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看得見的手何在 股權分置改革為何無時間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5日 09:3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既然當年國企脫困可以有三年的時間表,為什么股權分置改革不能有? 本報評論員 譚昊 6月3日下午,上證綜合指數最低探至1000.52點,隨后又微微翹起,收盤于1013點。數據顯示,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一個月以來,中國股市的整體市值損失在3000億左右。五月底
此次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之后,股市開始加速下跌。在本報5月12日社論《穩定市場預期 推進股市改革》中,曾指出當務之急是要從改革的時間、改革的徹底性、對市場的沖擊程度等多個方面穩定投資者的預期,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此后可以看到,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工作。包括5月30日,證監會聯合國資委下發《關于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成為國資委對于股市改革的首次正式表態。 然而市場對此卻沒有給出任何積極回應,反而加速下跌。而筆者接觸到的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這樣的表態仍缺乏實質意義。 從證監會為這次股權分置改革設計的制度框架來看,其核心是“分散決策”的市場化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在推進的過程中卻可能會遭遇“市場失靈”的風險。改革啟動一個月以來,股市的大幅下挫,正顯示出市場各方對于這種“市場失靈”風險的擔憂。為什么市場可能出現失靈?關鍵在于,中國目前的經濟體制仍處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在很多微觀環節,市場化的機制并未理順,這將直接導致市場在價值發現和配置資源的過程中“摩擦力”過大,從而影響整體市場調節的效果。更何況,如今要糾正計劃時代留下的頑疾,用完全市場化的手段未必能夠做到。 在股權分置改革中,市場可能出現“失靈”的地方在于,首先是大中型國企參予改革的積極性不高,改革的徹底性缺乏保證;其次,分散決策有可能使得一部分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找不到均衡解,改革在個體上陷入僵局。 而更為可怕的是,如果改革被市場各方理解成一件“不確定”的事,那么投資者對于中國股市所要求的風險溢價會不斷提高,導致對于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進一步降低,表現為股指持續下跌。而股市的下跌會使得上市公司股價越來越接近其每股凈資產水平。事實上,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公司的股價跌破了其凈資產。這樣一來,非流通股股東愿意為換取流通權支付的對價將越來越小,改革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 因此,當務之急仍然是要穩定股市。而事實表明,對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各方已經失去信任。股權分置改革這樣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亟須一只“看得見的手”來強力推動,給予市場明確的預期和足夠的信心。 首先,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各相關部委的協調力度。尤其是國資部門,要跳出與流通股股東就支付“對價”問題進行博弈的角色定位,從更高的著眼點來看待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把推進股權分置改革納入整個國企改革的進程中,實現自上而下的推動,市場對于改革才有可能形成明確的預期。既然當年國企脫困可以有三年的時間表,為什么股權分置改革不能有? 其次,對于各個分散決策的上市公司個體,有必要設定一定的邊界條件,以提高分散決策的效率。比如支付對價的計算指引,改革的最后時限等,避免改革在個體上陷入僵局。 另外,各方要充分認識到改革的成本絕不僅僅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而已。在近一個月滬深兩市損失的3000億市值中,有三分之二也就是2000億左右是非流通股(其中絕大部分是國有股)的隱性市值損失。這些都要作為改革的成本予以考量。 從本質上來說,股權分置改革絕不僅僅是非流通股股東花錢買流通權這么簡單,而是一項構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重要內容的“公共產品”,政府部門“自上而下”的強力主導和推動將成為改革順利推進的必要條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