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后股權分置時代走向岔路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13:48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第二批股權分置試點推進并不順利,一系列新的問題隨著對價談判的爭議而產生,股指再次逼近千點也顯示了改革正到岔路口

  作者: 本刊記者 吳德銓/文

  6月27日,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作為主角登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fā)布會,股權分置
改革也以此為標志,上升到國家重大經濟改革舉措的高度。但到7月6日,短短數(shù)日滬指再次逼近1000點,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前景愈發(fā)迷茫。

  如何看待股權分置改革的進程?要不要修正對價的游戲規(guī)則?要不要推動股指上漲?穩(wěn)定的預期怎樣建立?怎樣看待改革前景和“后股權分置時代”的股市走勢?近日,《證券市場周刊》邀約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證券分析師委員會4位副主任委員,共同探討股權分置改革“后股權分置時代”的焦點問題。

  他們是上海萬國股市測評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長虹,上海金信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信證券副總裁李康,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李迅雷,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裁助理金曉斌博士。

  第二批試點問題逐步暴露

  改革的關鍵不是這42家,而是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A股市場既沒有股票供應,也沒有資金供應,市場功能逐步萎縮,證券市場面臨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

  張長虹:第二批42家試點推出以后,整個市場尤其是管理層似乎有一種“革命已經成功一半”的感覺。42家既有大型企業(yè)也有小型企業(yè),既有送股又有縮股、權證甚至混合方案,波瀾壯闊。但是幾天的熱度之后,問題逐步暴露:

  第一,長江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資訊 行情 論壇)等特大型企業(yè)的改革方案,市場的滿意程度是比較低的,而非流通股股東改革的意愿也不強,拿出的方案與投資者預期出現(xiàn)很大矛盾。第二,市場走勢表明,投資者對現(xiàn)有對價思路下的股權分置改革前景比較擔心。在對價與預期有差距的情況下,又面臨宏觀經濟的調整或者不確定性,投資者對市場信心不足。

  第二,42家試點推出后,股權分置改革開始上升到社會性問題,受到普遍關注。改革的法律依據(jù)、不同非流通股股東的一致性法律關系、股東大會投票的有效性、流通股股東投票的比率和有效性、含B股H股等一系列問題引起廣泛探討。這些法律問題在一定時候,可能阻礙改革的規(guī)模化推進。

  第三,整個改革的運行成本是極高的。從前期的協(xié)調到投票可能的反復,市場為改革付出巨大成本,但改革的結果還無法預料。

  第四,證券市場面臨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新股發(fā)行也已停止,A股市場既沒有股票供應,也沒有資金供應,市場功能逐步萎縮。如果股市陷入生態(tài)災難,花費幾千億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證券市場,到頭來不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市場,股市將更加沒有本土定價權,更多的優(yōu)秀企業(yè)將被推向海外。

  李康:“內涵式發(fā)展”是推動中國證券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根本途徑,現(xiàn)階段以解決股權分置為中心的內涵式發(fā)展則是證券市場創(chuàng)立以來的“第二次革命”。

  解決股權分置是證券市場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尚福林主席提出“解決股權分置不是萬能的,但不解決股權分置是萬萬不能的”,說明管理層對市場的認識比較深刻。但是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發(fā)揮得不夠,現(xiàn)在管理層對于股權分置改革的過程有點傾向于放任自流,沒有統(tǒng)一的對價原則,沒有統(tǒng)一的理論指導。

  金曉斌:現(xiàn)在的問題是股權分置改革還沒有到關鍵時候,改革的關鍵不是這42家,而是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關鍵看國資委,看改革如何在市值最大的公司中推進,只有這些公司的改革成功了才是真正的成功。

  尚福林主席的新聞發(fā)布會把股權分置改革上升到相當高度,改革的時間表初步明確。可能9、10月份,股權分置改革就全面推開,明年年底全部結束。

  穩(wěn)定對價再推股指

  可行的做法是,在1000點-1100點之間,及早制定出穩(wěn)定的對價標準。在預期穩(wěn)定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對改革是有好處的

  李康:衡量股權分置改革的對價方案在各類股東利益調節(jié)上的有效性,更多地要看是否符合一條簡單標準和三個基本原則。

  一條簡單標準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后的總股本≤股權分置改革前的總股本。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應該只改變上市公司股份存量結構,而避免上市公司股份增量擴大。三個基本原則是:1.非流通股股東不得利用股權分置改革,跨越增發(fā)審批門檻變相擴容。2.非流通股股東不得以上市公司財產作為對價支付。非流通股股東用上市公司的錢支付對價,是對流通股股東利益的再次侵害。3、股權分置改革不得以惡化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為代價。

  同時,對價支付方案應該簡單明了,最好一步到位。證監(jiān)會應當制定原則,不轉增、不擴容。如果能用簡單的原則、標準來約束非流通股股東行為,不僅能大大消除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加速改革進程,也有利于對市場各主體的監(jiān)管;而投資者也能直觀判斷對價優(yōu)劣,降低博弈成本,使整個市場的寶貴資源不至于浪費在反復談判中。

  股權分置改革的最好時候肯定是在股市上漲的時候。當年轉配股的問題就是在行情好的時候解決的,矛盾激化的時候解決問題必然會有新的問題。如同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時,可以遮蓋掉銀行壞賬、失業(yè)等等一些問題。

  張長虹:管理層不遺余力地推高股指,促進改革的推進,但是,如果沒有比較穩(wěn)定的對價標準,隨著股指推高,流通股股東對對價的預期可能也抬高。如1000點的時候,“10送3”除權之后是700點,而1300點的時候,“10送3”除權之后是1000點不到,而這一預期是相對穩(wěn)定的,那么可能的結果是,股權分置改革到一定階段后市場再暴跌。

  在暴跌的時候,會不會流通股股東、非流通股股東甚至全社會都反對股權分置改革?這種可能性不能不關注。按目前的改革模式往前推進,仍然有50%的成功率,但是要求證監(jiān)會保持和國資委、財政部、央行等各部門強有力、不計成本地推動。

  “股價上漲有利于解決股權分置”的觀點值得商榷,因為股價上漲、非流通股不流通,將使市場后期的壓力加大。可行的做法是,在1000點-1100點之間,及早制定出穩(wěn)定的對價標準。在預期穩(wěn)定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對改革是有好處的。

  李迅雷:要解決的利益關系當中,投資者的期望比較高,非流通股股東也會把流通溢價與場外轉讓溢價相權衡。一個簡單模型模擬的結果是,改革完成前后,兩類股東的利益都不受損失。股價越低,送股越少,與投資者預期的反差越大。

  大致計算一下,對價有一個平衡點,1000點左右的平衡點是平均對價水平為“10送2.3”,1100點以上的平衡點是“10送3.4”。目前“10送3”已形成比較普遍的預期,預期一旦形成,不會輕易改變,即使股價上漲也不會變化太大。管理層應該采用各種辦法促使股價上漲,為改革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

  “準入+權證”創(chuàng)新思路

  通過流通市場的準入機制、權證對對價預期的剝離和中小股東的優(yōu)先原則,則規(guī)避了不同非流通股股東之間流通意愿的分歧

  張長虹:未來對價談判應改變現(xiàn)有的試錯機制,即由非流通股股東出一個方案,然后讓流通股股東表決。這種模式容易使博弈陷入困境,我們建議改用A股流通市場“準入機制”,非流通股股東自主決策,有愿望實現(xiàn)在A股市場流通、愿意從流通股股東購買權證支付對價、符合準入條件的非流通股股東就可以轉為流通。這樣的準入機制同時解決了B股、H股問題,因為他們不需要進入A股市場流通就不必支付對價。

  我們建議可以采用流通股股東發(fā)行權證的方式,剝離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對價預期帶來的價值,通過權證的價格調整對價預期的高低,而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購買流通股股東發(fā)行的權證實現(xiàn)股票流通。

  現(xiàn)有的對價機制中,所有的流通股股東獲得同樣的待遇,這是不妥的。在股權分置改革中,應當優(yōu)先考慮中小股東的利益。我們提出,在權證交易中,賦予中小股東和持股時間長的股東優(yōu)先成交的權利。根據(jù)粗略計算,按基準對價的權證解決思路,非流通股股東每支付出10%的非流通股就可以使35%的中小股東獲得對價,付出20%非流通股就可以解決55%,付出30%就解決75%。通過這種思路,優(yōu)先向中小股東支付對價,非流通股股東付出30%股票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最后由大的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進行均衡博弈,從而使整個過程形成穩(wěn)定的預期。

  跳出證監(jiān)會試點通知的思路,通過流通市場的準入機制、權證對對價預期的剝離和中小股東的優(yōu)先原則,則規(guī)避了不同非流通股股東之間流通意愿的分歧,所有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獨自決策,既大大提高了改革的效率,消除了一些法律上的問題,又從根本上保護了流通股股東利益。

  估值分歧走勢難料

  現(xiàn)在場內資金對股市相對來說“信心膨脹”,但場外資金未必對市場有信心。如果在底部沒有大規(guī)模的新股發(fā)行,不可能形成牛市

  張長虹:券商的信用問題已經成為整個證券市場的信用問題,事實上已經阻礙了規(guī)模資金進入股市,千萬級、億級規(guī)模的資金已經不敢交給券商,而這類資金在歷史上曾是活躍市場的主力。

  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完成二次探底甚至是千點探底仍是可能的。坦率地說,如果在底部沒有大規(guī)模的新股發(fā)行,不可能形成牛市。只有大規(guī)模的新股發(fā)行才能吸引大規(guī)模的場外投資者,并在底部形成財富效應。

  曾經簡單的價值投資理念正在被拋棄,不是因為價值投資理念本身,而是我們使用價值投資理念的度的問題。在宏觀經濟和證券市場改革兩個系統(tǒng)性風險因素下,處在周期性行業(yè)高峰的基金重倉股會被持續(xù)拋掉,基金正在進入非周期性行業(yè),尋找下一個“抱團取暖”的投資目標。

  事實上,對于競爭性的資本市場,A股股價越低越好,因為存量資金幾乎喪失活力,股市的希望在場外資金。現(xiàn)在場內資金對股市相對來說“信心膨脹”,但場外資金未必對市場有信心。由于整個社會不愿意把股市“說跌”的心態(tài),已經嚴重影響市場對股價的客觀判斷能力。

  李迅雷:關于市場估值,滬深股市實際上已經進入價值投資的合理區(qū)域,但是還沒有被低估。如果橫向對比,拿新興市場的估值水平來比較更合適。拿臺灣、新加坡、韓國(約8倍市盈率)、香港(約10倍市盈率)等新興市場來比,滬深市場綜合的市盈率還是不低的,就是拿滬深300(資訊 行情 論壇)(資訊 行情 論壇)指數(shù)來比,也沒有特別大的優(yōu)勢。

  但是,滬深股市市盈率應該比其他新興市場有一個溢價,大約在15%左右。但在公司治理水平等層面對比,中國股市相比境外市場存在一定的折價。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