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已陷入空前危機 變革創新重在行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8日 12:01 證券日報 | ||||||||
本報記者 乾弘 閻岳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用辛棄疾的兩句話來形容市場參與者的心情也只是道出了十之一二。目前證券市場哀鴻遍野,跌破凈資產、股價兩三元、十倍以下市盈率的股票一批又一批出現,股指創出6年來的新低,實際點位已在千點之下。可以說,證券市場的生存已陷入空前危機,必須進行法律、制度層面的變革,市場才會有轉機,已成為市場
日前,國務院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工作,表明與市場有關的方方面面對市場存在的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有著高度的共識。從布置的工作重點來看,都是有的放矢之舉,關鍵在于落實,要有實際行動。 上市公司的質量是證券市場的基石,從“國九條”中的第五位到現在的第一位,凸顯了管理層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視程度。當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突出的重要原因是外部環境缺少正常的懲戒機制。對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太輕,起不到應有的懲戒作用。在一個利益場所,一個參與主體能以很小的代價就能侵占別人的現金和財產,期望這個市場運行能夠有序、公平、守信,那是不可能的。 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就必須對發行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既是大家的共識,有關部門也在操作之中。剛剛經詢價上市的”黔源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一季度即報虧損,相關各方如何向市場和投資者交代? 有關專家認為,不管對發行制度改革有多少不同的觀點,明確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發審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應該是題中應有之意。把好新股發行和公司再融資的質量,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第一步,這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種制度,能切實落實發行體系中每一個環節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如果公司的融資、再融資出了問題,是什么層面的問題就要追究什么層面的責任,那種只享受權利不盡義務和責任,或者權利與義務、責任不相匹配,出了問題不知道該由誰負責的現象決不能再繼續下去。 目前管理層對證券公司分類監管的形勢已經初步形成,對部分高風險證券公司給予了及時果斷的處置。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整個證券業的優勝劣汰是必然的。如何把生存下來的券商從治理結構、風險控制、贏利模式、業務創新等各個方面,改造成現代意義上的金融企業,仍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任務。 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已經刻不容緩,它的弊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市場的基礎。比如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由于股權分置的存在,非流通股東往往得到的是真金白銀,而社會公眾股東在經過除權之后卻是虧損。近期10派10元的新興鑄管(資訊 行情 論壇)即是明證:社會公眾股東除權前買進這只市盈率在10倍以下、分紅方案非常優厚的股票,除權后大幅虧損,而非流通股東一年的回報在80%。對社會公眾股東更可悲的是還要準備掏錢給公司,因為它的增發方案已獲通過。這種狀況不改變又如何實現“提升投資上市公司的回報”? 當前,我國證券市場正處于一種痛苦的調整當中,廣大的社會公眾股東為此承擔了極其沉重的代價。變革創新,重在行動。我國證券市場要想真正發生轉折,“變法維新”是唯一出路,公眾付出高昂代價是為了有新的開始,這是市場監管者、參與者所不應忘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