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中資銀行H股遭外資股東大規模拋售 > 正文
中國證券網消息
齊魯證券:外資撤離對國內實體經濟影響尚不明朗
齊魯證券1月19日發布投資報告,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連續17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但日前外資撤離在中國投資,這對國內實體經濟影響尚不明朗。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說,2008年1-12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923.95 億美元,同比增長23.58%,連續17 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齊魯證券表示,由于中國投資環境穩定,投資回報率較高,長期以來,中國利用外資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外資利用國。但是,去年三季度以后,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步伐放慢,部分地區并出現撤資現象。統計數據顯示,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我國吸收外資呈現回落態勢,2008年10月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連續出現同比負增長。12月當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5.73%。
與此同時,包括熱錢在內的外資有大規模撤離中國的現象。外資股東撤離事件此起彼伏。蘇格蘭皇家銀行拋售中國銀行股份,英國瑞爾以1元價格把風電項目股權甩賣給天奇股份,美國銀行減持了56億股建設銀行H股,瑞銀集團亦將所持的中國銀行34億H股全部出售,高盛也在減持西部礦業,并已使高盛對西部礦業的持股降到了5%以下……而減持上市公司股票、退出合作項目、終止上市公司重組,是外資股東撤離國內資本市場的主要手段。
齊魯證券認為,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形式,外資還通過減持上市公司股票撤離A 股市場。2008 年12月,QFII云集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共完成268 筆賣單,成交金額高達59.66億元,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平安等權重股均為賣出對象。據香港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在2009年1月份的頭兩個交易日中,分別減持了中國石化、中國鋁業和招商銀行三只中資股的港股股份,總共涉資達8.75億港元。
齊魯證券表示,外資撤離在中國投資,與國際金融危機有關,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及其對實體經濟影響尚不明朗,導致外資公司資金緊張,戰略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