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方案審批權下放的三點擔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9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 |||||||||
若不能有效保證各方股東的利益,方案審批仍需要慎之又慎。一旦全面鋪開并全面審批,最后又得不到廣大股東通過的話,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本報記者 唐福勇 近日,有關證監會即將下放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審批權至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
擔憂之一,這種下放意味著證監會尚主席六月的關于“下一步不會再進行第三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而會在一個較短時間內全面鋪開”的說法可能成為現實。但當前,第二批試點的方案還沒有塵埃落定,如果傳聞成為現實,則預示著全面鋪開的日子很可能就在第二批股改完成之日的不遠處。雖然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但改革進程、速度與效果卻是管理者必須思考和控制的。因而在第二批試點的經驗教訓未總結出來時,下放審批權的傳聞的確會催化仍在不斷下滑的滬深股指。7月18日,滬指離千點僅差十二個百分點,可謂一步之遙。 擔憂之二,雖然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由證監會一一審批,在時間上會拖得較長,而審批權下放到兩個交易所,審批的速度會提高,但同時人們也會擔憂,這種下放是否會成為一種簡單的形式審批。有業內人士認為,“交易所的審批主要是程序性的,主要對股改方案產生過程中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否按程序召開等程序進行審核,并不對對價方案本身進行審批”;“而中央企業的方案則需要先經過國資委的審批”。如果是這樣,那么下發的審批權只是一種程序審核,最終的審核還要由證監會批準,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否意味著會有重復審批? 擔憂之三,方案審批權下放將對股市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由于管理層不再把關股改補償方案,一些關于上市公司將會做出較低補償的擔憂也就隨之而來。同時,從已有的報道看,交易所對證監會將股改審批權移交也并不是欣然接受,他們認為將很難承擔這一審批責任。那么,從另一角度看,證監會是否有給自己減壓的嫌疑? 從改革進程的角度分析,如果有較為成熟的程序和較為成功的經驗在前,那么,審批權的重點就不在由誰審批,而在這個審批必須有一個成型的方案或步驟。就像成型的條例、法規一樣,只要在法律法規許可的框架內,這種審批就是可行的。 市場人士的看法是,審批權下放前,必須有一個被市場所認可的指導性原則,這個原則可以由證監會制定或者由交易所自行制定并通過證監會批準。然后在這一指導性原則下進行公開審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對媒體表示,可以對有關程序、財務處理以及B股、H股、問題股、ST股、跌破凈資產股等特殊公司的股改作出原則性規定。 從前兩批試點的股改方案來看,有送股、權證、現金、縮股等多種對價方案。如果審批權下放,那么,在指導性原則中如何細化保護各方股東利益,如何確定不同業績上市公司在對價方面的底線,將成為指導性原則的一個難點。而要解決這一難點,又需要對所有上市公司進行分門別類,這一工作又同樣是復雜之極。 正如筆者此前撰文所講,股權分置改革不能搶時間,更不能搶速度,要一步一個腳印。在不能有效保證各方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方案審批仍需要慎之又慎。一旦全面鋪開并全面審批,而最后又得不到廣大股東通過的話,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