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央行拯救券商 > 正文
 

券商中報危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14:4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劉詩穎 上海報道

  靠天吃飯的券商,在市場行情單邊下挫的2005年上半年,頹勢依舊難改。

  中國貨幣網顯示,成為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的64家證券公司需在7月20日之前公布半年報,截至7月25日,共有48家券商完成了該項工作。

  據統計,已公布半年報的券商凈利潤總和為-15.56億元,平均每家虧損 3242.5萬元。其中,盈利15家,虧損33家,虧損比率高達68.75%。

  券商人士普遍認為,造成券商業績頹勢不改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的持續低迷。在這短短的6個月中,大盤下跌幅度達到14.65%,股票成交金額也由上個半年度(2004年下半年)的16297.46萬元,下降為14210.7萬元,減少了12.80%。

  此外,受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影響,股市的融資功能也告暫停。在2005上半年中,證券市場籌資共402.6億元,其中六月份籌資額為0。對比上個半年度籌資652.24億元的數據,同比又下降38.27%。

  市場人士認為,在靠天吃飯的市場環境之下,絕大多數券商的生存面臨嚴峻考驗。

  冰火兩重天

  券商人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營業部年平均成本大約在500萬-600萬元之間,而按照市場年交易量/營業部數量×0.2%(平均傭金率)+100萬~150萬(營業部平均年利差收入),可以計算出營業部部均收入。

  在經紀業務慘淡經營的同時,投行業務、自營收入是否能夠為券商帶來高附加值的利潤來源呢?券商的年報、中報恰恰提供了相反的答案。

  中國貨幣網提供的48家券商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總計達到3554083852.25元,平均每家為74043413.59元。 在手續費、投行、自營和受托理財四大收入來源中,手續費收入所占比例達到82.5%,比往年有較大幅度提高;投行僅占18.84%,而自營收入和委托理財則是虧損大戶。

  據統計,48家券商自營總收入為-1284823698.84元,平均每家虧損26767160.39元。委托理財收入為-228791.51元,平均每家虧損4766.49元。

  雖然行業大面積虧損,但也有個別券商獲得了高額盈利。券商半年報顯示,中金公司以凈利潤211965513.00元獨占盈利鰲頭,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1.01%。排在利潤額后兩名的是紅塔證券和廣發證券。它們的利潤額分別為61589613.07元和33071400.20 元。

  這三個券商的收入構成也不盡相同。中金公司75%左右的營業收入來自證券發行;而在紅塔證券的收入中,自營占比高達75%;廣發證券則比較平均,經紀業務占了50.67%,自營占了15.30%,而投行也貢獻了8.95%。

  長江證券人士指出,從收入構成來看,中金收入主要來自于無風險或低風險的服務傭金,這種模式是許多國際投行采用的,也是國內券商發展的趨勢。不過,從券商的自身情況來看,很難擁有中金這樣的背景和資源優勢,也很難復制其盈利模式。

  他表示,對于絕大多數券商來說,自營還是產生利潤來源的重要部分,如果能夠把握好機會,就能夠收獲高額收益。

  另外,受托理財虧損大幅減少是中報的一個可喜之處。券商委托理財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券商財務報表中的問題大戶,很多表外委托理財無從體現,或是出現巨額虧損。去年證監會要求清查不合規的委托理財后,在2005年中報中,只有20家券商還存在此業務,并且其中有5家是創新試點券商發售的集合理財產品,可以獲得穩定的資產管理收入。

  不過,南方證券財務人士認為,因為是未經審計的半年度報表,券商仍然有粉飾、調節報表的空間。現在正值合規類券商的申報、審核階段,一位券商財務負責人表示,“很多券商會有粉飾報表的動機和動力。”

  創新試點的無奈

  作為證監會審批通過的創新試點券商,往往被看作券商行業的標桿。截至7月25日,除中信和華泰之外的10家創新試點券商公布了自己的中報。

  10家創新試點券商的業績相差很大,中金公司列為盈利第一名,而國信不僅是創新類券商的凈利潤倒數第一,也位列全體券商的盈利之末。除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尚有盈利外,其余券商成績皆墨。

  某資深券商人士表示,影響這些券商的主要因素包括股權分置改革造成的證券發行暫停、市場單邊下挫帶來的自營虧損等等,高額的自營虧損甚至使國信證券和長江證券出現了營業收入為負的局面。

  南方證券財務人士表示,將營業收入記為負數的行為值得商榷。他指出,財務報表中應該收入是收入,支出是支出。例如發行承銷這種科目,如果沒有業務,收入應該記為0,為承銷所作的花費應該計入“營業支出”。如果在收入各項中出現負數,這樣的報表不能反映正常的收支情況,并且有避稅的嫌疑。

  某券商財務負責人則認為,自營虧損過大引起營業收入為負是正常的行為。因為自營和委托理財主要靠差價收入,如果賣出價比成本價低,當然應該記成負數。

  另外,對于創新試點券商暴露出來的大額自營虧損,財務人士有不同的理解。

  南方證券財務人士認為,兩種情況可能造成高額計提自營損失。一是財務調節的手段,券商對自身擁有的證券做了較嚴格的計提,將不少科目的虧損都放在了里面。據悉,長江證券因為是ETF的做市商,就將自身被動持有份額的虧損計入自營損失,實際上并沒有虧這么多。二是券商可能為配合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聯手坐莊,先將自營的虧損顯示出來,然后慢慢建倉,到了第三季度股票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券商就可趁機變現。

  資深市場人士告訴記者,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源在于創新試點類券商可創新的地方很少,券商業務基本都是同質化競爭,要想恢復券商的生機和活力,證券市場的創新權力應從證監會手中下放到券商。

  他認為,雖然證監會和證交所近年來努力推出創新產品,但這種產品不一定符合市場需求,因為從推出過程來看,并非各利益主體相互博弈制衡的結果。反之,券商自行推出的創新產品,會更加貼近市場實際,更能夠滿足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獲利、避險等需要。

  重組重生?

  在64家同業拆借會員中,還有10多家公司并未公布其財報,有的是破產關閉的券商,如大鵬、北方、漢唐證券,有的則是處在重組期間,不愿意公布半年報的券商,如北京證券、中關村證券等。

  說起券商重組,現在的陣營不可謂不大。在市場環境持續惡化的背景下,無論是國資獨大的全國性券商,還是安居一隅的地方性券商都加入了謀求重組的大軍。

  從現有的券商重組途徑來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央行委托匯金、建銀投資重組券商,另一種是券商自身通過股東間的增資擴股或尋求外部股東等方式重組。兩種方式殊途同歸,都是希望獲得新增資金,起到改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的作用。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即使券商找到了注資方和重組方,能否達到改善業績的初衷仍需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畢博咨詢資深顧問表示,現在中國券商面臨的一個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券商數量太多,市場沒有這么大的容量。今后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大券商兼并中小券商,超過半數的券商會在市場競爭中自然淘汰。

  事實上,從市場主體的參與程度來看,看好券商今后盈利能力的并不多,這種觀點使得市場很多重組傳聞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興業證券作為一家經營管理頗有特色的地方券商,尋求增資擴股已有不少時日。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最早興業和華潤集團談判得非常好,協議書都差點簽了,最后時刻,華潤方覺得看不清楚盈利前景而選擇放棄。而在去年,興業和同屬東南的華泰證券接觸甚密,華泰證券還多次派人實地考察興業,但是華泰增資入股一事最終還是在董事會上遭到否決,理由同樣是盈利前景不明朗。

  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面對券商危局,除了券商應該苦練內功外,監管部門也應該反思。好的證券市場不僅僅要有嚴格的監管體系,還應該給市場各參與主體提供一個良性的生存環境。要達到這一目標,有一系列制度化、系統化的問題需要解決,否則通過單純的增資擴股很難改變券商的困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