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國內“流動性”也在迅速增加。央行數據顯示,1月新增貸款總額達到1.62萬億,創下了新增貸款的單月最高增幅。
如此充裕的“流動性”流向哪里,它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什么?本報記者進行了全面的調查。
“流動性”支撐股市量價齊升
⊙本報記者 馬婧妤
在外圍市場萎靡不振的大環境下,A股市場2009年的開門紅顯得格外惹眼。
開年以來,大盤在宏觀經濟、市場流動性、投資信心等多重因素的支撐下持續呈現強勢,從中小盤股合力推動到藍籌股復蘇,兩市個股輪番上漲,市場賺錢效應重新回歸,場外資金也紛紛回流股市。
從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的1820點到昨日的2319點,上證綜指以合計27.4%的漲幅走出6124點調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波反彈。同時,兩市交投持續放量,本周一滬市以1808億元的交投水平創下近10個月以來的新高。
截至昨日,上證綜指報在2319.44點,盤中將本輪反彈高點刷新為2402.81點,年內累計漲幅已經達到27.4%,深成指、滬深300指數分別報8461.16點、2385.29點,年內漲幅也達到30.46%和31.22%。
專家與分析人士認為,A股市場今年以來持續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期連續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而“本輪上漲最為顯著的特點,則在于得到了‘流動性’的強力支撐。”
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使滬深兩市此輪上漲表現為一個量價齊升的過程,2月4日,滬市日交投闊別兩個半月重新站上千億元水平,且近10個交易日均交投一直維持在千億元上方。本月截至昨日的12個交易日內,兩市成交額已達到25178億元,為1月全月交投的1.66倍左右。
券商、基金等機構普遍認為,2009年我國貨幣供應整體較為充裕,盡管經濟短期內難以恢復高增長,但充足的貨幣供應將有相當一部分流向股市,推動市場演繹結構性行情,但由于周邊市場環境依然較為惡劣,宏觀經濟也并未就此回暖,股價的上漲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基本面的支撐還有待觀察。
節日消費亮點頻現
⊙本報記者 吳婷
牛年伊始,元旦、春節、元宵節日不斷,老百姓有了充裕的時間進行消費。
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1月份,全國千家重點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24.5%。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在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帶動下,1月份中國商品消費亮點突出。全國千家重點零售企業食品、煙酒、金銀珠寶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8.9%、47.2%和29.2%。車市受國家減稅政策影響也出現回暖跡象,1月份國內汽車銷量達73.55萬輛;乘用車銷量環比增長4.4%,連續兩個月呈回升勢頭。
國家發改委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盡管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運行造成較大影響,但節日消費的火爆顯示我國居民購買能力尚好,消費增長仍有較大空間。
此外,節日期間的餐飲業格外紅火。大年三十,廣州所有老字號酒樓的年夜飯均被訂滿;上海三星級以下賓館年夜飯預訂量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0個百分點;北京烤肉宛、砂鍋居、峨眉酒家除夕年夜飯翻臺2到3次。
事實上,不僅僅是傳統的中國節日消費火爆,在情人節消費也異常火爆。情人節當天,記者采訪的九頭鷹餐館服務人員表示,上午十二點之前桌位已經全部訂滿,而更為高檔一些的餐廳,則更受消費者青睞。
此外,情人節當天的超市和商場也人氣頗旺。記者在沃爾瑪發現,每個購物通道幾乎都有一條等待結款的排隊長龍,電器銷售柜臺的洗衣機居然已經賣的一臺不剩,店員向記者表示,由于沃爾瑪正在做洗衣機促銷,其價格比其他電器銷售商場都要優惠,此外國家“家電下鄉”倡導下家電需求量大增,產品一售而空。
大宗商品價格已現回穩
⊙本報記者 李雁爭
“春節起就沒閑著,涉及規劃,購買水泥,準備施工。”山東某化工廠董事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自從國務院去年11月公布了總額高達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后,多數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對中國經濟給予厚望,該化工廠也做出了2009年宏觀經濟復蘇的判斷。因此廠里制定了原油深加工等數個項目的規劃,計劃在2009年底建成投產。
“按照這個規劃,3月起項目就要陸續動工。”他說,“與其那個時候再買建材,還不如現在就買,水泥的價格已經漲了很多。”
莫尼塔公司2月初對水泥行業經營活動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流動性”的充裕導致受訪對象紛紛上馬新項目,并在春節前后進行了相當數量的囤貨。因此,當前水泥銷售已漸紅火。大部分受訪對象還預計,北方地區將在3月進入開工旺季,這對水泥價格將產生拉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價格上漲的不僅只有水泥,2009年起,原油、糧食、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已出現回穩態勢。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原煤出廠價格上漲12.3%;汽油、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了2.1%和3.1%。
拉高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的不僅只有國內因素。目前,為了刺激經濟,世界各國在連續降低金融機構利息的同時,幾近瘋狂地向市場大量注入資金,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陸續宣布的“救市資金”已經達到數萬億美元,特別是在布什政府注資7000億美元后,奧巴馬新政府再次提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誰也不知道今后還要投入多少資金。
西南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董先安認為,任何救市措施都不是免費的午餐,一旦條件具備,消費需求回到正常狀況,在這個“錢比貨多”的大環境下,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井噴”。
股市回暖助熱銀行權益類理財產品
⊙本報記者 李丹丹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前來咨詢理財產品的人就少了,上級行推出的產品種類也減少。但是上個月推出的一款跟股市、基金掛鉤的理財產品,倒是有不少人來詢問。”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的某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我覺得可能跟這兩個月股市回暖有關。”
上周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市場流動性非常充裕。這帶動了股市從1月份到2月份走出結構性牛市行情。
在這樣的行情下,銀行理財產品也不甘寂寞。交行1月中旬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就是典型的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投資的范圍涉及到股票的配股和增發、新股的配售與申購、證券投資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此外,記者還觀察到,從上周開始證券掛鉤型產品開始增多。
但是上述理財經理提醒,這樣的產品帶有風險性,在股市震蕩的行情下,投資者還是需要謹慎,尤其是風險承受力比較弱的投資者。
同時他還提醒投資者注意,理財產品的牛市遠遠沒有回來。據普益財富統計,年初理財產品發行速度大幅放緩,春節前一周14家商業銀行共發行了41款理財產品。工行北京分行某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近半年來上級行推出的新產品不多,賣出去的理財產品也不多,最多有一些購買票據類的理財產品。”但是該工行人士透露,這兩個月來委托股市開戶的人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