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布公告后能否少些補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3日 10:41 證券日報 | ||||||||
□ 本報記者 齊士揚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能夠得到一件沒有“補丁”的新衣服,無疑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同樣,在證券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從政策以及定期報告中能夠得到一件沒有“補丁”的信息,自然也會擁有很幸福的心情,但這僅僅是理想狀態下的想法,作為2004年報第一股的恒豐紙業(資訊 行情 論壇)不是在公布后立馬就發現了“補丁公告”嗎,那么,如
兩類“補丁” 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不僅僅怕信息的不完整,而且還怕信息之后的“補丁”,因為信息不完整導致判斷會出現差錯,而“補丁”就會促使差錯迅速在二級市場得以體現,投資者只能忍痛割肉,否則就會越陷越深。 就目前來看,市場主要有兩類“補丁”,一是定期報告的“補丁”,這也是業內人士深惡痛絕的,比如說恒豐紙業的年報公布后,投資者剛剛認為公司年報具有完整性與真實性,但想不到的是,過了數日就來了一個“補丁”,稱是最終實際控制人需要更正,如此就削弱了年報的公正性與權威性。更有甚者,一度為投資者存在著較大期望值的中小企業板塊的半年報也存在著諸多“補丁”,大概是由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緣故吧,中小企業板塊為之而備受市場責備。 二是政策方面的“補丁”。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的錯綜復雜,不僅僅體現在利益關系方面,而且還體現在所受到的影響因素方面,從而使得政策在出臺前難以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關系,從而使得政策出臺后,只得為沒有考慮到的信息打“補丁”,遠的比如說國有股減持的推行、暫停直到停止實行,近的比如說新股詢價制度,在出臺了一系列的新股詢價制度之后,日前又出臺了“補丁”,那就是媒體所稱的“約法四章”,尤其是關于報價但不出價的行為予以了規定,而且如果違反規定的話,還得記錄到誠信檔案中去。 兩個影響 由此可見,“補丁”對投資者的操作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有高有低,低的比如說恒豐紙業的補丁,實際控制人的差錯對該股的估值理論上并無實質性影響,再比如說新股詢價制度的“約法四章”對投資者參與新股詢價也沒有多大影響。高的就比如說圍繞國有股減持方案的“補丁”所產生的一系列寬幅震蕩行情。 但是,如果仔細咀嚼這些“補丁”,我們仍然可以看出兩點影響,一是政策的權威性以及定期報告的權威性就會打些折扣。A股市場具有極強的政策性行情特征,不少業內人士在分析大盤趨勢時,總會自覺不自覺將判斷結論與政策的出臺與否聯系在一些,而由于不時的政策性“補丁”使得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力有降低的趨勢,這可能也是印花稅這一最為實惠的利好為何僅僅使得股指出現兩日行情的原因。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的權威性一旦打上折扣,將會使得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經營信息產生懷疑,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誠信產生懷疑,如此種種,將會使得證券市場的基石發生動搖,不利于證券市場的走高。 二是“補丁”的存在也使得市場的波動幅度加大,比如說非流通股轉讓(俗稱為C股市場)的開禁給滬深兩市造成了反響,現雖然被打“補丁”稱暫停,但問題是一直未有明確的定論,市場依然惴惴不安。再比如說一度盛行的股份代辦轉讓市場(俗稱三板市場)所謂的全流通傳言,一下子又讓市場震驚不小,后來雖說予以澄清,但給市場造成的影響這一歷史卻一直存在著,由此可見,“補丁”并不是相關政策或相關定期報告的“補充”,而且市場也不需要這樣的“補充”。 建立有效的“糾錯機制” 正是由于此,市場在呼吁能否少些“補丁”,多些事前的充分調研,不能再將A股市場當作“試驗田”,當作政策“試錯”的對象,希望在相關政策出臺前,能夠多聽聽市場的呼聲,多從市場各參與方的主體利益予以充分的考慮,將好處與壞處一起予以全盤考慮,以便能夠起到政策一出,駟馬難追的效應,也就是說,政策出來后,在較短的時間內最好不予以“補丁”,以維護政策的權威性,也是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一項重大舉措。 而對于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的“補丁”來說,也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糾錯機制”,強化上市公司高管的責任感,如果在定期報告中的“補丁”屬于責任心不強的,要予以通報批評,記錄在誠信檔案中,如果是故意而為之的話,則要予以法律追究,繩之以法,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的“補丁”問題,才能讓市場的信息更趨完整與權威,也能夠保證A股市場估值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政策與信息披露制度也與國際接軌,如此也算對是損失慘重的中小投資者的一個小小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