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領導層在中航油巨虧事件上責無可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6日 03:07 每日經濟新聞 | ||||||||
葉檀 每日經濟新聞評論員 6月3日,新加坡普華永道公司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第二份調查報告出爐。這份報告將中航油集團與陳久霖個人所應承擔的責任,大致劃清了邊界。中航油集團領導層在巨虧事件上責無可綰。
國內市場經濟的體制環境雖在改善,但對于處理類似中航油集團這樣的“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大型國有壟斷企業,卻難免發生價值坐標偏移。 種種跡象,不一而足。作為中航油巨虧事件“罪魁禍首”,前中航油新加坡總裁陳久霖在今年2月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航油集團于去年10月3日就了解到事件的嚴重性,但總公司領導層的遷延不決使得虧損成倍放大。中航油集團迅即發表聲明,否認了陳久霖的指控,認為以陳久霖日前身份,不應該也不能代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發表言論。 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組過程中,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暗示,國際債權人應該考慮“中國航油市場供應有關政策等變動因素影響”。這實際上是用中國特有的行政力量,來回應債權人的市場喊價。從普華永道調查報告中不難看出,正是這股行政力量,扭曲了市場風險傳導體系,釀成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虧事件。 公正而獨立的調查,對于進行恰如其分的責任追究、重建公平的市場秩序、重建投資者的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如果此項調查由國內會計公司來進行,面對中航油這樣的強勢壟斷企業,和企業背后的產權代表、監管者與利益相關者,能否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和公正? 幸運的是,中航油集團即便能夠剝奪下屬公司總裁的自辯權,卻無法避開海外證券市場基于國際規則的公正調查。普華永道的報告,至少證明了陳久霖的自辯絕非空穴來風。陳久霖固然罪不可恕,但個人的失職無法掩蓋集團領導層應當承擔的責任,也無法掩蓋壟斷性國企所帶來的體制性弊端。 建立嚴格的企業風險內控體系,是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重要前提之一。從這個角度說,中航油在新加坡接受調查是不幸中之大幸,不僅可以給中國的海外上市公司以警戒,更使國內常見的行政干預失去了依托。而后一點,正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需克服的最大頑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