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正文
 

香港資本市場上中國股不好賣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2日 14:55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劉冬

  過去的6月,剛剛與內地資本市場的淡靜相較,香港資本市場上國企大盤則上演了一個“中國月”的悲情大戲。

  自6月初神華集團僅拿到4倍的國際認購始,到交行的先冷后熱。神華招股縮水80億

港元,中遠亦由原計劃募集117億-156億港元,縮水至95億港元。500億元的抽水演變為流血上市。

  拋開一些技術性因素,包括上市過于集中,國際熱錢撤離,甚至招股定價范圍太寬而難以平衡風險等,市場對中國概念冷暖可知。市場永遠都是馬太效應,強市恒強,多幾只大盤抽水并無大礙,弱市更弱,大盤累積,則雪上加霜。

  始于2003年底的國際市場的中國熱出現了“拐點”。

  “假如不可能的事情終于發生,中國經濟真的慢下來,那會如何?”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已經迫不急待地表達他了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憂慮,其中一篇文章更被他直接定名為《假如中國變冷》。

  羅奇認為,過度地依賴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一個缺憾,而這次的問題正在于這兩方面可能同時面臨壓力。

  無論神華或者中遠都會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中影響到企業營運狀態。其實與國際投行的學術判斷相比較,市場更有“春江鴨”的先知。

  在過去的幾年中,打賭中國經濟增長不繼者均鎩羽而歸,一次又一次,中國的堅韌性令看淡者大跌眼鏡,“可是,目前中國面對的是全新的更加艱巨的挑戰”。

  冷遇是一個信號,至少暗示,未來中國概念股可能會由更接近賣方市場變為更類似買方市場。即使是真材實料的中國概念股,也不是愛怎么賣就能賣得出去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