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分置問題一拖再拖 認識陷入四大誤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8日 10:58 中國經濟周刊 | |||||||||
伴隨著股指長達四年的持續下跌,市場各方要求解決股權分置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然而,面對已經充分暴露的股權分置問題,至今未有一個清晰的解決思路。為何股權分置問題遲遲不能得到解決?在認識上陷入誤區是根本原因。 ★文/施國華
走出股權分置四大誤區 一、必須走出“拖”的認識誤區。 “拖”的辦法將對市場造成嚴重的后果。首先,將把我國股市推向災難的境地。去年以來,在落實“國九條”的進程中,無論是政策環境、公司治理結構、合格資金入市渠道,還是投資者權益保護、投資者結構、投資者稅賦等等都在向好的方面轉變。然而,正是股市規范化建設取得進步之時,市場反而卻變得越來越低迷,投資者損失越來越慘重。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場存在股權分置問題。歷史和現實已把股權分置推上了必須進行改革的風口浪尖上,如果我們不當機立斷在解決股權分置上取得突破,那么就有可能在已經形成的危局中越陷越深。 二、必須走出“虧”的認識誤區。 解決股權分置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對流通股東實施“補償”。但正是“補償”問題,使一些置身于場外的人士認為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損失。對此,筆者認為這種擔心是片面、多余的。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發行前都是公開承諾非流通暫不上市流通的,按照《公司法》要求,這個承諾是有效力的,也就是說在沒有征得流通股東同意之前,非流通股是不能流通的。上市公司的凈資產中,主要部分也是流通股股東超溢價購買股權所帶來的增值,在綜合考慮“創業溢價”基礎上,實施按投入成本比例對非流通股數和流通股數重新進行調整后取得全流通權,或者通過“送股換取等量非流通股直接上市流通”等返利于民的制度安排,這只是非流通股東把過去利用市場的制度性缺陷,從流通股東身上拿走的部分超額利潤,通過制度性糾錯歸還給流通股東,同時使非流通股東自己獲得珍貴的流通權,完全是一種政策“糾偏”和互利行為,根本不存在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必須走出“怕”的認識誤區。 從2001年11月暫停國有股市價減持政策,到國有股討論取得階段性成果,人們對如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已越發敏感,出現了市場一有傳聞,股指就出現大幅度下跌。由此有人認為:國有股減持股市下跌,停止減持股市依舊下跌,所以一定是投資者懼怕解決股權分置,懼怕全流通。這種論點長期以來影響著有關方面的決策,成為有關方面遲遲不敢冒然接手的燙手山芋。 這種忌諱莫深的現象是極不正常的。不管是實行所謂的“無為而治”,還是直面挑戰實行投資者盼望的“有為而治”,市場所有參與者都無法繞過這個坎,越不敢面對非流通問題,二級市場投資者承擔的損失越大,越不利于證券市場盡快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四、必須走出“糊”的認識誤區。 最新的一項調查表明,投資者在2005年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這反映出投資者對這個問題的敏感性--既盼望又擔憂。盼望的是希望通過解決股權分裂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被繼續侵害;擔憂的是有關各方繼續睜眼說“糊”話,自以為能“糊弄”得住市場和投資者,結果反被市場和投資者所拋棄。 然而,市場自有市場的規律,不是某些行政權力可以隨便“糊弄”的。必須克服以長官意志影響方案實施,以個人喜好或以部門甚至是非流通股東單方面利益作為方案選擇的標準,憑空無依據稀里“糊”涂地作出決策。如前期很流行的“以凈資產為底價轉讓給二級市場投資者”、近期的所謂“讓A股成為含權股”等,而新近所謂的“含權股”方案稍加數據分析也能得出將利益集中向非流通股東傾斜的結論等等,都體現出一些部門不深入實際,不進行科學分析,企圖繼續“糊弄”投資者的特征。可以預見,如果不顧歷史因素,強行實施“糊”的辦法,那么再次試錯只能是以市場的繼續下挫為結果,這是各方不愿看到的,也是投資者無法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