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邊緣化問題無法回避 籌資尷尬一顯無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9日 12:29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程林 與如何恢復A股市場再融資功能緊密相關的一個問題是,A股市場的邊緣化問題已無法回避,大量優質企業選擇在海外上市,使得目前A股市場的尷尬已一顯無遺。 A股籌資僅占三成
根據央行發布的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前三季度,滬、深股市累計成交2.51萬億元,同比減少0.93萬億元;日均成交138億元,同比下降27%。其中A股累計成交2.46萬億元,同比下降0.91萬億元;日均成交135億元,同比下降27%。 統計還顯示,前三季度,我國企業通過股票市場累計融資1159億元,同比多融資10億元,上升0.8%。其中企業海外籌資在2004年大量增加基礎上,2005年繼續顯著增加,前三季度企業在海外籌資99.8億美元,同比多融資41.4億美元,增長70.9%,占籌資總額的70.7%,比2004年同期高28.7個百分點;A 股籌資(包括發行、增發和配股)339億元。 可以看出,國內A股市場作為企業籌資平臺的作用正在降低。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國A股市場今年籌資萎縮300億元。去年,我國企業通過A股籌資數量還超過海外籌資量,但截至目前,今年國內A股融資只占融資總量的三成。雖然這與國內實行股改暫停新股發行關系緊密,但是A股市場融資作用下降已相當明顯。 有業內人士還認為,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建設銀行這些中國最好的企業借助國內領先甚至是政策壟斷的優勢獲得了高額的利潤,然而這種利潤卻不能被國內市場所分享,反而被海外投資者擁有,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 A股市場邊緣化內因為何? 今年,由于國內證券市場集中處理過去遺留的股權分置問題,新股和再融資基本停止,這在客觀上也導致部分企業選擇海外上市。但我們更關注的是,為何同樣是再融資,在國內推進就會被理解為“圈錢”,是一種利空,小股民甚至談再融資而色變,而在境外卻被理解為一種正常的企業行為。 即使將現在還未流通的股份市值都計算在內,國內A股市場的總規模也僅僅約3萬億人民幣,僅僅與韓國、印度相當,而香港市場總市值超過7萬億元。但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目接近1400家,遠遠超過韓國、印度及香港市場,與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目相當的英國市場,其市值總規模已經達到22萬億元。很明顯,國內大量的規模較小、業績一般的上市公司進入了我國A股市場,而這些公司頻繁爆發的所謂業績丑聞、高管事件更是嚴重影響了公司的形象,部分企業甚至只重籌資、忽視回報,甚至借再融資侵犯流通股東的利益,導致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損。 因此,對上市公司質量控制的問題也為外界所擔憂。在過去,雖然一度有額度制、審批制來限定公司家數,并規定了三年盈利等具體財務指標,但爆發的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造假、甚至走私等違法等現象,使得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良莠不齊,ST、PT公司大量涌現,投資者深受損失,這都是市場視再融資為畏途的真正原因所在。 A股市場需要做強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我國世界罕見的居民儲蓄率、以及各大機構龐大的資金儲備,市場是從來不缺資金的,缺的是對上市公司本身質量的信心,這種思維在近期已經達到一種頂峰。舉個很明顯的例子:現在年收益只有2%不到的貨幣市場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大受追捧,甚至銷售達到幾千億的份額,而年分紅率超過5%的部分優質公司股票卻一跌再跌。 如何解決市場融資難題?筆者認為必須標本兼治,給投資者以良好的正回報,建立公開公平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嚴格的法律監管處罰機制,此外,推動好企業在國內上市也是一個根本,沒有優秀的上市資源,一切都是無源之水。 博時裕富基金經理陳亮曾表示,一方面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卻是A股市場的大跌。陳亮認為,正是由于國內稀缺的優質國有企業紛紛選擇去海外上市,才導致了A股市場的邊緣化,“如果把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疊加做一個指數基金,那么這幾年的復合增長率就是19%。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經濟。”陳亮表示,正是因為好企業都去境外上市,才導致A股市場逐漸被邊緣化,差企業以及隨之而來的投機行為開始盛行。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推動優秀企業回歸A股。 融通基金總經理助理侯儒波也表示,現在基金倉位已占A股的16%以上,已經達到一個極限,即使基金數量增加,但由于投資對象有限、好公司有限,基金也難以發揮作用。這里面作用是相互的,要推動A股正回報、基金正回報,要不就準許國內基金出海尋覓機會、要不就盡快讓好公司在國內上市。 當然,在看到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有關方面的努力。近來各方積極推動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而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將A股估值合理化,包括保險、社保、企業年金在內的機構資金進入A股市場,有關內在問題逐漸被解決,這說明管理層正努力把A股市場做強做大、市場前景還是光明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