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民
《 人民日報 》( 2012年09月18日 23 版)
美聯儲日前宣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決定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并將超低利率延長至2015年年中。
短期看,量化寬松可以壓低國債收益率,降低全社會的融資成本,有利于提振當前疲弱的美國經濟。風險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也將對投資和消費起到支撐作用,美元貶值亦有助于出口。但從長期來看,QE3對經濟的提振效果是有限的。
2008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的歷史低位,并通過兩輪量化寬松購入約2.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房利美、房地美等機構發行的抵押貸款證券,并決定延期超低利率政策至2014年下半年,此外還將6月底到期的資產負債表“扭轉操作”延期至今年年底,以壓低中長期利率,擴大信貸和投資活動。這些舉措對幫助美國經濟走出當時的困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為資金很少流入實體經濟,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并且被批成本過高。以2.3萬億美元的投入計算,平均每創造一個工作崗位的投入是100萬美元。特別是在進行了兩輪大規模的刺激后,市場也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QE3效果將大打折扣,處置不當還會點燃通脹,引火燒身。靠非常規貨幣政策帶動就業的用意更是遭到美聯儲一些官員的詬病,認為就業市場存在結構性問題,貨幣政策鞭長莫及。
QE3將導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惡化,為未來積累更多的赤字。“債券大王”格羅斯稱,美國、英國現在的政策手段,其實就是賭赤字消費最終能在經濟狀況更好時贖回,非常危險。9月4日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16萬億美元,占美GDP達102%,明年年初美還將面臨“財政懸崖”,美主權債務評級面臨再次降級的風險。在經濟低迷的發展前景下,美債削減遙遙無期,長期看,量化寬松最終將損害美國的信用和美元的特殊地位。
QE3不可避免地將再次殃及新興經濟體,為其帶來新一波流動性過剩的沖擊和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特別是在歐美經濟減速導致外需顯著下降的形勢下,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已明顯減速,QE3更是雪上加霜,出口形勢會變得更加嚴峻,外匯儲備也有進一步縮水的風險,避險資產價格走高對經濟增長將形成新的制約。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轉型將因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不斷出臺變得更加緊迫,同時加快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也顯得更加必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