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圓:與其政策救市 莫如規范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5日 03:13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在資本市場上,任何政策的出臺不是為救誰而設,最后到資本市場上去搏殺的還是投資者本人、投資機構本身 投資者不能指望政府的政策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市場發展的規律是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加強自身資金運營的能力,才是拯救自身、壯大市場的良藥
孔圓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意味著資本市場將引入一批合規資金,這是規范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又一舉措,在這點上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政策一出臺,很多人認為:一方面,在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呈多元化的趨勢下,多樣化的投資渠道有利于保險資金進行組合投資,以有效地規避風險、獲得可預計的收益。這樣不僅可以化解保險公司自身的風險,同時還可以減輕大量保險資金囤積于銀行體系造成的風險隱患。 另一方面,由于保險公司遵循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性投資理念,它們追求的是長期和穩健的目標,保險資金的進入會為股市發展提供巨量的、可持續并可預見的資金。這對我們投機之風盛行的股票市場會起到很好的穩定作用,特別對績優股更有支撐的效果。因此這是一個救市的利好政策。 筆者對以上過于樂觀的看法不敢完全茍同。 能否化解風險? 一、通過投資組合多元化可以化解風險的說法本身是科學的,但這并不等同于保險資金進入中國股市就能得到化解風險的效果。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呈多元化趨勢,但我們發現在發達國家保險機構投資者的資產分布中,有價證券中占絕大多數比例的是政府債和公司債,而不是股票,股票在資產中所占份額通常不高。原因是債券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比較適合保險資金運作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結構單一的情況有所改善,正在向多樣化的趨勢發展。在保險資金準許直接入市操作后,遵循穩健投資理念的資金由于固有的保守性格,在處于低迷狀態的A股市場上出手一定更為慎重,因此不見得現存的投資結構會發生太大轉變。 保險資金入市能否達到為保險公司自身化解風險、提高收益的效果,決定于保險資金運作的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運作資金的能力就是看保險機構投資者能否在良莠不齊的資本市場上慧眼識金,這就要求保險公司招納和培養精英型人才,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投資能力。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不得不對保險機構投資者的風險控制水平提出高要求,除了政府監管當局不斷提高監管效率、創新監控模式、完善監管制度以規避保險投資的風險外,保險公司自身內控機制的完善才是能使這種政府監管有效發揮作用的基礎,保險公司內控機制的完善是依靠公司治理結構的規范達到的。 巨額資金救市? 二、對于認為這次行動意味著巨額救市資金進入的觀點,筆者更是不以為然。截止到2004年底,流通市值為11688.64億元,保險投資資金為571.19億元,這樣小的比例還稱不上可以很好地穩定市場,更何況用于投資的保險資金又有多少能投入股市?客觀地說,目前保險機構投資者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的主導力量之一還有待時日。 在素有“政策市”之稱的中國證券市場,新出臺的政策往往折射出監管當局的意圖。在2004年2月1日《國九條》出臺后,我國證券市場仍然持續低迷。2005年元旦剛過,資本市場營業稅優惠和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免兩大利好,也未能阻止上證指數再創5年半來的歷史新低點。股市似乎已陷入極度寒冷之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不足以使投資者恢復信心。 筆者認為這并非不是好現象,既然市場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A股、B股、H股的估值和巨大的價差、非流通股的問題、券商的規范運作等,那么這些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才是恢復市場信心的根本途徑。過去單一的利好雖能或多或少地激活低迷的股市,但其實只是使相應問題暫時不激化或推后解決。而剛剛經歷的2004年中國證券市場持續低迷和券商的生存危機正是資本市場發展10多年來深層次矛盾的集中爆發,相應的改革措施應直面這種困局。 因此,在資本市場上,任何政策的出臺不是為救誰而設,我們的政策是朝著不斷規范資本市場發展的方向而努力的。最后到資本市場上去搏殺的還是投資者本人、投資機構本身。投資者不能指望政府的政策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市場發展的規律是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加強自身資金運營的能力,才是拯救自身、壯大市場的良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