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特約作者 周景彤
近期國內外經濟不斷有壞消息傳出。國際方面,歐債陰云尚未散去,美債危機接踵而至,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而近期日本國債評級再遭下調;國內方面,經濟增長放緩、通脹水平連創新高、中小企業倒閉……一時間宏觀面呈現出山雨欲來之勢。
“超調”、“硬著陸”和“二次探底”種種說法喧囂塵上,甚至有人開始討論政府會否推出第二輪“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不過,匯豐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9.8,較7月份有小幅回升。這對糟糕的中國經濟無疑是一道曙光,如果PMI指標反映的回暖趨勢得以確立,將對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三季度,經濟調整的“谷底”
2008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包括“4萬億”在內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在此政策刺激下,我國經濟增長從最低谷的6.6%(2009年一季度)回升到11.9%(2010年一季度)。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經濟復蘇的另一面是資產價格的飆升,尤其是房價飆升、通脹水平提高和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為此,自2010年以來國家啟動了以房地產調控、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和加大節能減排三大政策為標志的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
在新的調控政策下,我國經濟增長自去年以來一路走低,從最高值11.9%回落到今年二季度的9.5%。管理層認為,經濟增長放緩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從發展趨勢來看,在物價高位趨穩、貨幣收緊節奏放緩、保障房建設加快和出口高增長等幾大因素影響下,下半年我國經濟還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三季度很可能是本輪經濟調整的“谷底”。匯豐PMI數據也顯示,8月份制造業企業采購數量轉向擴張,預示著未來1~2個季度經濟很可能觸底反彈。
貨幣政策總體保持偏緊
基于前期困難和挑戰增多的考慮,許多人認為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將會放松,可能會實行定向寬松的信貸政策。但筆者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總體將保持偏緊,理由有兩點:
一,我國經濟“硬著陸”或者“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三、四季度GDP增長依然會保持在9%左右。這是一個適中的、有利于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可持續增長;
二,通脹壓力依然較大。盡管市場此前預期由于蔬菜價格回調、翹尾因素減小、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穩中趨降等原因,CPI漲幅可能將從8月開始走低。但現在看來,未來幾個月CPI顯著回落的難度較大,通脹率將繼續處在5%甚至5%以上較高水平,全年呈現“前高后不低”的走勢。
正因為經濟較快增長,另一方面物價依然較高,決定了下半年國家將“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貨幣政策總體放松的可能性很小。事實上,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多年來我國宏觀政策基本是按照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不同組合來選擇不同的搭配的。
貨幣政策再加碼概率降低
今年多重矛盾交織并集中顯現。首先,食品價格攀升導致CPI不斷走高,但同時消費增長下滑,PMI指數連續走低,宏觀政策面臨“控通脹”和“穩增長”的兩難抉擇。其次,結構失衡、能源資源環境約束的加劇需要加快結構轉型,但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障房建設、城市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又離不開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愿望與現實、目標與結果之間的鴻溝依然巨大,甚至還在擴大,今年以來投資主導型增長模式得到強化即是典型。
考慮到物價漲幅較高,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三季度再次加息的可能,但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將大大降低。由于銀行可貸資金持續緊張、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不斷凸顯,存款準備金調整的空間已經有限。因此,解決“流動性不足”和“流動性過剩”并存的困局,將更多地通過發行央票、加快利率市場化和發展直接融資等途徑解決,而不是單靠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總體看來,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加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向好,短期關鍵問題是通脹居高不下,決定了近期貨幣政策不會總體放松,中長期看是增長質量、結構優化和收入分配等問題,決定了結構調整將是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