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國盛證券2012年投資策略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12月11日消息,國盛證券2012投資策略研討會今日在北京召開。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先生發表了主題為全球經濟第二次探底趨勢與中國的宏觀政策的演講。巴曙松指出2012年的財政政策可能會成為市場的一個亮點,支出的流向,會圍繞民生和擴大消費,這也會成為市場的亮點,可以關注新興產業、農田水利、保障房建設、教育、醫療這些領域。
以下是會議實錄:
巴曙松: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尊敬的熊副省長,各位嘉賓,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我想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演講者,后面還有兩位專家要講,周明劍先生和林義相(微博)先生。我想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給大家做一個近期的一些政策形勢的簡要匯報。
首先看國際的經濟形勢。今天上午剛剛召開了加入世貿10周年的總結大會,是一個非常高規格的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講,加入世貿10年來,中國的發展方式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開放式的發展。這也使得外部經濟對中國的影響,比原來要大的多,所以歐美經濟它的一個弱增長的長期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一個它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外需,另外一方面也直接制約了這些政策的趨勢、方向和空間。
王岐山副總理最近講了一段話,我經常聽到很多領導,有的比他還要更大領導也說,說當前全球解決形勢十分嚴峻,不確定之中可以確定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會長期化。這就使得外需的這一部分也要做比較低的預期,國內政策余地力度要適當加大。第二,從直接的政策操作來說,它也抑制了我們政策的很多選擇余地,也就是說即使中國可能處于抑制通脹的物價需要,在全球弱增長,貨幣都在放松的環境下,即使明年的物價短期回落不了,但是在全球都是寬松的背景下,你也不太可能單方面的做過大規模的緊縮。現在不僅歐、美、日三國弱增長,在亞洲我們的鄰居,大家都在想下一個減息的國家是哪個?是馬來西亞還是印尼?已經有多個國家開始減息。
大家經常關注美國,美國是目前最大的經濟體。目前的弱增長格局是很明顯的,但是不太可能再出現08年底這么大的一個動蕩。因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市場的流動性不很充足?催@些上市公司,手持現金處于歷史高位,只是因為增長前景不明朗,不知道新的增長方向,所以不投資。美國的金融業跟08年比,手持的超額準備金2萬億美元,如果愿意的話,還可以隨時以幾乎零利率向美聯儲借錢。美聯儲說不再輕易的大規模刺激,因為出大問題沒有,美聯儲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解決流動性問題,但是解決沒有增長點的問題。同時美國也在進行財政的緊縮計劃。按照情況來看,很可能今年大家把關注的焦點放到了歐洲,歐洲可能明年零增長的格局已經明朗了。
實際上我們從一些金融機構,特別跟一些對沖基金交流,他們認為后年美國也會零增長。最近有一部分對沖基金開始做空日本,日本的債務比例比美國和歐洲都要高,甚至日本是量化寬松的始作俑者,印超幣最多。為什么日本的債務沒有爆發問題?因為日本的債務大部分是日本人自己買了。所以政府在印票子,日本人自己買,日本人的儲蓄率很高,但是實際上債務的負擔比例比歐美都要高的。那么為什么現在開始也有對沖基金布局做空日本呢?因為人口老齡化進展很快,儲蓄率在下降,如此巨大的債務規模,本國的購買力在下降,需要有新的資金介入,如果沒有新的資金介入,就有利益的上升。如果日元國債利率上升兩個百分點,日本現在每年的所有財政收入全部要用來付國債利息,F在在市場上還不是一個主要的問題,但是也是一個隱憂。
所以,對外部需求要做比較謹慎的打算。而且外部的動蕩,舉一個時間窗戶,有幾個環節值得關注。紅色柱狀比較高的是南歐國家再融資的高峰期。從技術操作環節來看,今天有不少的機構投資者,要讓一個國家出債務危機,從歐債危機演變來看,似乎很容易,比如說西班牙、意大利這種萬億級歐元債務的國家,原來在歐元經濟比較好的時候是2%的利率,到現在動蕩期,一下到七點幾、八點幾,一下上升五六個點的利率成本,萬億級的債款余額,那沖擊是非常大的。這幾個月份,歐洲會有短期的動蕩。同時我們看到緊接著希臘,這個月馬上有80億歐元的錢還沒有著落。4月到5月份,法國總統大選,歐盟峰會召開,上周剛剛歐盟峰會結束,達成了一個讓大家歡欣鼓舞的,意大利股市當天出現了3.4%的大幅上漲的意向,同意歐盟對區內26個國家,英國站在一邊,如果財政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和自我約束的范圍,歐盟可以處分你。現在歐盟沒有這個權力,這樣從貨幣統一轉向財政統一,但是要經過一個大的動蕩,近期的動蕩,2到4月份可能是一個動蕩期。
分析這些,對外部環境要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實際上,這樣也給我們國內政策應對提出了挑戰,也提出了政策調整的要求,F在大家在關注歐美會不會繼續量化寬松印票子。在美國的經濟運行里面,資本市場的漲跌對整個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你可以算出非常清晰的計算,資本市場上漲10%對美國經濟的整個帶動增長速度是多少。因為通過投資、消費、社會保障深刻影響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美國已經進行了兩次的量化寬松印票子,第一次是1.1725萬億,第二次2.6萬億,第一次刺激上漲的55.2%,第二輪刺激上漲了13.7%,市場現在在期待第三次。目前主流的看法認為,如果歐洲和美國經濟再惡化下去,可能重新再走向新的量化寬松,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也是很典型的一個以時間換空間的一個政策選擇。通過貨幣發行來使經濟不至于出現大的衰退,來等待經濟找到新的增長點。
兩次量化寬松的爭論,第一,一次刺激作用比一次弱,然后就是通脹也上升了,現在通脹壓力比原來大。第三,原來擔心流動性危機,現在流動性已經夠了,現在從歐洲也好,從美國也好,它的經濟如果回落的情況下,可能走向量化寬松,我看到很多大的國際投行認為,在剛才看到的危機動蕩比較顯著的時期,相應的流動性刺激可能還是會出來的。對我們國內的意義來說,意味著什么?現在如果國際上又是大規模的流動性刺激,那么目前這種短期的流動性流出可能只是階段性的,F在的歐盟央行采取的措施,實際開始出現了一點轉向,歐盟央行深受德國央行的影響,非常關注通脹,F在從意大利央行行長來接任歐盟央行的行長,里拉在歐洲碰到什么經濟問題,都是直接加零的。目前他的操作更多是用利率工具拉低歐元利率,但是還沒有走向央行直接買債的這一步,盡管法規有限制,但是突破起來不難,無非就是轉一個彎,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定歐盟央行不能直接買債,把錢給IMF,然后IMF把錢給ESF,然后它去買債,F在就看經濟惡化到什么程度。
從外部環境來看,明年歐債危機到底是向后走,還是向前退,向后退希臘退出,或者是德國退出,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們的政策很可能會出現像08年底那樣迅速的大力度的轉換。如果繼續向前走,那就是從貨幣統一轉向一定程度的財政統一,現在在向這個方向走,那么我們的應對政策就相對溫和了。
所以,外部的經濟環境,包括內部的回落,力度、幅度,它都直接決定了我們當前的政策基調。我們在08年經歷危機的時候,當時大家用的詞都是格林斯潘講的,叫做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當時覺得08年的危機,格林斯潘在美國國會聽政的時候,100年才遇一次。結果三年又碰到主權債務危機,力度也不小。這兩個危機沖擊方式不一樣,我們的應對策略也不一樣,我覺得有一個好處,兩次危機,我們的政策怎么出牌的,力度如何,把兩次危機做一個對比,我們就有一個大致的方向,歷史的對比給我們一個歷史的參照。
首先從危機對我們經濟的沖擊,或者是緊縮力度來看,大家看兩個柱狀圖,基本上看到CPI和PPI回落的態勢,跟08年比差不太多,漸漸回落,形成交叉。貨幣信貸的增速,從金融機構貸款增長,M1的增長、M2的增長,基本上也降到的上次危機的底部區域,很接近。目前的緊縮力度和經濟的回落幅度跟08年底的狀況很接近,當時M1、M2最低的時候是八點幾,我們這邊是九點幾。很多領先趨勢跟08年有相似,但是幅度要小一些,出口的回落也好、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有回落,但是幅度沒有接下來這么陡峭,F在我們經濟政策講的直觀一點,如果回落還在藍線區域平臺這個地方,這就是軟著陸。如果政策操作適當,接下來出現利潤的陡峭回落,這是硬著陸,這是要防止的,F在很多指標類似于08年緊縮穩升,但是還沒有出現陡峭的那一段,也沒有到逆轉。
從政策基調來看,08年底的次貸危機,它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的沖擊,洪荒、短促、很劇烈。所以相應國內政策應對也必然是力度足夠、規模大,當時政策是出手快、出拳重。這次應對危機,主權債務危機,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在哪兒?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在哪幾個月比較嚴重?但是沒有找到一個解決方法。比如說主權債務危機怎么解決,說起來很簡單,增收、節支。但是在歐洲氛圍下,你向誰收稅誰就上街游行。所以短期沖擊不一定劇烈,但是改進起來難度很大。沖擊深度不是那么深,但是持續時間長,很多政策采取的措施是以時間換空間。所以中國的應對政策,最終是針對性、靈活性,因為只能這么說,因為你不知道外部的力度怎么樣,留足政策應對的回旋余地,而不能像08年那樣,一下把政策空間用到了比較大的方向上。
還要關注一點,貨幣的投放機制在明年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M2的投放主要是兩大塊,一個是外匯占款,一個是信貸。信貸的投放是橙色的,上面淺綠色的是外匯占款。在2006年、2007年、2008年這幾年,外匯占款占到50%,比重非常高。最近開始,包括明年可能都是這樣,因為開始我們外匯大致在均衡的水平,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按照G20數量規則是4%以內。在高的時候,07年、08年的時候差不多有10%左右,今年降到百分之二點幾。即使按照國際慣例,中國的貿易收支大致處于均衡區域,很可能會改變94年以來匯改形成的一個格局,貿易順差、資本流入、央行被動的購買,形成這種貨幣投放,所以外匯占款如果回落,國內的投放必須加滿,來維持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的平衡。目前這個趨勢,M2的投放沒有跟上,才導致了市場短期流動性的緊張。如果這個因素在明年是持續的話,要保持M2一定幅度的增長,外匯占款比重下降,信貸增幅要相應填補因為外匯流出而導致的流動性減少。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否則就容易使信貸增幅偏低。
而且從整個趨勢來看,從2000年初期,信貸占社會融資的比重超過90%,一直到現在降到50%到60%之間。這就使得我們觀察整個經濟形勢,不僅要看信貸,還要看其他的融資渠道。江西抓鄱陽湖板塊來上市,因為接近一半的融資是非信貸渠道,誰能夠掌控這一部分融資渠道,才可能跟原來爭取信貸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如果說外部的形勢不一樣,我們國內的應對策略也會有不同,那么在悲觀的情況下做悲觀謹慎的預期,歐美經濟如果再度陷入衰退,有的叫做二次探底,我看有一些美方專家不太同意二次探底這個詞,說第一次探底還沒有探完呢,認為還在上一次危機的沖擊下,如果經濟受到比較大的沖擊,應該出臺一定的政策來應對。但是,會怎么出臺?因為你在08年底在資本市場做投資,跟著政策要扶持的行業就行了,鐵路、公路、基礎設施,跟著它受益的這些產業,明顯跑贏大板,銀行稱為“鐵公基”項目,規模會比上次要小,因為基于外部、內部環境的變化,持續時間長,但是短期的沖擊沒有那么深,所以不會一把出4萬億。上次說是4萬億,實際上帶動的投資接近10萬億。像09年的信貸投放9.59萬億,10年是7.95萬億,今年大概到7到7.5萬億之間,都算比較高的速度。規模會適度,會比上次小一些。
第二,結構會改進。已經投了這么多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即使從操作上來說,再投這么多鐵公基也沒有這么多好項目了,有實際需求的基礎設施,在08年投資狂潮里面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滿足,在兩三年之后,這些項目還沒有結束,你又重新開基礎設施,不現實。所以一定是從基礎設施之外找增長點。比較可能的,可行性比較大的,明天要開的經濟工作會議里面,會圍繞著民生和促進消費的領域做投資,明年的三駕馬車,出口不做高的期望,消費上周剛剛公布的數據,算是一個亮點,增幅在上升,有人認為是季節性因素,也有人認為低端勞動力消費上升帶動了消費的上升,也不可能再投基礎設施。真正能夠應對危機,帶動增長,還得靠投資,只是投資的方向在哪里。從現實的可行性來說,也有足夠的資源的。今年的財政1萬億,加上明年的財政預算,這部分資金構成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一個基礎,它投向哪里,我認為明年市場的亮點在哪里。而貨幣政策目前的放松是階段性的,是為了尾部的下滑風險。當然這一次下探結束之后,貨幣政策可能會回到一個穩健的軌道上,亮點還得看財政政策投向哪里。什么領域還要觀察,但是我想肯定還是圍繞著民生,擴大消費,污水處理、污染治理、教育、醫療、農田建設,這些都有可能,值得關注這些方向。
如果二次探底,可能增長速度還得適當下調,過度投資、過度刺激的副作用已經比較明顯了,消費主導的投資本來增速就會回落。再一個,中國領導之所以關注,決策層之所以關注,增長速度背后是就業,我們的人口結構在出現明顯變化,97、98年要保8%,在這個時間段,即使比8%低,只要不影響就業,對經濟回落的承受容忍度會比上次要提高。目前正在開始的階段性的結構性放松,其實同時在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它是相互制衡的。為什么現在要進行階段性的放松?第一,CPI開始回落,回到4.2%,但是跟歷史水平比不算低,這個時候貿然像08年底不一樣,會重新導致通脹壓力上升。但是GDP回落速度也很快,加上民間融資的高成本,比如說20%、30%的利率已經持續了10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個對實體經濟沖擊比較大,又不能不放,有不能前面放刺激物價,所以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構性的放松。在各種企業盈利指標回落,但是防止降到曲線之下的這么一個狀況的放松。當它觸底之后,可能又回到上升的軌道。
第二點就是房地產和制造業。各路領導已經強調了明年房地產調控還會從緊,F在在市場上能夠以20%、30%利率在借錢的主體,絕大部分是房地產相關企業,極少數制造業處于超短期流動性才會借這么高的利率。房地產企業為什么能夠借這么高的利率?很重要的原因,因為過去10年來的幾次調控,第一是調控時間短,很快就放松了。根據這些慣例推測,降準備金那天,北京的一個大地產商,在新浪、微博很活躍的,寫了兩個字的評語:終于。后來采訪我說,我說金融部門沒有借到任何對房地產信貸政策變化的任何通知,終于這兩個字做結論稍微早了一點。一個是認為調控時間短。
第二,每次調控之后,房價以更高的速度上漲。這次如果調控時間持續比較長,那么它要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因為你要維持現金流是第一位,利潤就變成第二位了。所以,現在不可能全面放松,這樣放松有可能導致資金流向房地產行業,那么調整就很難見效果了。但是不放松制造業也受不了,所以只能說是結構性放松,同時也得注意。我們看到很多銀行,即使讓它放松,它也不一定盈利,F在整個銀行不僅要受投放規模的約束,還受到很多其他監管指標的約束。現在商業銀行總體的存貸比是67%,有相當一部分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存貸比已經接近75%,如果75%這個治標不做調整,如果吸收不到新的資金來源,把規模限制取消了,你也放不了。這也是目前近期即使大家充滿了歡欣鼓舞,說準備金降了之后,信貸增幅并不明顯的一個很重要的約束,我放了,存貸比到75%,你到哪兒去放款?10月、11月,兩個月,開業一兩個星期,可能存貸比就突破了,好在罰款不是太重,突破存貸比罰款20到50萬元,有很大的彈性,熟人估計20萬,不熟就懲50萬。但是跟銀行整體來比,還不是太大,但是畢竟是個約束。同時,資本充足率這個約束,也會對銀行的信貸增速形成一個制約。從各個方面來看,短期影響不明顯,短期看不出來,長期的影響明顯。
短期內為避免GDP回落幅度過大,2012年會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組合,我們從去年底開始,中國的貨幣存款M2超過美國、日本、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發行國。我們的GDP總量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但是M2的發行量比它要多一些。按照目前我們現在增長速度,15%、16%的增長速度,不到五年會翻一番,現在80萬億,今年16%覺得很緊了,再翻一番,160萬。那個時候再控制資產價格,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貨幣政策像09年30%、40%的增速,我們覺得還是希望,如果一輩子一定要控制一次就可以了。那么接下來回到10%、11%歷史平均的水平附近,便可持續一些。所以亮點更多的來自于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在何方,積極到什么地方。
2012年的整個經濟,首先是GDP回歸常態化增長的一個軟著陸。所謂軟著陸,就是沒有出現陡峭下滑。從08年底4萬億出臺帶動增長,從6%多上升到10年一季度的11.9%,這算比較強勁的上升。從10年一季度11.9%降到現在9%多,到明年降到8%多一點,總體上算比較平穩的回落。目前這個回落,有一個回落的趨勢在。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回落的動力,剛剛公布的匯豐的PIM來看,主要的回落是國內的緊縮導致的,但是外部的訂單下滑,外需減少對經濟增長的回落,對PIM里面反應不明顯,這個給我們的啟示,接下來經濟增長的回落,可能主要的推動力變成海外需求下滑。海外下滑反應不明顯,這也是前期在做以前的訂單,從廣交會來看,來自歐洲的訂單出現大幅下滑,接下來反映在下個月,或者是這個月的PIM指標里。
從區域來看,目前增長速度回落的,左邊速度比較慢的,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這五個地方占全國GDP總量的一半。其他地區的增速還沒有回落,所以如果按照增速的回落,像資本市場的板塊一樣,龍頭板塊下調之后,二三線也會跟著下調。都下調到位之后,一輪經濟增長調整才會到位。接下來增長回落,可能從沿;芈涞闹髁ψ兂芍形鞑、二三線省份區域的經濟增速回落,它是一個遞進的區域過程。觀察經濟活動波動的情況,有很多角度,133個城市住宅用地溢價力,跟10年比,大幅降低,133個城市住宅用地的成交量在年底開始出現顯著的下滑,面積沒有動,中間擠壓的是開發商的現金流,為什么說開發商要么并購,要么降價,因為現金流扛不住了。成交量在加速的回落,但是價格在扛著,地價沒有動,中間這個差距就是擠壓他們的盈利和現金流
從趨勢來看,明年的第二個特點,可能增長速度在今年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有一定的回落,而物價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種種原因,可能跟過去平均水平反而有一定的上升,這個判斷,我看基本上有公示。我剛才會前也認真學習了我們國盛周明劍先生的報告,也基本是這個看法,我自己簡化一點講,我們過去10年、20年的GDP加CPI,基本上也是10加2組合,過去10年是10.1%的速度,CPI1.8%,這個12組合,很可能從明年一段時間,中位數變成8加4組合。增長的中樞水平在下移,而通脹的中樞水平在上移。12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從高速成長期轉換到中速成長期。
看歷史散點的布局,GDP和CPI的組合,在低增長、低通脹的時候,經濟增長比較慢,高增長、高通脹,07年是典型代表。高增長、低通脹,大家都喜歡看,都樂意看到。低增長、高通脹,基本機會比較小,F在這個組合可能是GDP的速度會往下移,回到8%這個水平,CPI很可能在4%這個水平,散點會更多的往這個方向在做移動。
還有一點,也算一個轉型啟動之年,還就一個很重要的影響,重點講歐美,歐美主要的經濟體,正是領導人更替的一個銜接時期。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不太可能形成什么民主共和聯盟的共識,如果說出臺一個很有利的政策,一下把美國經濟帶起來了,那不對奧巴馬當選有利嗎?基本上只要經濟不出現陡峭的回落,那個時候大家會形成共識,說要舊,但是一般情況下屬于焦灼狀態,出現回落的時候容易形成共識,在弱增長的情況下,就是維持現狀。歐美都是這么一個狀況,往往經濟惡化對歐洲、美國是好事,政府領導人坐在一起達成共識,如果只是弱增長,很難。
象征的涵義,流動性少的話,外匯占款少了,你不減準備金怎么行呢?但是它提供的一個政策涵義,就是在增長、通脹結構里面,增長用的詞是放在首要位置,現在通脹壓力小了,更加關注增長了。這跟全球范圍內的趨勢大致比較一致,不僅歐美在關注增長,現在亞洲的主要這些鄰居也在開始關注增長,在減息。但是這次的下調,我們認為并不代表全面的貨幣政策放松的拐點。第一,這次的海外沖擊力度比08年要小,相對應的國內力度可能比他們大。第二,CPI回落幅度有限。第三,還要顧及房地產調控。雖然不是貨幣政策的全面拐點,但是我認為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候應該說已經過去了,或者說出現了流動性的一個拐點,在總體的貨幣政策基調是穩健的情況下,明年的流動性會比今年要改進,我的理解,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擠出效應減弱。4萬億帶動的接近10萬億的基礎設施項目,在08、09年開工,10年、11年是一個密集的建設期,這需要資金。這邊銀行信貸在緊縮,而且緊鎖的信貸首先保證已經開工的這些項目建設使用,在今年7萬多億的信貸里面,接近半數首先是保這些已經開工的項目,這是為什么今年小企業叫苦很多的原因之一,明年這些項目基本接近尾聲,所以擠出效應大幅減弱。在總量沒有顯著上升的情況下,擠出的這部分壓力減小。第二,民間融資成本高低是衡量流動性很重要的一個指標,今年在幾個時點上,流動性緊張超乎歷史水平的高,所以對市場也必然形成沖擊。那么直接在市場借錢的房地產企業主要的推動力量,F在看來房地產調控時間比較長,再繼續去借錢的房地產估計會減少。這個推高力量會減弱。第三個原因,外匯資金的流出。目前來看,這個流出比較明顯,導致流動性減少。但是以六國央行開始注入流動性為標志,明年加上新的不同形式的流動性刺激,國際市場流動性再泛濫,我認為這個流出只是階段性的,或者說大家真正看到流動性的拐點,可以看外匯資金從流出重新變成回流,基本上可以進一步確認流動性在改善。
參考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貨幣在未來一段時間回歸常態和穩健,是長期方向。貨幣的供給總量回到歷史常態水平附近,信貸增速保持在CPI加GDP,防止增長顯著回落,同時維持一個穩定的貨幣環境來推動經濟轉型。在M2目標增速和實際增速,目標增速根據經驗值定的,實際增速是實際的情況,在以前的年份,基本上上下波動一個點,只有09年超出了11個百分點。
看最近10多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基調,從2000年到2010年,財政政策從2000年到2003年是積極,04年到07年是穩健,08年到11年是積極。貨幣政策,從2000到06年是穩健,07年從緊,08年適度寬松,10年又到穩健。2000年到2006年宏觀經濟波動變化比較快,實際的貨幣政策有偏緊,也有偏松,但是我們用的詞都是穩健。真正的貨幣政策基調無非就是擴張、收縮、中性。我理解明年的穩健是中性,不刺激,也不擴張,把積極的力量,把結構調整的因素交給財政政策來做。那么從以前的慣例來看,如果從資本市場,大家很關心政策,在中國必須關心政策變化,在兩會前后,每年基本上決策者會根據經濟運行的狀況,因為12月份馬上要開經濟工作會,它根據今年以來11個月的數據做分析,在年底或者是年初的幾個月,如果形勢出現明顯的變化,可能會在大的基調一致的情況下面做微調。比如說意識到物價今年回不了,而且還會上升,那么就加碼。明年的兩會,一個是對房地產政策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中央調控部門和地方領導的看法要進行交流、協調,形成共識。外部,2到4月份是歐債如火如荼的第二波,這個時期是一個時間窗口。第二個時間窗口,基本上季末、季初會開常態性的會議,政治局會議公報。
財政政策關注幾個方面,看它投向哪里,至少在明年是亮點沒有問題。財政政策的投向。第二是減稅的方向。目前的減稅基本上都是百億級的,要刺激消費,可能還需要更大力度的減稅。第三,國際商品價格下跌,也給我們的要素價格調整提供了一個機會窗口。因為我們原來國際商品價格很高的時候,你要想資源價格并軌市場化,會推高通脹壓力,現在外部資源價格也跌下來了,包括內部的物價也回落了,所以這個時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時間窗口。當然,也不可避免的會對物價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它帶來一個積極的意義,實際上今年各項指標,總體上看,GDP速度回落比較平穩,通脹比預期要高,通脹年初目標是4%,今年估計在5.5%左右,會比全年高。有一個指標完成的不是太理想,單位GDP能耗,1到3季度完成的不太好,進展不明顯。十一五期間,分五年考核,最后一年很多地方完不成就拉閘限電,所以十二五期間就把目標分解到每年,相應的對物價有一定的推高。然后就是地方債務怎么完善的問題。
2012年的財政政策可能會成為市場的一個亮點,關鍵在于它的支出的流向,會圍繞民生和擴大消費,大家都在看,在關注,接下來進一步的布局,我認為會成為市場的亮點,究竟是新興產業?農田水利?保障房建設?還是教育、醫療這些領域?都是值得關注的。順便說一下保障房,同近期到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設進度里看,盡管保障房建設有一些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完全持否定態度,我覺得沒有必要。而且12年保障房投資情況會比市場預期要好,根據近期在一些省的調研經過看,12年保障房開工情況比11年要好。因為一旦中央形成一個跟地方簽署了責任狀之后,五年完成3600萬套的計劃。在11年的時候,基本上兩會開始把任務領回去,找地、找錢,啟動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今年很多地方看到,反正要建,很多地方廣場建的差不多了,能夠同時滿足中央的要求,地方的政策投資的方向,可能也就是保障房,所以今年有一些省市,10月份、11月份開始找地找錢。明年整個四季度保障房進展情況比今年要好,而且分布也更均勻一些。這是我們近期跟蹤一些政策研究的時候了解的一些情況。謝謝各位。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