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吳曉求:經濟已反彈性增長 印花稅應十年不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7日 11:31  新浪財經
吳曉求:經濟已反彈性增長印花稅應十年不變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吳曉求教授在湘財證券2010年策略會現場演講。(新浪財經攝)

  新浪財經訊 湘財證券2010年度投資報告會17日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舉行,會議主題為“透視低炭熱點 關注世博機遇”。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演講中指出,印花稅應該十年保持不變,2010年中國資本市場向上的力量比向下的力量大一點。

  以下為其演講全文。

  吳曉求: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在這個場合和大家溝通一下中國金融發展和市場發展的情況。我研究的題目叫做《大國經濟與大國金融》,副標題叫做探尋中國金融崛起之路。一些市場化具體的問題稍微講一下,主要的還是由下午的專家講,他們講微觀的部分比我好。

  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經濟大國。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可能是這場全球金融變革的核心內容。因為,一場大的危機一定會迎來一場新制度的變革。我想,多元的國際貨幣體系,特別是人民幣的崛起和中國的金融發展是這場金融變革的核心內容。大國經濟離不開大國金融,構建一個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大國金融戰略是中國金融崛起的重要條件。有一個強大資源配置的能力,而且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才能維持中國這樣大國經濟長期、持續和穩定的增長。中國的全面崛起才具有堅實的基礎。

  何為大國?1815年已經開始使用,大國在全球是指具有支配地位的國家。隨著時代的演進,西方對于大國的定義發生了演變。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攻守對抗實力。你要是一個大國,你可以抵抗任何其他單一國家和聯合體,同時保證自己獨立地位的國家,我們說它是一個大國。第二個它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第三它有顯著的國際地位。

  全球性經濟大國基本特征,我們一般認為有十個方面。第一個要有經濟規模和經濟的密度。第二是經濟結構的均衡性。第三是經濟增長的模式。第四是進出口貿易的規模和結構。第五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第六是經濟金融化率。第七是金融資產規模及結構。第八是國際資本流動。第九是本幣國際影響力。第十就是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力。

  按照這些標準來看。中國顯然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經濟大國。我們可以從這些指標來看。第一個是經濟增長的速度和總規模的擴張。2009年中國GDP的增長速度仍然達到了8.3%左右,GDP的總規模超過33萬億人民幣。

  第二就是進出口貿易和結構的變化。在加入世貿以后,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的增長速度快速的增長,這是加入世貿以后對于中國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進出口貿易總額由原來全球比例3.62%提高到了2008年7.9%,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占比分別有28.1%和20.8%提高到了30.2%到29.1%,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技術含量顯著提高。2009年中國的出口額居全球首位。

  第三就是外匯儲備。昨天公布了中國的外匯儲備,2009年9月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兩萬兩千七百二十六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我國制造業年平均增長11.2%,中國制造業的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額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結構不斷改善,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這幾年的制造業已經有新的發展,2009年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和消費國,超過了1360萬輛,這是非常顯著的指標。

  第五是產業競爭特征。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經過60年的發展由農業為主,向一產、二產、三產協同發展的轉變。

  第六是經濟增長結構的特征。金融業、房地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三次產業的結構。

  第七是非常重要的,是表明它經濟金融化的。中國金融資產的規模快速成長,結構有了重大的挑戰。金融資產總規模快速證章,2009年11月,金融資產達到了九十七萬六千九百二十億。到2009年底,中國國內債券市場余額是16萬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規模。

  第二金融資產在世界經濟當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特別是證券化的資產比重在顯著的增加。金融資產的總資產占GDP的比重呈現著平穩上升的趨勢,2009年11月達到了3.01,在2001年這個比重是2.0,表明中國經濟的金融化率顯著的提高。

  第八就是人民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第九就是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在迅速的擴大,新時期以來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增長,我們的對外直接投資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增長速度也很快。中國的FDI從2000年的407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924億美元,增長速度八年來增長了127%,年均增長10.8%,表示中國的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也是迅速的增大。

  從這九個方面可以看到,中國的確成為了全球性的經濟大國。

  回顧新世紀發展的狀況,中國的金融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進出口貿易的規模和制造業的規模,外匯儲備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金融資產規模不斷的擴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的堅決,中國已經具備了全球性經濟大國的主要特征,對于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重要,中國正在被推向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

  我們到了今天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大國,如何維持未來30年的增長,我們已經保證了過去30年的增長,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如何從制度層面上保持中國這樣全球性經濟大國,在未來30年,乃至整個21世紀的增長,這是一個戰略的課題,需要從制度層面加以設計。所以,大國經濟需要一個大國金融,它才能維持下去。

  大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有四大要素。第一個要素是人口的規模和結構。具有規模較大和相對穩定的勞動力隊伍,是大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內在要求。從人口結構來看,一個國家人口的穩定增長,需要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勞動者結構,勞動者隊伍當中農民、產業工人和從事服務業的職員之間的結構要適應經濟增長結構的變動,是大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條件。實際上我這里暗示中國的人口政策要做適當的調整。

  第二、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持續穩定的增長,必須要有安全保證的戰略資源。也就是說從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對于中國的影響來看,油價的上漲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動力。這暗示著中國的對外投資應該放在戰略資源上。

  第三、要維持中國這樣大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是需要科學技術的創新。也就是說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也是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第四是開放的,可以在全球有效配置資源,并且可以有效分散風險的金融體系,是中國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制度保證。金融體系將各種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形成有效現實的生產能力,實現一國經濟的增長。金融體系按照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經濟活動的主體和經濟活動的客體實現了對于資源的跨區域配置。

  我們再看看美國和日本的經驗教訓。美國和日本到2009年之前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經濟維持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持續增長,原因何在?在整個20世紀,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前,美國的經濟維持了一個世紀的增長,這中間的波折非常下,除了1929年到1933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及短暫兩年的中東石油危機以外,美國的經濟維持了一個世紀的增長原因何在?也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就是來自于科技創新和金融強大的推動力。沒有科技創新和沒有金融的強大推動力,沒有現代的金融體系,美國的經濟很難維持一個世紀的增長。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鋼鐵和汽車成為美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計算機的發明和信息產業的興起成為美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成就了美國經濟在全球的霸主和領先地位。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類型的不斷豐富,為美國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和工業化進程當中新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足夠多的資本支持和融資便利。美國金融體系有很多種,在中國都有了,但是更重要美國有一個發達的和有彈性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金融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金融體系當中,銀行的資產在總體來看呈現下降的趨勢,1960—1970年,39%下降到1990年到2002年的29%,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占比在整個金融資產占比當中逐步的下降。

  在美國金融市場剖析可以發現,以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實現了以資本市場為平臺,以投資工具為渠道,企業和金融機構能夠便捷、迅速的籌資資金,從而有效的配置資源。另外一方面投資者通過資產配置的準則,通過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實現資本的配置,獲得收益的同時有效的分散了風險。美國的金融體系具有這個特點。這是美國一個世紀的增長非常重要的經驗。

  我們再看看日本,日本實現了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它的經濟出現了增長乏力,主要來自于金融體系功能的乏力。在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以后看得非常的清楚,日本經濟從1990年以后經濟基本上沒有任何進展,停滯了20年,20年的停滯主要是金融機構的失敗和金融體系的失敗,金融結構的設計存在著重大的缺陷。我們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想學習日本的金融體系,仿造日本的金融機構。

  第三、基于大國經濟的中國金融發展戰略目標和實現的路線圖和我們達到經濟相匹配的中國金融發展目標是什么,以及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中國金融發展的戰略目標一定是要實現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中國金融的戰略目標是中國到2020年將以上海、深圳資本市場為軸心的中國金融級建設成為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體系,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全面達到中國金融的崛起。中國資本市場將是全球最重要、規模大及流動最好的資產交易市場之一。這是中國金融的戰略目標。

  我們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需要一些外在的條件。我們具有龐大的經濟規模,我們已經開始具備了。我們要建立一個核心關系圈,把上海建設成為新世紀的新的金融中心。我們國家從戰略層面,從外交的層面也有核心關系圈,相當于我們在座投身于資本市場,如果誰想股票價格有所上漲,說實話沒有戰略合作者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有一批比較忠實的支持者,在核心關系圈內,經濟、軍事、政治有相當的一致性和協同性,特別是經濟層面上互惠。

  比如我們中國和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就是一個戰略,未來東亞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我想這都是中國金融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戰略舉措。

  第三要有強大的軍事影響力。因為你的金融中心的資產是成為他國政府和他國機構投資者重要的配置資產,顯而易見要有一個比較強大的經濟基礎。

  第四就是經濟體系的獨立性。

  第五就是金融市場高效穩定的運行,而且是要開放的市場。

  中國金融戰略目標實現的路線圖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金融崛起的前提條件,沒有人民幣的國際化把上海建設成為一個新的金融中心是不可能的。人民幣國際化是國際經濟格局呈現多元化趨勢的必然結果。未來要避免更大的金融危機,必須改革現行的單行國際貨幣體系,建立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其中人民幣的國際化在多元國際貨幣體系重要一員。重要的一員不是取代美元,美元至少在未來20年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體系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要借助很多的經驗教訓,其中日元的國際化不僅面臨著很多環境和今天人民幣目前所面臨的環境有許多類似情況,所以,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要吸收日元國際化的教訓,我這里不展開了。

  主要的經驗教訓有,第一個是貨幣的國際化進程有可能通過政府適應潮流的政策得以加快。第二、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在本國的經濟、城市的范圍加以推進。第三,我們要有自己的戰略目標,這個戰略目標不受外部的影響而改變。

  如果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金融崛起的前提條件,中國資本市場的大發展是中國金融界崛起的關鍵。我經常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是先頭部隊,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大發展是主力部隊。巨大的經濟規模,處于中心地段的國際貿易和發達的金融市場是實現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內在決定性因素,其中資本市場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人民幣的國際化需要一個發達的,與世界有密切聯系的,以資本市場為核心的資本市場為基礎。

  中國要成為大國金融還有其他的重要條件,金融規模、貿易和人民幣還不夠,第一你的產業要有核心競爭力,你相當多的產業具有不可復制性。如果你是一個低端的加工工業,你的金融崛起是非常難的,你沒有一個牢固的基礎。第二是民主法制的建設和透明度的改善,這是一個重要的軟條件。第三就是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第四是與我們這個大國相適應的國防實力。后面三個方面是軟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個主要是說金融危機給中國金融的崛起帶來了機會,時間所限不講了。

  大國金融的若干結論與反思。第一個從經濟規模、結構、競爭力和進出口貿易等多種指標來看,中國已經從一個區域性的經濟大國轉變成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大國。我想這次金融危機是一個轉折點。在加入WTO之前,中國是一個區域性的經濟大國,從趨勢來看,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日益重要。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時代已經來了。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以后正在被推向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

  第二、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意味著全球金融變革的時代來臨,中國的機遇大于挑戰。挑戰就是外部的巨大波動性對于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短期沖擊。這表現在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重大轉型和中國經濟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

  第三、作為全球性的大國,中國如何像美國那樣保持長達一個世紀的經濟增長,是當前我們必須考慮最重大的戰略問題。

  第四、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不意味著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的終結,它對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完整的樣本。能夠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現代金融體系,雖然不是美國金融體系簡單復制,但是結構狀態和核心功能是同出一源。

  大國經濟需要大國金融,中國金融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構建新的全球性金融中心,中國具備了建設新的全球金融中心幾乎所有的基礎條件。人民幣國際化是新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形成的前提,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開放和大發展,是新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所在。全球新的金融中心,也就是說上海的形成是中國崛起最重要的標志,沒有中國金融的崛起,就不會有中國經濟刺激性的增長。

  第六、有理由相信,這場金融危機最重要的后果是美元的淡化趨勢和全球金融個股的重新調整。對應的就是人民幣成為國際多元貨幣的重要一員和中國經濟的崛起,這是這場金融危機最重要的后果。

  用5分鐘的時間講一下當前中國經濟的金融形勢。當前中國的經濟已經進入到了反彈性增長階段,經濟主體的信心全面恢復。剛才談到了2009年中國的GDP達到8.3%,2010年幾乎所有的學者和國際金融組織認為,中國的GDP在2010年達到9%甚至更高。

  第二、CPI和PPI。CPI在2009年可能在0.5%左右結束負增長,到2010年CPI的增幅達到3%—5%左右,這是非常明確的。

  第三是國內投資需求強勁增長。也就是說在2009年強勁投資需求的增長為中國拉動經濟增長是第一拉動力。

  第四、消費需求穩步增長。

  第五、出口開始恢復性增長。2010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也就是說2008年的水平。

  貨幣供應量,1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60.62萬億元,同比增長27.68%,增幅比上年末高9.86個百分點。現金是3.82萬億,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是9.59萬億,這都已經公布了。這些數字對于2010年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是必然的,為了中國經濟在2009年能夠擺脫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只能采取這樣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這個政策應該是對的,是有效的。

  當前中國經濟的若干熱點問題。第一個是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的推出,進入2010年以后,只有10幾天的時間,中國金融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和新的動作。其中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推出是一個標志,將極大的改善中國資本市場的功能,改變交易方式,完善定價機制,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帶來重大影響。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利率也是最近的事情,我本人覺得這是非常突然的,按照我們的研究應該沒這么快。后來想想看可能是2010年第一周新增貸款超過5000億。如果這么下去不得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突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9年和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目標和任務是不同的,2009年的目標是擴內需保增長,2010年的戰略目標是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這是我們2010年的戰略目標。如果這個戰略對的話,從這個時候你說他有所轉向也是對的,我認為這是貨幣政策轉向的重要標志。雖然它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信用規模,但是它畢竟影響了全社會的流動性。我個人認為,未來兩個月應該不會提高利率。

  2010年我國資本市場的政策重點。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的重點是在供給政策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總體上看不會改變,但市場若進一步上漲,則主要是通過擴大供給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我想股指期貨對于我們宏觀意義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特別是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有了股指期貨不得了,什么時候加息和降息,對于市場會帶來重大的影響。所以,我想這個政策看來非常的重要。如果誰要提出資本市場提高印花稅就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誰要提前知道這個就不得了。而且我認為印花稅將十年保持不變,不要動不動資本市場一上來就開始想印花稅的事情。也有人說來第二次金融危機是因為中國的房地產,中國的房地產價格的確太高,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不在房地產,一定在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金融業的發展。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經驗控制它,同時這樣的資產價格水平不會帶來金融危機,不要危言聳聽,我們要冷靜和正確看待這個市場的發展。所以資本市場的中心一定是供給政策,而不是需求政策,包括所謂的調整稅和嚴查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當然2010年中國資本市場向上的力量比向下的力量似乎大一點,我想向上的力量有四種,第一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將好于2009年,這沒有問題,無論是微觀面還是宏觀面都要好于2009面。第二,美元的貶值預期仍然存在,將帶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通過傳遞也會影響中國內地的市場。第三是我們通貨膨脹預期帶來一些新的變化。第四是全球經濟正在慢慢的回暖,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們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需求,三架馬車其中的非常重要馬車已經開始啟動。這些都是我們未來中國資本市場上漲的動力來源。包括股指期貨這些東西的確會調整這些市場的結構。

  當然也有兩種下行的壓力。第一個就是貨幣政策的轉向,從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轉向中性的貨幣政策,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好符合調結構、防通脹、穩增長的政策目標。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帶來市場的下行壓力。第二個就是日益巨大的融資需求壓力,包括商業銀行的融資需求,這客觀是存在的。因為銀監會對于各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11%,核心資本必須超過資本充足率的50%。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上市的這些商業銀行,包括其他的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都會有巨大的融資需求,這對于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兩個因素和四個元素比較,我想向上的動力稍微強一點。今年的市場可能是乏味的一年,因為它不會那么波瀾壯闊。當然我更希望今年各位能夠發財。

  謝謝大家!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