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自主創新:風中亮出自己的旗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7:18 證券導刊
渤海證券 田輝 高曉春 等 在經濟增長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十一五”期間發展自主創新類行業的趨勢不可逆轉。自主創新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核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措施出臺,將在科技投入、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等十個方面對創新研發產業進行支持。從我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自主創新基礎看,機械、電子信息、基礎化工和醫藥等行業將有較大發展。 機械:創新大潮方興未艾 1、機床:數控機床前景廣闊 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備。數控機床是機床的主流產品,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動化和高柔性的特點。數控機床的擁有量及其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產業政策及市場環境支持數控機床快速發展。2005 年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專門清楚地提出:把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做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正在實施,對數控機床發展的各項財政、稅收、信貸等支持政策會逐步得到落實。而且,近年來國家總理在多種場合明確指出:振興裝備制造業,首先要振興機床工業,要大力發展國產數控機床。政府把數控機床的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機床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下游行業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大增。汽車和零部件、航空航天、船舶、鐵道、重型冶金機械、發電設備以及國防軍工等行業是機床工具的重點用戶,其中汽車行業消費著機床需求總量的40%。未來幾年,這些產業將會強勁發展,是國家投資的重點;汽車工業、航空航天、信息技術、國防工業以及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等,對高檔數控機床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調查,“十一五”期間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高速、精密、復合、高效的數控床和成套柔性生產線。 國產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極待提高。雖然近幾年國產數控機床發展很快,但在產品品種、性能、可靠性上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要,大量的中高檔數控機床需要進口,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較低而且在逐年下降。比如我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每年消費著40%的機床總量,但其中的80%都來自進口。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從2000年的30.1%下降到2003 年的28.1%,2005 年國產普及型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38%和21%左右。為此每年需要花費五、六十億美元進口中高檔數控機床。2006 年前4 個月進口金屬加工機床總額21.32 億美元,單價6.13 萬美元/臺!笆晃濉蹦瑪悼貦C床國產化比率要達到50%以上,數控機床的替代進口空間巨大。 國產經濟型數控機床國際競爭力逐漸增強,出口大有可為。雖然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在主軸轉速、加工精度、可靠性等性能指標上還不如國外產品,但在經濟型數控機床等中低檔機床上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增強。我國機床出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2006年前4 個月出口金額3.30 億美元,同比增長55.54%。由于出口增速快于進口增速,2006 年我國機床進出口逆差首次出現下降。隨著國內機床生產企業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床出口將大有可為。 機床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提升。機床行業有兩個龍頭企業沈陽機床和大連機床,其中沈陽機床在國內金切機床的占有率在14%左右;數控機床占有率達到17%,而且在逐年增加。機床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較多,在全國324 家企業中,共有5 家機床行業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在發改委2005 年的技術評定中,大連機床衛列機床行業第一。沈陽機床和秦川機床也分別上榜。 機床行業上市公司。機床行業共有5 家上市公司,分別為G 沈機、G秦發展、交大科技、青海華鼎和ST 縱橫。從公司發展前景和估值優勢來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G 沈機。 G 沈機(000410):結構調整、卸掉包袱,未來發展空間無限 沈陽機床擁有機床行業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和一流的研發隊伍,在事業部(和控股子公司)內建立了4 個機床研究所(車床研究所、鉆鏜床研究所、自動機床研究所和數控機床研究所)和數字控制研究室。2001 年10 月,公司囊括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中的機床行業三項課題;2002 年,公司又承擔了863 計劃高速數控機床產業化項目。2006 年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市場結構調整,把數控機床收入比重提高到50%,同時加大出口市場開發。關聯方占款有望在三季度末解決,公司將甩掉歷史包袱輕松上陣。搬遷數控機床產業園解決公司長期發展產能瓶頸。預計2006、2007 年公司實現每股收益0.65 和0.85 元,合理股價13~15.4 元,維持“強烈推薦”投資評級。 2、船舶及配件:十年穩定增長 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國轉移。從世界造船產業中心西歐——日本——韓國的轉移歷史可以看出,造船中心從先行工業化國家向后起工業化國家轉移、從勞動力成本高的國家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轉移已經成為一條普遍規律。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正處于進入工業化中期的發展階段,具備承接下一輪造船中心轉移的基本條件。從1997 年開始,我國造船產量連續9 年位列世界第三。 未來世界船市或會出現一次持續2~3 年的中度不景氣時期,但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看,未來全球年造船量仍維持在高位。根據韓國、日本、中國和歐盟等4 家權威研究機構的預測,2002~2010 年新船年均成交量在5448 萬載重噸,2010~2015 年這一數據仍將達到5010 萬載重噸的高位。 國際造船調整不改中國造船十年穩定快速發展。相對日、韓發達造船國家來說,我們在勞動力成本上的有極強的競爭優勢;相對于西歐等一般造船國家來說,我國在船舶設計、制造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國家重視造船業發展!笆晃濉币巹澗V要明確指出“要加強船舶自主設計能力……重點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也專門清楚地提到大型船舶裝備。按照我國造船業的十年規劃,計劃在未來5~10 年大力發展渤海、珠海和長江口三大造船基地,到2015 年造船完工量2400 萬載重噸,占世界造船份額的35%,成為第一造船大國。 隨著我國船舶設計、制造技術和船舶配套能力等方面的逐步提高,我國船舶完工量增速較日、韓明顯較快,在世界造船的比重逐年提高。從近幾年新船成交量和手持訂單來看,我國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05 年,我國新船成交量700 萬總噸,世界份額從2004 年的14.2%上升為18.2%,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承接新船僅次于韓國的第二大國;2005 年底手持訂單1640 萬總噸,份額從13.8%上升為15.7%。新船成交、手持訂單份額上升保證我國未來造船業穩定增長。 船用柴油機供不應求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船用柴油機作為船舶的心臟,是價值最大的船舶配件,占造船成本的10%~15%。相對于造船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船用柴油機制造業發展相對緩慢,產能擴張速度明顯低于造船業的擴張。2005 年船舶完工產量世界份額達到13.3%,而船用柴油機產量世界份額一直徘徊在5%左右。造機速度趕不上造船速度源于技術專利保護協議、國家船舶工業發展政策對新增柴油機基地的限制等原因。 目前我國船用柴油機嚴重供不應求,國產主機裝船率在50%左右。我國每年完工船舶中,裝配的主機約有一半來自于日、韓進口。這其中主要的是為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成品油輪等裝備的大馬力船用柴油機。目前,這些大功率柴油機大都國內廠商還不能生產。國內船用柴油機制造商在提高研發水平的同時,進行產能擴張是最迫切的。三大船用柴油機基地(上海、大連、宜昌)都在進行產能擴張,其中規模最大的上海臨港基地2014 年產能將達300 萬馬力。我們預計,未來5~10 年我國船用柴油機仍將存在供給缺口。 我國造船業的基本格局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合資民營三分天下,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等兩大國有造船集團占國內造船產量的70%左右;合資和民營企業占剩下的30%。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下屬多家造船廠,與眾多合資民營企業一起進行競爭。從造船產量來看,前5 家造船企業市場集中度在35%左右;從造船產品銷售收入來看,前10 家造船企業市場占比在52.16%。行業競爭相對激烈。而國內船用柴油機處于壟斷競爭的格局。上海、大連和宜昌三大造機基地,分別有一家船用柴油機廠:滬東重機、大連船用柴油機廠和宜昌船用柴油機廠。滬東重機隸屬于中船集團,大連船柴和宜昌船柴隸屬于中船重工。三家船用柴油機制造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其中滬東重機占60%以上。 船舶及配件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在全國324 家企業中,共有6家船舶及配件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在發改委2005 年的技術評定中,滬東重機的大股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名列船舶業第一。上市公司G江南的大股東江南造船集團也排名靠前。2005 年底,大連造船重工和大連新船重工合并為大連船舶重工。因此現在造船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共5 家。 船舶及配件業上市公司。真正意義上的船舶及配件上市公司共有3 家:G 重機、G 江南和G 廣船。G 廣船是唯一的以造船為主營的上市公司,G 重機和G 江南屬于船舶配件上市公司,其中G 江南的船舶配件業務(算上LNG 船壓力容器)占公司主營不到50%。G 振華主營集裝箱起重機械,與集裝箱船舶、航運景氣周期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G 振華也是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我們建議重點關注G 重機、G 廣船和G 振華。 G 重機(600150):引進后更注重創新 G 重機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技術開發能力最強的中低速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占國內低速機產量的65%以上。2006 年3 月份,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公司的低速船用柴油機技術從芬蘭和丹麥引進,20 多年來,公司注重引進后再創新,研發、制造的船用柴油機品種多達86 個,申報專利21 項。2006 年3 月份,公司研制成功了國內最大缸徑(900 毫米)、最大功率(31990 千瓦)的船用柴油機7K90MC-C 型。 公司現在本部產能為115 萬馬力左右,今年年底有望提高到150 萬馬力。通過建設臨港基地,未來10 年公司柴油機產能將實現三步跳越:2008 年達到250 萬馬力,2011 年達到380 萬馬力,2015 年達到480萬馬力,自此成為世界造機老大。我們預計公司2006、2007 年分別實現每股收益0.95 和1.35 元。按20~25 倍動態市盈率計算,公司合理股價19.00~23.75 元,維持“推薦”投資評級。 G 振華(600320):向海上重型機械擴張 振華港機是世界港口機械龍頭企業,集裝箱起重機第一制造商,市場占有率在50%以上。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350 名從事機、電、液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富有經驗的高級工程師就有50 多名,是世界同行中最強大的一支研發設計隊伍。公司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708 所、上海建筑科學設計院等保持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很快實現從全盤引進到消化吸收、再到二次開發,進而通過技術創新而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飛躍。公司擁有20 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的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其中著名的有GPS 定位系統、雙40 英尺集裝箱岸邊起重機、綠色場橋等。港口建設持續景氣和以舊換新帶動集裝箱起重機需求快速增長,公司所獲訂單快速增長。近期公司與伊朗簽訂了價值1.66 億美元的巨型起重鋪管多用途船合同,成功開拓海上重型機械市場。我們預計公司2006年實現每股收益1.20 元,合理股價19.2~21.6 元,維持“強烈推薦”。 3、工程機械:復蘇是2006 年主基調 投資回升和出口增長使工程機械行業快速復蘇。工程機械與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兩者相關系數在0.9 以上。2006 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3908 億元,同比增長27.7%,增速既高于去年同期22.8%的增速水平,也高于去年全年25.7%的平均增速。2006 年前5 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0.3%。預計“十一五”期間,由于影響工程機械需求的公路、鐵路等重大基礎實施投資具有剛性特征,可能出的調控政策也只是針對汽車、房地產等部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會保持較高水平。 工程機械出口高速增長。國內工程機械產品具有比較明顯的成本優勢,在國內遭遇調控之際,廠家把目光投向國外市場。相對國外產品,我們工程機械產品價格平均便宜40%左右。自2004年宏觀調控以來,工程機械出口增速一直保持在極高的水平。2004 年工程機械出口同比增長115.96%;2005 年出口增長64.43%;今年前4 個月增長40.34%。 工程機械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叉車和鏟運機械增速較快。從行業統計數據來看,2006 年前4 個月,叉車產量31141 臺,同比增長37.18%;鏟運機械產量64272 臺,同比增長25.84%;壓實機械產量6749 臺,同比增長20.80%;混凝土機械產量29574 臺,同比增長20.10%?梢钥闯,工程機械的主要品種產銷量增速開始大幅回升。 叉車和鏟運機械增長較快。由于叉車極廣的應用領域,即使在2004 和2005 年,叉車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而同期,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典型工程機械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2006 年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叉車也是增速最快。除了非絕對工程機械產品的叉車,在國研網統計的主要工程機械產品中,鏟運機械是增速最快的工程機械品種。從2004 年4 月實施宏觀調控以來,鏟運機械月度產銷量增速基本上都是快于壓實機械和混凝土機械,2004 年和2005 年鏟運機械都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 工程機械行業運行持續向好。工程機械行業正在快速復蘇。2005 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全行業產品銷售收入367.48 億元,同比下降0.77%,利潤總額17.80 億元,同比下降高達30.50%;但2005 年全年,全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30%,利潤增長0.55%。實際上,從2005年下半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運行數據就開始逐漸好轉。2006 年前4個月,從工程機械行業的運行數據來看,工程機械繼續快速復蘇,產品需求開始大幅度回升。 工程機械行業集中度較高,競爭相對激烈,不同產品情況稍有差異。在叉車行業,浙江杭叉、安徽合力、廈門林德、安徽TCM 和大連叉車等幾家企業占據叉車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在鏟運機械,柳工、廈工、龍工、山工、徐工、常林等企業占據市場約65%的份額;在壓實機械,常林、徐工、華翔、一拖和中原等企業占據市場約70%的份額;在混凝土機械,湖南工程學院、三一和河南鄭州的眾多機械廠占據市場約50%的份額,競爭比較激烈。 工程機械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在全國324 家企業中,共有7 家工程機械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在發改委2005 年的技術評定中,徐工科技的大股東徐工工程機械集團名列第一,并在整體排名中相對靠前。天津鼎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是鼎盛天工的前身,廣西柳工集團、廈門廈工集團、安徽叉車集團分別是上市公司G 柳工、G 廈工和G 合力的大股東。 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共有11 家,是機械行業上市公司最多的子行業,行業代表性相對較強。我們建議重點關注G 合力、G 山推和G 三一。 G 合力(600761):出口快速增長 安徽合力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叉車龍頭制造企業和全國叉車生產、科研、出口基地,連續15 年主要經濟指標全行業第一,是我國叉車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公司擁有全國叉車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全職科研人員300 多名,每年的科研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5%~1.8%。16 噸重裝叉車、18 噸及25 噸堆高機、環保內燃叉車等一系列新產品研發獲得成功并相繼投放市場。 公司堅持“兩條腿走路”, 除輪胎、發電機外,其他關鍵零部件均由公司自己生產并實現對外銷售,盈利能力明顯較強的叉車配件收入穩步增長。同時,叉車出口收入增速快于內銷,公司正在加強與歐美代理商的合作。我們預測2006、2007 年公司實現每股收益0.72 和0.83 元,合理股價在13~14.4 元之間。維持“強烈推薦”的投資建議。 G 山推(000410):打造核心競爭力 山推股份是中國推土機行業中品種最全、品質最優、質量最好、產銷量最大的推土機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43%,其中160、220 馬力占有60%份額。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自80 年代引進小松推土機技術后不斷創新。2004 年自主開發研制了12 噸~33 噸級壓路機系列化產品, 2005 年又試制成功了中國最大功率SD42-3 推土機(420 馬力)和中國最大噸位SR33YR 壓實機,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公司擁有推土機模塊化設計、產品集中潤滑、集中測壓、履帶自動漲緊、推土機自動找平系統等多項國家專利。2006 年小松山推的盈利會高于歷史最好水平。公司通過建設山推國際事業園,配件規模快速擴大,一部分自給,一部分外銷并出口。考慮到股改后股本擴張影響,我們預計公司最近兩年實現每股收益0.41 和0.49 元,公司合理股價在6.56~7.38 元之間。維持“強烈推薦”的投資建議。 G 三一(600031):集團有望不斷注入優質資產 三一重工是國內混凝土機械行業龍頭,混凝土泵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有“中國泵王”之稱。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集團將會把上市公司做為工程機械業務整合的平臺,逐步把旋挖鉆機、挖掘機等其他工程機械業務裝入上市公司。我們預計公司最近兩年分別實現每股收益0.78 和1.01 元,合理股價13~15 元,給予“推薦”評級。 醫藥:生物醫藥是朝陽中的朝陽 自主創新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核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措施出臺,將在科技投入、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等十個方面對創新研發產業進行支持。醫藥行業中生物制藥是創新研發的主要領域。醫藥行業是持續增長的朝陽行業,生物醫藥則是朝陽中的朝陽。二十世紀后期,現代生物技術的重大歷史突破孕育了高速發展的生物醫藥行業,在解決公共衛生危機,疾病的預防和早期治療以及攻克人類長期難以解決的重大疾病等方面具有傳統化學藥物和中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傳統醫藥行業,生物醫藥處于新產業初期,先進國家與后進國家的起步差距不大,相對容易趕超,甚至達到領先水平。 目前生物醫藥行業已經成熟的領域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診斷試劑和生物制藥等領域。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的生物制藥行業雖然起步晚、起點低,但已經成長為我國醫藥工業的后起之秀。我國生物產業格局初步形成,2000 年以來生物制藥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率一直超過20%,利潤增長率高于醫藥行業整體水平,2005 年生物制藥行業利潤同比增長達31.55%,居醫藥各子行業之首。需求加快提高生物醫藥行業景氣度?植酪u擊、自然災害、愛滋病傳播,新疾病的流行、麻疹等就疾病的復發以及戰爭威脅的不斷,使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樣危機頻發也促進了中國生物醫藥市場的培育,自2003 年SARS 爆發后,國家加大了對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投入,國內居民也普遍提高了接種疫苗預防意識,疫苗市場需求急劇爆發,市場年增長率達15%以上,高于全球10%的增速。隨著國家戰略儲備需求的增加、醫療衛生體系的健全完善和人民預防意識的提高,預計未來五年生物醫藥行業年復合增長率仍可達到15%以上。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快速發展。國家在“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連續幾年的五年規劃中都表達了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1/3 的經費投入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研究中;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生物疫苗和診斷試劑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的通知”;今年初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占據了顯著地位,并被列為第一個提到的前沿技術的產業;而AIDS、SARS、禽流感等危機的頻發加快了國內生物制藥市場培育,進一步促使國家政策向生物醫藥產業傾斜。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生物醫藥行業優勢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 經過10多年技術進步、行業規范和重組之后,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相對傳統醫藥行業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在血液制品,疫苗,診斷試劑和生物制藥各細分行業形成了部分龍頭企業,國家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扶持將通過扶持龍頭企業來實現,因此我們建議關注在行業洗牌、國家產業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能充分分享子行業未來成長,獲得持續業績增長的生物醫藥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G 天壇(600161):疫苗行業龍頭企業 隨著SARS、禽流感的爆發、艾滋病的傳播、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的死灰復燃,疫苗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天壇生物是目前唯一主營疫苗的上市公司,未來計劃內疫苗的價漲量升促進現有品種盈利提高,裂解型流感疫苗、水痘疫苗、vero 狂犬疫苗等數個新產品推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疫苗新產業基地的建設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公司出資與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組建的“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承接國家疫苗工程中心項目,是公司強大的研發平臺。母公司中生集團實力強大,背景雄厚,占據國內近90%的計劃免疫疫苗市場,作為中生集團在資本市場的唯一融資窗口,公司將是中生集團產業整合的最大獲益者,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預計2006、2007 年實現每股收益0.31、0.42 元,投資評級為“推薦”。 華蘭生物(002007):血液制品龍頭企業 華蘭生物是國家批準的33家血液制品企業之一,擁有國家級博士后流動站,產品品種最多、血漿利用率最高。隨著國家對血液制品行業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血液制品行業集中度降不斷提高,華蘭生物行業龍頭企業在行業整合中將獲取更大的收益。在血漿來源持續緊張的影響,血液制品價格在今后幾年內有望維持高位,產品價格的上漲和新增產能的釋放推動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公司將涉足疫苗領域,改善生物制品單一的缺陷,準備介入的疫苗包括裂解流感疫苗、VERO 乙腦純化疫苗、VERO 狂犬病純化疫苗等,預計07 年后疫苗產品陸續產生效益,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預計06、07 年實現每股收益0.67、0.81 元,投資評級為“推薦”。 科華生物(002022):生化診斷試劑的龍頭企業 國內生產量最大、報批量最大的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多種試劑產品銷量連續多年居國內第一,是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克林頓基金會等多家國際機構的全球供應商,牢固確立了國內診斷試劑第一品牌的地位。公司在生化和核酸領域也發展較快,并大力開發出配套檢測儀器,不僅可直接為公司帶來利潤增長,而且有力促進相關生化試劑及核酸試劑的長期增長。預計06、07 年實現每股收益0.51、0.62 元,投資評級為“推薦”。 化工:創新成為企業不竭的發展動力 1、有機硅:技術壁壘下的快速增長 有機硅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之一,它是由粗硅烷制備的一大類材料的總稱。近10 年我國聚硅氧烷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31%,近3 年年均增長29%,是我國GDP 增長率的3 倍以上, 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需求增速。2004 年我國聚硅氧烷表觀消費量已達18 萬噸,折合單體近40 萬噸,2005 年估計達24 萬噸,折合單體近54 萬噸。預計2008 年之前我國聚硅氧烷需求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由于產不足需,我國有機硅材料的進口依存度迅速升高。2005 年聚硅氧烷進口依存度高達68%。 有機硅行業的技術壁壘主要存在于單體生產階段,工藝復雜、流程長、技術含量高、投資大是單體工業的主要特點,因而單體生產水平也直接體現一個國家有機硅工業的整體水平。目前,國外僅道康寧、瓦克等5家企業能夠規模化生產有機硅單體。而且,這些公司的技術嚴格保密。我國通過自主研究,已經掌握了有機硅單體的生產技術。目前國內則僅有新安股份、星新材料和吉林化工具有規模生產能力,而其中吉林化工的開工率不足40%,因此國內真正具有規模生產能力的只有新安和星新材料兩家。 G 新安和星新材料的有機硅裝置已經有20 年的實踐,生產已經成熟,在二甲選擇性、流化床開車時間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兩個公司都有10 萬噸新產能建設計劃。國內也有其他企業正在進入這個行業,但是單體行業技術壁壘很高,新裝置試車不成功的案例很多,歷史上曾有多家企業被淘汰。而G 新安和星新材料有機硅裝置是經歷20 年經驗積累才走向成熟的。星新材料裝置經過29 次開車才于1997 年獲得成功,新安股份有機硅裝置也是幾經改造。這一過程中國家的大力扶持是不可或缺的,而目前一些新進入的國內企業很難再獲得這種支持。因此盡管國內近兩年將有一些新裝置上馬,但是我們認為對兩個公司構成的威脅不大。對公司造成一定影響的將是外資在中國投資的有機硅單體項目,但是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長,G 新安和星新材料仍能保持較高的盈利增長水平。預計G 新安06 年EPS 為0.87 元,PE 僅10 倍。星新材料06 年EPS為1.12 元,PE 為15 倍。星新材料因為股改尚未復牌,按照其10 送3的對價除權后的PE 只有11 倍。這兩個公司合理市盈率應該在15 倍左右,兩個公司價值低估明顯,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2、MDI:新型材料引發增長 聚氨酯是世界五大合成材料(PP、PS、PE、ABS、PVC)之外發展的又一新型材料。由于其對傳統材料的良好替代性,過去5 年消費量始終保持6%的全球年均增長率,而中國的增長高達20%以上。聚氨酯(PU)是一種具有氨基甲酸酯鏈段重復結構單元的聚合物,異氰酸酯與多元醇是其兩大主要原料。從生產技術角度,異氰酸酯工藝復雜,其生產技術目前全球僅為幾家少數企業掌握并批量生產,而多元醇(包括聚迷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及其他漿料助劑等多為大宗化工原料產品。因此,異氰酸酯是聚氨酯行業主料,而多元醇等以配料或輔料的形式使用。目前MDI 聚氨酯行業最主要原料。由于建筑業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拉動異氰酸酯需求增長,我國已成為世界MDI 的第二大市場,2004 年消費28.9 萬噸,2005 年預計為36.6萬噸,而到2006 年則將接近40 萬噸,2010 年預計達到57.6 萬噸。目前我國MDI 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 G 萬華是目前全球擁有MDI 制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六家企業之一。公司目前MDI 產能26 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居首位。盡管07—08 年跨國巨頭在中國將有較大的產能釋放,但是由于成本和銷售上的優勢,相信公司能夠取得競爭優勢。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保持銷售收入的增長。因此,我們對公司的未來可以抱樂觀的態度。公司06 年EPS 預計為0.69 元,PE 為20.3 倍。G 萬華作為具有全球技術壟斷優勢的公司,理應享受25 倍的PE,給予強烈推薦的評級。 3、氨基復合材料:替代用途廣泛 氨基復合材料是一種堅硬、耐刮、無色、半透明的熱固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油和介電性能,是塑膠、日用陶瓷、木材和金屬的良好替代品,用途廣泛,目前常見的用途是制作餐具和電器。05 年我國消費20 萬噸氨基復合材料,預計未來五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20%的水平。 G 榕泰是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氨基復合材料生產商,有氨基復合材料發明專利,掌握了核心技術,具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建議關注。 電子信息:創新帶來超額利潤 自主創新是電子信息行業保持長期發展和高利潤的必要手段,為了推進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的進程,政府和相關部委在政策、法規、行政等方面為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軟件產業與集成電路產業促進條例》、《信息技術應用促進條例》的起草工作,積極推動《稅控收款機產品序列號管理辦法》等均體現了政府對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的大力支持。軟件、通訊、數字電視、半導體、集成電路、關鍵元器件等行業是當前我國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的重點,建議關注G 中興、G 華勝、G 華微、G 生益、G 深科技、G 歌華等上市公司。 1、通信設備:收入持續增長 2005 年我國通信設備制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6132 億元,同比增長29.7%,實現利潤244 億元,同比下降15.4%。2006 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534.59 億元,同比增長42.3%,實現利潤89.21 億元,同比增長66.1%。TD-SCDMA 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 標準,我國政府必將大力扶持該標準在國內的應用。由于目前TD-SCDMA 技術還不成熟,我國3G牌照就遲遲不能發放。早在2004 年信息產業部就公布要在2005 年6月底實現TD-SCDMA 全面商用,2006 年4 月26 日召開的TD-SCDMA國際峰會中透露專項網絡試驗結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有不足之處。我們對預商用網絡的改進進程比較樂觀,預計TD-SCDMA 技術標準能在年內完善并實現全面商用。隨著CDGI、NGN、3G 等項目的大規模推廣,通信設備制造行業整體將保持快速的增長,因此我們給予調高對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的投資評級至“看好”。 目前上市公司中從事無線通信設備制造的公司有5 家,除了中興通訊一支獨秀以外,其他上市公司業績都比較一般,該行業壟斷競爭的特性留給小公司發展的空間十分有限,但是3G 牌照發放后由于整個行業的回暖,會給所有相關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微利性企業由于基數低,其增長率反而較大,很可能受到市場的追捧。 2、軟件:發展發展可期 2006 年一季度,軟件行業實現銷售收入686.6 億元,同比增長33.7%,其中:軟件服務業實現收入121 億元,同比增長47%;軟件產品實現收入394 億元,同比增長了26.5%;系統集成收入172.3 億元,同比增長42.9%。信息化發展軟件是核心,軟件有效提高了傳統產業的生產和管理效率,但是我國的軟件投資仍然不足,目前國內軟件投資僅占IT隨著CDGI、NGN、3G 等項目的大規模推廣,通信設備制造行業整體將保持快速的增長,同時服務于電信行業的軟件公司會直接受益于3G 牌照的發放,建議關注G 中興和億陽信通?偼顿Y的9%,而美國則達到24%,我國軟件市場的應用前景依然十分廣闊。預計未來5 年我國軟件行業在政策的扶持下,將保持飛速的發展,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30%以上。服務于電信行業的軟件公司會直接受益于3G 牌照的發放,建議關注億陽信通。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