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走近生死邊緣 急待真正的推倒和重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31日 13:08 證券導報 | ||||||||
特約撰稿 蔡慎坤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到今天,己經不是單純的發展危機而是真正的生存危機。 ●中國股市從建立起,就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定位錯誤:一是單純為國企服務;二是只對政府負責;三是以融資為本。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股市已經成了沒有自身供求關系、
●中國股市的信用基礎喪失殆盡。中國證監會在一系列基本制度創新上,出現了令人難以理解和讓人難以忍受的猶豫與彷徨,從而一再錯失千載難逢的重大制度創新機遇,以制度創新為名所推出的難以被市場認同也難以在市場中實施的一系列不倫不類的措施與舉措,在套牢了整個市場的同時也套牢了自己。 ●經過14年的發展,中國股市的決策機制已經到了進行重大調整和根本改造的時候了。調整股市結構、強化政府監管、改善公司盈利狀況是健全中國股市的三大法寶,只有三者同時并進,才能夠使中國股市起死回生。 中國股市為何害怕“推倒重來”?幾年前,當有人對中國股市提出批評時,卻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推倒重來”的帽子,以至于人們包括一些有識之士都很忌諱這個詞。其實中國股市的問題傻瓜都清楚,“推倒重來”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就象一座高高的大廈建了起來,才發現地基少了鋼筋和混凝土,即使顫巍巍住進去,也不免讓人心驚肉跳。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推倒重來”! 中國股市十幾年所走過的道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這個資本市場的寵物,脫胎于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代,成長在制度矛盾和結構沖突之中。 中國股市脫離不了它生存與發展的大環境,它背負的沉重使命遠遠超過股市自身的功能。當整個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時,股市融資的神奇功能被全面放大,四面八方都向股市伸出貪婪之手,股市在這個特定的時期充當了特殊的角色,迎合了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需求:股票市場要為國企改革服務,股市的大門就轉向了國企,各式包裝的公司搖身一變,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場要振興地方經濟,各路諸侯爭搶上市名額;為避免出現“不上市就上街”的局面,一批身陷囹圄的困頓企業也擠入股市;“扶貧重組”使一些ST、PT們起死回生,一批毫無投資價值的空殼企業仍然在股市上垂死掙扎。連一些靠股市生存的投資銀行專家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股市的大多數上市公司業績無論好壞,都是經過包裝的虛假的不真實的。按嚴格的財務標準,至少有一半左右的上市公司應該破產或退市。之所有還能在市場上興風作浪,還可以從銀行套到巨額的資金,其根源是市場的畸形和管理層的放縱。于是,人們痛心地看到,中國股市所謂的“遺留問題”就越來越多。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到今天,己經不是單純的發展危機而是真正的生存危機;如果說,處于試點階段的中國股市,曾經面臨著“試不好,關了就是了”的“活不了”的生存危機的話,那么當前中國股市的生存危機更為嚴峻,對市場機制的破壞作用和對市場參與者的戕害作用更加顯著,對股市未來命運的影響也更加深刻。隨著中國股市危機的全面爆發,市場已經走近生與死的邊緣。 中國股市的生存危機是一種復合危機,是由多種因素組合并且具有多重影響的深層制度危機。正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股市的基本制度缺陷在長時期中被忽視、被容忍、被放縱,使得市場中的消極因素日益累積、相互交織,積極因素不斷削弱、相互掣肘,以至于最終演化為危及股市根基的全面生存危機。 韓志國曾認為股市存在八大失誤:A股增發,B股開放,創業板設立,國有股減持,市價發行,整體上市,以股抵債,超常規發展。張衛星也曾經給中國股市算過一筆帳:14年來,數千萬股民通過遍布全國各地的20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開設股票交易帳戶,投入中國股市的資金總額高達24500億元。這些錢又流向了何方?申購主力資金獲益6000多億,國家印花稅收益2100多億,券商手續費拿走2100多億,莊家和機構獲利2000多億,內部職工股、轉配股、遺留問題等獲利2800多億,市值配售新股溢價收益1000多億,上市公司圈走了8500多億,股民分紅不過區區600多億。也就是說,幾千萬股民用24500億元人民幣買到了2025億股的“股權分置”的流通股票,這些股票所對應的上市公司帳面凈資產不過4500多億。你說悲哀不悲哀? 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股市的整體潰爛。長期以來,中國股市以追逐價差利益為主要的動力源(資訊 行情 論壇),在中國股市“斬獲”最大份額的當屬莊家,中國股市不規范的主要表現是莊家進行“內幕交易”和“黑箱作業”,以此來操縱市場。但要對莊家動真格,又還存在不少難處。加強監管和查處,會損害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觸動某些痛處,遭到莊股情結的抵制。奇怪的是中國的股民一方面痛恨莊家,一方面又生怕自己持有的股票沒有莊家,人們到處打探莊家的信息,于是,市場上的莊家越來越公開化,操作手法越來越兇猛,氣焰越來越囂張。上市公司除了從股市和銀行圈錢套錢,再也不知道該干什么,所謂的信息報露也以圈錢套錢為最終目的。 中國股市規范和監管往往只是麻痹人們神經的口號,對違規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從道德層面的譴責無形中助長了坑蒙拐騙的行為。同樣是挪用資金,在香港上市的創維老總就面臨重刑,而在國內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同樣是造假,日本大名鼎鼎的西武鐵道,上市己經幾十年了,市值高達1572億,在沒有任何虧損的情況下,只因在股東比率上的記載隱瞞了實際控股股東的信息,就被逐出了市場,這種現象在中國股市極其普遍,多少造假的上市公司繼續風光或者換個名字繼續造假。 中國股市應該“推倒重來”,其理由很簡單。首先是定位錯誤,中國股市從建立起,就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定位錯誤:一是單純為國企服務。這個定位導致股市被當做單純的融資工具,大量的國有企業未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就被推入股票市場,造成股票市場上魚龍混雜,也使得管理層在發行審核與市場監管時經常不得不經常施以援手,對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在客觀上起了很大程度的縱容作用。二是只對政府負責。這個定位導致管理層親近行政權力而疏遠市場,不愿傾聽來自于市場的呼聲,使管理層與市場在觀察股市運行時站在不同的立場上,難以形成共同語言。同時,管理層在市場監管中始終未能走出缺位—越位—錯位的怪圈,該管的管不了,不該管的又管得太多,從而形成股市決策的惡性循環。三是以融資為本。多年來,管理層過分地看重股權融資,甚至把融資數量作為考核市場發展的主要業績指標,以至于形成了股市下跌—政策救市—加快擴容—市場再跌的周期之中。 由于市場的內在矛盾,特別是股權分裂問題遲遲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中國股市已經成為一個難以把握與預測并且難有明天的市場;由于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出現了接二連三的決策失誤,中國股市就像一個“無頭的蒼蠅”到處亂碰亂撞,在碰得頭破血流和暈頭轉向之后,卻仍然不能找到減少碰撞的有效手段和擺脫困境的途徑。如果說,在中國股市建立之初還能夠“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那么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已經找不到能夠摸著的“石頭”,就更談不上應該如何過河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股市已經成了沒有自身供求關系、沒有價格決定基礎、沒有內在選擇空間的混亂與無序的市場。 中國股市的信用基礎喪失殆盡。信用制度為股市制度之本,一個沒有任何信用的股市就正如吳敬鏈老先生所說的連賭場都不如。中國證監會在一系列基本制度創新上,出現了令人難以理解和難以忍受的猶豫與彷徨,從而一再錯失千載難逢的重大制度創新機遇,以制度創新為名所推出的難以被市場認同也難以在市場中實施的一系列不倫不類的措施與舉措,在套牢了整個市場的同時也套牢了自己;上市公司的造假、銀行的連環擔保、政府官員的尋租、證券公司揮霍挪用保證金等等的全行業危機交織在一起,使市場的信用基礎已經喪失殆盡。這些負面因素對中國股市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導致中國股市所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輿論環境與心態環境——都出現了自股市產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嚴峻局面,市場存在與發展的信心已經被前所未有地嚴重動搖。 中國股市被視為一塊人人可食的“唐僧肉”。當所有貪焚的手都伸向中國股市,股市的氣數也就差不多了。世界各國的股市從未有哪個國家像中國股市這樣政出多門,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股市這樣決策機制如此混亂。股市決策要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和復雜的磨合過程,使得股市決策失去了應有的時效性與科學性。決策中的長官意志和股市的邊緣化傾向使得股市決策帶有濃厚的權力色彩,甚至使得股市成為各種權力與利益較量和角逐的場所與犧牲品。 經過14年的發展,中國股市的決策機制已經到了進行重大調整和根本改造的時候了。沒有股市決策機制的調整和改造,股市的內在機制很難理順,股市的內在矛盾也很難化解;沒有股市決策機制的調整和改造,股市決策就很難建立在市場的基礎之上,股市運行也就很難走向健康和有序。調整股市結構、強化政府監管、改善公司盈利狀況是健全中國股市的三大法寶,只有三者同時并進,才能夠使中國股市起死回生。否則,任何托市救市措施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至多也只是延緩一下股市的死亡時間。 首先,中央政府應該把樹立上市公司信用上升到政治高度,并責成各級政府會同各地監管部門成立上市公司誠信辦,黨政一把手親自坐陣,作為對其執政能力或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考量標準,使為圈錢而來的擬上市公司徹底斷了投機的念想。各級政府應該把當地績差上市公司的重組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任何虛假重組都要追究領導責任和法律責任,以此恢復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中國股市的全流通雖不是萬能,但繞開全流通的任何改革只能會使相關制度安排變得異常復雜。由于全流通客觀上有可能會使市場短期內供應失衡,建議政府設立用于維護市場穩定的全流通護盤基金。與其扶持那些無可救藥的上市公司和證券公司,不如拿出真金白銀解決全流通問題。 中國股市應該建立廉政制度以保證監管的有效和高效。對證券監管部門高管以及券商基金高管人員試行個人資產申報制度,最大程度杜絕有權部門個人尋租以及尋租成本向市場的轉嫁。亂世用重典,對涉及資本市場上的犯罪判罰一律從重從嚴,大幅度提高其違規成本,令心存僥幸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