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投資者保護基金尚存三大懸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2日 00:00 北京現代商報 | |||||||||
從去年11月坊間傳出財政部將劃撥600億資金用作投資者補償,到12月證監會、財政部、央行聯合向國務院報送《關于設立證券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的請示》,以至昨日公布將新股申購利差作為投資者保護基金來源之一,前后不足四個月時間,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已經火速上馬。 投資者保護基金以超常規的速度破殼而出,但種種不確定因素引發了一連串的問號。
懸疑一:籌集通道和基金規模尚待明確 昨日,證監會和財政部聯合發布并實施了《關于在股票、可轉債等證券發行中申購凍結資金利息處理問題的通知》。通知提示,為籌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按照規定,公開發行股票、可轉債等證券時,所有申購凍結資金的利息將作為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來源之一。 有消息人士曾經透露,資金籌集上央行和財政部會先拿出一部分錢,作為該基金的注冊資本金;央行還將提供數百億的再貸款作為該基金的鋪底和流動運營資金。其中,財政部提供的資金只會占到很小的比例,但目前存于財政部專用賬戶下的100億元,由中央登記結算公司收取的新股發行申購資金節假日凍結期利差將會被納入該基金。 然而昨天公布的通知并沒有提及“新股申購利差”收入的具體數字,究竟是在初期的100億資金收集到以后就停止“新股申購利差”計入,還是在100億資金積累完成以后繼續將利差收入計算在內,這些問題現在看來都還是未知數。 值得關注的是,“新股申購利差”需要一個持續的積累過程,利差獲得持續積累決定于以下兩個條件: 一方面,新股、可轉換債券必須持續不斷的發行,如果新股發行出現階段停頓,則“新股申購利差”的積累也將陷入停滯。另一方面,從新股發行的角度,股本規模越大、發行價格越高,則吸引的申購資金越多,如果“新股申購利差”想獲得快速積累,超級大盤股的陸續發行則顯得尤為重要。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相關部門已經明確將“新股申購利差”作為投資者保護資金的籌集渠道之一。但是目前來看,漸進式的籌集方式使投資者保護基金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如果沒有直接的財政資金劃撥,該基金的設立仍然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懸疑二:基金如何運用值得推敲 股票市場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場所,近三年以來股市持續走熊,大熊市使投資者深刻體會到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名言”。那么即將設立的投資者保護基金是不是會給虧損累累的投資者以補償呢? 投資者在二級市場進行操作,必須要承受股價波動所帶來的價差風險,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各種手段造假業績,投資者如果買入這些股票遭遇損失,理應獲得相應賠償。 但是,實際運作過程中,操作難度極大。比如,臭名昭著的造假專家“銀廣夏”,通過虛構業績報表,使股價一度上漲到38元的高位,但如今“銀廣夏”股價僅為1.18元,如果從最高點算起,流通股股東蒙受的賬面損失超過100億元。 A股市場中類似“銀廣夏”這樣的跳水莊股多如牛毛,傳說中的投資者保護基金總規模僅為600億元,怎么可能逐一加以補償? 資深業內人士認為,近兩年以來證券公司接連倒閉,以往處理小券商問題,通通由政府、銀行買單。但是隨著南方證券、大鵬證券這些大券商的相繼落水,證券業的窟窿越來越大,靠行政手段已經越來越吃力。在這種背景下,設立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處理破產券商的善后事宜。 顯然,在目前階段,希望通過投資者保護基金,彌補股民炒股損失的愿望有些不太現實。 懸疑三:二級市場影響如何 雖然此前,市場關于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性質已經有了充分的討論,業內對該基金可能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已經有了充分的估計。但是,在消息公布以后,各方依然普遍將該政策作為利好處理。 現在來看,組建投資者保護基金,雖然對樹立投資者操作信心有一定正面影響,但是,對股市二級市場很難產生實質刺激作用。 尤其是在該基金目前已經公布的募集渠道為申購新股的資金利差,分析人士據此推測,一級市場方面,又一輪新股發行潮即將涌現,如果類似中石油、交通銀行等超級大盤股相繼亮相,投資者保護基金自然可以獲得滿意的資金注入,但是,新股發行勢必使二級市場面臨失血局面。 眾所周知,普通投資者主要博取的是二級市場的價差收入,即便是“投資者保護基金”能夠對股民操作損失有部分補償,恐怕新股發行的巨大壓力也會將這部分補償吞噬殆盡。 作為落實“國九條”的重要舉措之一,設立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無疑是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但是,制度上變革往往會帶來階段陣痛,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究竟能夠給6000萬普通股民帶來多少實惠,現在還不得而知。 商報記者 李壯 J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