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正文
 

周延:多優勢模型下的G股市場機遇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9日 18:04 渤海投資

周延:多優勢模型下的G股市場機遇

  渤海投資 周延

  近期市場針對G股的傳言不絕于耳,T+0交易的猜測、G股指數的推出、市場價值的低估等種種利好因素都推動著G股逐漸走向活躍。至三季度QFII開始大量增持G股之后,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周五漲幅榜上G銅峰、G湘電、G安泰(資訊 行情 論壇)A、G亞通、G金山(資訊 行情 論壇)、G華靖等G股雄霸滬深兩市漲幅榜,G股投資價值已經開始初露崢嶸。

  G股指數有望推出 創新制度可能先行

  據悉近期滬深主板市場有望于近期分別推出G股指數,并傳主板G股指數編制已基本完成,推出主板G股指數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問題。對于G股來說,目前39家央企和135家重點地方國企要在明年2月前完成股改,其含義就是迅速使完成股改公司的市值達到總市值的50%。這意味著短期內完成股改的公司大多是有地位、有影響的權重股,這些樣本公司進入G股指數,至少表明滬市G股指數在結構上基本接近上證50(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上證180(資訊 行情 論壇)指數,這樣的指數肯定具有代表性,對市場將起到一個風向標的引導作用。這同時也將預示著G股指數的推出后,政策將越來越像G股傾斜,也不排除為繼續活躍G股的示范效應,令近期較為遲鈍的這些股票重新活躍起來,考慮在G股板塊當中局部推行T+0等交易制度應當是一個政策傾向的方向。

  市場價值嚴重低估 大抄底運動已經拉開

  對于股改的深入推進,G股隊伍逐漸壯大,近期機構投資者對于G股的投資價值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從今年三季度QFII大量增持G股以來,就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截至到目前,共有13家QFII持有27只G股,總市值達到24.65億元, 持股總量4.62億股,這較中報時期分別增長了120.55%和100.2%,從QFII此舉的的觀點來看,正式我們前期一直談到的市場價值已經嚴重低估的問題。而判斷一個板塊或者一家公司是否具備更高的投資價值,估值吸引力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從分析機構10月底的統計來看,已經啟動股改的公司質地,確實比市場平均水平要高。前三季度223家股改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高達0.32元,顯著高于0.195元的市場平均水平;凈資產收益率為10.36%,高出市場平均水平41%。基于當時股價的股改公司完成股改后的市盈率、市凈率分別為10.53倍和1.52倍,而市場平均水平分別為19.88倍和1.597倍。考慮到非G股隱含30%左右的對價,可以估算股改后的整體市盈率水平在14倍左右。相比當前G股10.36倍的市盈率水平,顯然G股存在較大的吸引力。

  G股利多因素將逐漸顯現

  除了估值優勢的因素外,G股被機構看好的理由還來自以下方面:

  首先就是價格優勢。相對于G股的整體顯著估值優勢而言,G股板塊的前期走勢顯得相當疲軟。8月中旬以來,G股板塊指數下跌12.4%,同期滬綜指下跌僅為7.44%。此間,G寶鋼(資訊 行情 論壇)、G上汽(資訊 行情 論壇)、G廣控(資訊 行情 論壇)等大股東拿出巨資來維持股價的行動也相繼告敗。也就是說,市場在G股方面仍體現為非有效性,股票價格并未反映其價值。

  其次是政策優勢。管理層近期出臺了諸多扶持G股公司做優做強的政策。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上周四發表的關于“強調支持G股公司做優做強,改善G股投資環境”的講話;G股公司具備股權激勵的條件等等。這些政策的著力點在于提升G股的投資價值,引導資金主動去投資G股。

  另外是公司治理優勢。理論上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由于在二級市場獲得治理結構、并購和流動性等方面的溢價,估值水平可以相對提高。

  但是由于G股板塊并不是按股票的某一性質劃分的,因此這一板塊當中也必然存在良莠不齊的區別,這就要求投資者在投資G股時仍然要慎重行事,針對公司的具體基本面結構來選擇優質股票。

  首先、從估值水平的角度來看,市場上最大的機會仍來自于優勢企業G股上。從這一點上來看,G中化(資訊 行情 論壇)(600500)、G物華(600247)、G煤氣化(資訊 行情 論壇)(000968)、G金牛(資訊 行情 論壇)(000937)、G韻升(600366)等此類上市公司具備了較強的性價比優勢,理應成為國內機構投資者和一般投資者關注的主要目標。其次,從G股的股息率來尋找機會。部分G股股息率回報相當高,如G鑄管(000778)、G

首鋼(000959)在最近一個年度的股息收益率分別高達18.98%和16.19%,它們值得長期投資者關注。

  當然,對于股改公司的投資,市場也有其擔心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股改公司群體中的結構調整風險、再融資風險等方面的擔心,不過這些主要體現在非流通股股東不想長期持有股票的那些公司上,這類公司多數是質地較差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不值得投資者花太多精力去關注。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質地較好、而價格較低的公司上,這應當就是部分大資金的大機會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