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偉
當前最關鍵的問題不是短期如何穩增長,而是在中長期內如何應對潛在增速放緩的趨勢。政策刺激雖可穩一時之增長,卻對提升中長期潛在增速有百害無一利。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動力需要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期待新一屆政府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心能再一次釋放出“改革紅利”。
今年一季度7.7%的經濟增速,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計。筆者認為,雖然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一季度投資和出口相比去年全年有所加快,只有消費增速有所回落,但從反映實體經濟活力的系列數據來看,內生增長動力不足才是經濟增速回落的關鍵。
先看經濟先行指標,微觀主體對經濟前景并不樂觀。3月PMI指數雖比上月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季節性因素使然,其回升幅度相比歷史同期明顯偏弱。最近發布的交銀財富景氣指數也顯示,小康家庭的經濟景氣指數較上期回落5%,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4%。兩個二級指標,預期總體經濟環境指數和總體經濟環境指數均有所下滑。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物價中的PPI數據也顯示工業需求的不足,PPI已連續一年負增長,近期回升仍顯乏力。
再看用電量及鐵路貨運數據,3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1至3月累計同比增長4.3%。3月用電量增速創下自2009年6月以來46個月的次低,證實當前制造業回暖勢頭疲弱。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中制造業投資增速只有18.7%,這是近十年以來的季度最低增速。
盡管如此,筆者年初提出今年中國經濟將溫和回升這一判斷的邏輯是基于政策支持和需求恢復這兩大理由,目前來看,這一邏輯并未發生根本改變。綜合對出口、投資與消費需求的分析判斷,預計2013年經濟增速會比2012年略高,季度經濟增速或將呈現兩頭稍低,中間略高的走勢。
一季度新增人民幣信貸2.76萬億元,同比多增2949億元,全年新增信貸9萬億左右應能實現。社會融資規模為6.1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27萬億元,是有數據以來季度最高。這都顯示金融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增強。國務院在4月10日的常務會議上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將逐步擴大試點地區和試點行業。據測算,今年全部試點地區企業將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這對于激發企業活力,不斷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積極意義。
隨著中央和地方政府換屆在一季度基本完成,預計二季度之后各地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明顯加快。剛性需求支撐市場回暖,開發商對未來預期仍樂觀,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維持升勢。受新調控政策的影響,市場改善性需求可能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剛性需求的持續釋放仍將讓房地產市場回暖的趨勢在今年得以延續。企業盈利有所改善將有利于制造業投資增速緩慢恢復。企業盈利大概領先制造業投資兩個季度左右,去年四季度國內企業盈利增速已觸底回升,今年一季度工業企業盈利增速繼續回升,預計二季度之后,企業盈利改善將帶動國內制造業投資緩慢恢復。還有,今年工業企業將陸續進入補庫存過程。1至2月工業企業庫存同比增速結束了一年以來的下行趨勢,較2012年12月回升約0.3個百分點;3月制造業PMI新訂單與產成品庫存指數也有所擴張,新一輪補庫存周期啟動在即。這將帶動社會生產需求恢復性升溫、穩固中長期投資行為,從而拉動持續增長。
一季度出口增速達18.4%,明顯快于去年全年的7.9%和去年一季度的7.6%。全年出口增速好于預期的可能性增大。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弱化,預計今年歐元區核心國德、法將實現溫和增長,部分重債國的經濟收縮程度也有望減輕,歐盟經濟將低位回穩;而美國銀行系統去杠桿化的深入,也在推動美國企業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美國經濟將進一步復蘇,在、稅收政策調整及大規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經濟也將有所回升,我國外貿的環境在逐步改善,對東盟與新興經濟體的出口表現有望繼續向好。但考慮到今年世界經濟只是溫和復蘇,全球貿易增長難以明顯加快,并且我國出口占全球出口貿易的份額已達11.1%,再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歷史上除美國之外,德、日在全球出口貿易的最高市場份額都沒有超過13%。再加上外部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及國內勞動力及環境成本上升等因素,近年出口持續高增長可能性并不大,或可高于政府年初提出的8%左右的目標。
在中央要求厲行節約等“八項規定”出臺后,高端餐飲和煙酒等消費持續走低。由于限額以上企業中的餐飲和煙酒消費在社會零售總額中的占比約5%,高端餐飲和煙酒增速放緩一個百分點,將下拉消費增速0.05個百分點左右。但從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恢復來看,二季度之后,高端消費增速放緩對整個消費增速的負面影響程度將有所減弱。但由于一季度城市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速回落,且增速低于GDP增速,再加上目前資本市場表現不佳,其對消費的財富效應仍是負的。如此看來,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可能略低于去年。
最近兩三年中國經濟運行狀態再明確不過地提醒我們,當前最關鍵的問題不是短期如何穩增長,而是在中長期內如何應對潛在增速放緩的趨勢。政策刺激雖可能穩一時之增長,卻對提升中長期經濟潛在增速有百害無一利。為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應從粗放型依賴投資和出口驅動轉向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而要實現這一轉變,唯一的方法是改革,逐步放開要素價格、放松民間資本進入的限制、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經濟增長大致經歷了三個周期:1979年至1990年、1991年至2001年以及2002年至2011年。這三個周期的上升階段分別由改革開放、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以及加入WTO的制度改革所推動。我們期待新一屆政府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決心能再一次釋放出“改革紅利”,從而開啟中國經濟的新一輪增長周期。
(作者系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