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主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8日 13:19 證券時報 | ||||||||
□李青霞 前幾天,交通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在香港的IPO比較成功,上市第一天以上漲超過一成報收。友人笑言:香港果然是銀行股的天堂。這里頭的“匯豐效應”功不可沒;另外,在香港,銀行股往往能夠令人另眼相看。因為香港市場的玩家,也是經驗主義者,這里曾經上演過匯豐神話。
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后,道指從三、四百點掉到三、四十點,后來花了十年的工夫,才開始慢慢爬上來,而真正重新揚眉吐氣,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這里頭有個重要原因:讓那代人忘記那次股災,實在太難了。大部分人再也不敢進入股市,進了也不敢長期持股。美國股市揚眉吐氣,只有等到“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多起來,或者更年輕的“沒受過傷”不知道疼的人進入市場。假如在成年階段親身經歷了那黑暗的十年,后來那個認定了投資價值就堅決持有不動的巴菲特,根本不會出現。 現在美國是科技股的天堂,為啥?那里產生了太多的科技神話。經驗主義從骨子里統治著美國基金的思路,而很多專業人士的報告,都在有意無意之間,去闡釋那個先驗的結論罷了。結論在前,論證在后,全世界的投資者,十個有九個是這么干的———包括巴菲特、索羅斯。 現在A股市場出現了“股權分置改革”,很多研究員、基金經理大呼“估值體系”混亂了。混亂什么呀?你要是真相信那套“科學的估值體系和方法”,就不可能混亂。為什么你覺得混亂了?還不是因為此事前無古人,那個一直在潛意識中指點著你,但你一直嘴上不肯承認的“經驗主義魔杖”消失了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