的國企MBO最終被送進了歷史。

  但是進入2005年后,當一些“國資流失論”再次頻頻出現的時候,卻讓筆者產生了這樣一種感覺:“國資流失論”已經逐漸開始變成“怪味豆”了。

  在年初有關固定

電話月租費是否該取消的討論中,“國資流失論”開始變得發霉僵硬了。有監管部門的人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觀點:“這些固話運營商都是國有企業,現在互相之間爭得頭破血流,對誰都沒有好處,還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在電信等壟斷行業,固定電話月租、手機雙向收費等居然都能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旗號下鏗鏘有辭,當小集團的利益打著“防止國資流失”的大旗時,占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似乎已經在他們的思維中被擺在了全國人民的對立面。

  在有關股改對價的討論中,“國資流失論”開始變得刺激霸道了。某教授甚至公開撰文提出了“對價嚴重高估,股改令國資流失達5000億”的駭人觀點。實際上,這個“國資流失5000億”居然是建立在將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價基礎上的。把數據建立在否認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兩種不同類型的

股票的基礎上,怎么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呢?而且這種建立在否認股市歷史和國家信譽基礎上的荒謬數據,似乎也把處于弱勢的流通股東完全假想成一群貪婪的想吞噬大象的豺狼虎豹了。

  在有關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因為銀行上市等而產生的“國資流失論”也變得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了。在沒有數據支持的“國有銀行賤賣”臆斷下,似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初衷和背景也完全被遺忘了:法人治理結構的嚴重失衡導致的銀行行長官員化現象、薄弱的內部監管、內外勾結造成巨額的不良貸款、政府不斷為國有銀行“大輸血”……還是國家

審計署李金華說的實在:“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我們還沒有介入審計,因此目前我不好評價‘國有銀行賤賣’問題!

  在2005年,當“國資流失論”已經漸漸成為包裹在僵硬變質蠶豆外面的那層怪味糖衣時,這顆“怪味豆”已從骨子里失去了往日的脆嫩咸鮮。這不禁令人懷念起曾經的那顆表里如一的蓮花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