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大棒多舞幾下有好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4日 10:42 證券時報 | ||||||||
□劉銳 安然和世通的丑聞至今余波未消,近日華爾街又開始揮舞道德大棒,清理門戶,解雇了一批投資銀行家。這樣做的原因,并非這些人有違規或泄露公司商業機密行為,而是因為一些道德上的問題。
華爾街之所以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即盡量不讓任何員工有機會做出有損于公司形象的事情,即使員工道德問題只是對公司聲譽產生潛在性影響,也將被請出局。聯想到近來波音CEO和沃爾瑪二把手相繼被解職,不難發現,美國公司越來越注重公司高管包括普通員工在內的個人職業操守,目前已幾乎達到了一種“零容忍”的程度。 安然事件直接催生了著名的薩奧法案,美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財務透明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現在,華爾街又把道德問題擺上桌面,寧枉勿縱。但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中,部分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屢屢被譴責,卻屢屢再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至于道德,那從來只是一種空談。一些機構和機構高管們頻頻違規,倒倉、老鼠倉等行為屢見不鮮;在他們眼里,道德這東西是一文不值,早被拋入了太平洋里。 在經濟學上,高管犯罪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道德風險,它是指代理人(經理)在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效用時會做出損害委托人(股東)利益的行為。安然事件的影響逐漸擴散,讓美國股市直面新世紀的首次信任危機,最終讓美國三大股指在2002年2月4日這天齊頭下挫,投資者一天縮水3000億美元。在這方面,國內的股市也頗有幾分相似,幾年的熊市讓大部分投資者腰包大幅縮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部分上市公司屢屢鉆政策的空子,再加上執法打擊不力,財務造假、高管外逃事件層出不窮,讓投資者感到審丑疲勞,從而對股市信心嚴重不足。 為了防范道德風險,華爾街采取的是未雨綢繆的做法,將那些疑似有道德問題的職員請出公司,不惜自曝家丑;而國內某些上市公司一旦高管出事,要么是拼命護短;要么立即成為“變色龍”,趕緊與出事的高管劃出界限,聲明也基本千篇一律:“此事純屬××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對公司無重大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工作正常。”一副生怕家丑外揚的模樣。更有甚者,某上市公司爆出30多億的巨虧之后,當地政府官員還直呼其原董事長為“功臣”,并稱“經營風險不可避免”,如此寬的容忍度,與華爾街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 道德風險就象一顆定時炸彈,人們不知道它什么情況下會爆炸。華爾街應對的辦法是打提前量,早作準備。哈佛商學院副教授康斯坦茨·巴格利也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操作辦法:道德決策樹。在采取任何一項行動之前,最高決策者首先要問:“它能使股東價值最大化嗎?”如果回答“是”,則接著問第二個問題:“它合乎道德嗎?”只有再次回答“是”,才可以采取行動。 問題是,在國內委托人(股東)只注重短期財務數據等硬指標,而忽視代理人(經理)職業素養、個人品行等軟指標的情況下,股東們會問到第二個問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