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控的主基調:調整供應結構 穩定住房價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6日 11:52 中國證券報 | |||||||||
政府長期調控的主基調——調整供應結構 穩定住房價格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 今年4月份以來,宏觀經濟調控進入本輪周期中的“二次調控”階段。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六條關于樓市調控的針對性措施之后,5月29日國務
與新、舊《國八條》相比較,《意見》出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首次將“調整住房供應結構”與“穩定住房價格”相并列,定為近期調控的重點,這表明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思路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另外,《意見》中多達“十五”條的細則絕大部分以“數字說話”,使得過去“懸在半空中”的調控政策幾乎“貼近地面”了。 理性看待前期房地產調控效果 正確理解房地產調控新政,需要建立在對前期調控效果正確把握的基礎之上。自從去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俗稱“舊《國八條》”)、4月建設部和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發出《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俗稱“新《國八條》”) 以來,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開始放慢,少數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勢頭明顯趨緩,個別城市的房價甚至出現了絕對下降。但是,由于兩個“國八條”的措施在一些地區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大多數城市在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住房方面沒有太大的進展,一些地區還沒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在一些城市房價增幅趨緩的同時,另外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卻開始趨熱,房價大幅上升,市場秩序紊亂。正因為如此,一種觀點認為,就整體而言,《國八條》的調控是無效的,需要反思,需要對房地產進行“二次調控”并下猛藥,以免市場泡沫進一步加大。 不同的評估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論,這一現象提醒我們,在對一項政策效果尤其是一項牽涉面廣的宏觀政策進行評估時,需要用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估,顯然下面的一些理由將有助于人們從另一個視角,即“政策有無法”來對前期的政策效果進行更為合理的評估。 第一、 國際經驗表明,經濟長時期快速增長往往帶來房地產泡沫 在持續高速經濟增長條件下,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幾乎是一個全球普遍規律,不同的只是泡沫的積聚程度。歷史上,紐約、東京、倫敦、悉尼、香港等皆如此。在經濟景氣持續刺激的條件下,人們對經濟前景和未來個人可支配收入的預期樂觀,而房地產供給具有相對剛性,往往難以跟上社會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擴張速度,這就使房地產市場價格高于均衡價格,吸引大量投資者的介入。房價一旦上漲,人們在適應性預期的作用下往往又會根據歷史的變化推斷未來的房地產價格,從而將更多資金投入房市,并且大量增持投資房,人為放大住房需求。在房地產市場火爆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商在高額投資回報誘惑下,往往不惜代價囤積土地,人為加劇土地的稀缺性,推高地價和房價。與此同時,銀行把房地產貸款看成優質資產,并為了爭奪這塊市場而展開激烈競爭,增加向房地產商和個人購房者貸款,而放松甚至忽略對借款企業或個人資信評估。最后,在投資者人為放大需求、開發商人為制造供給稀缺、銀行忽視貸款風險等力量的共同持續作用之下,房地產價格最終將遠離實際價值,形成并不斷積聚市場泡沫。 第二、我國住房潛在需求巨大,房地產市場中長期看好 我國住房潛在需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現有城鎮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自推行房改政策以來,我國 80%以上的城鎮可售公房已經出售給了職工,居民私有住房的比例已經達到72.8%,處于世界前列。如此之高的住房自有率,在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通常意味著市場需求已經接近飽和。但在我國,情況比較特殊,由于住宅商品化時間較晚,大多數售給職工的公房建造時間較早,并不能滿足現代人居住的要求。按照土地使用年限計算,我國住宅的建筑使用壽命至少應該在70年以上,然而我國多數住宅在使用年限不到20年就都變成了戶內配套設施殘缺不全的產品。有關調查顯示,戶使用獨立抽水式廁所的住房僅為50.1%、有獨立廚房的僅占85.4%、有熱水供應的僅為2.4%等等,這些都不符合中央提出的小康標準。因而,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增加,多數城鎮居民都有提高住宅檔次和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 另一個潛在需求來自城鎮化。城鎮化的發展將使得大量農民變市民。根據最新統計,我國現有城鎮居民5.6億人,城市化率為43%。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5-60%,城鎮居民人口將新增2.5-3億左右。以人均需要擁有住宅建筑面積30平方米計算,這一部分人口將需要75-90億平方米的新增建筑面積。 第三、全球資產價格處于一個急劇膨脹時期 在本輪世界景氣周期中,各國CPI大多穩定在較低水平,使得各國中央銀行能夠容忍較低的利率,從而導致全球貨幣流動性過剩。 表1:美日歐短期貨幣供應相當于GDP的百分比 (資料來源:CEIC、摩根士丹利研究部) 由此而來的一個結果就是,在過去5年中,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增長速度進入世界前十二名的發展中國家都不約而同出現了資產價格膨脹。國際市場上諸多資產品種的價格出現了普漲,不僅是股票、債券、房地產、石油和黃金,而且古董、藝術品以及其他可以充當價值儲存手段的物品,價格也大幅上升,并紛紛創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新高。 目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泡沫當中,這個泡沫價值據估算大約相當于全球GDP的一半。這期間,房地產跨境直接和間接投資交易額一直在上升,發達國家樓市總值由30萬億美元升至超過70萬億美元。近年,更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熱錢流入亞洲,其中有一部分通過各種方式流入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不僅對房價上漲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甚至一度成為受制于《國八條》的國內開發商緩解資金緊張的一條重要途徑。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另外一些因素,比如房地產發展的閘門效應、國內貨幣流動性偏大、資金機構的投機炒作、土地供給制度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介入等,也對房地產價格上漲起到明顯推動作用。在這種形勢之下,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就猶如滑坡時失控的小車,對調控政策的評估,必須在較大程度上參照政策“有無”比較法。 表2是幾個時間點上日本的“地價指數和物價指數之比”,1956年3月兩種指數的比值定為1.0。我們看到,日本在1956年-1990年長達34年的時期內地價和物價的差距年均增長11.36%。其中,經濟高速增長的1956年-1970年年均增長了20.24%,1985年廣場協議之后的4年里則年均增長了28.2%。在如此漫長的時期內,除了經濟持續增長之外,日本政府的不干預政策是地價持續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從2000年以來,我國地價和物價的差距年均拉大2.35%。另外,根據《經濟學人》雜志日前發布的統計,過去5年,發達國家的樓市總值由30萬億美元升至超過70萬億美元,升幅相當于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0%。而中國在同一時期內,房地產價格升幅只有18.04%,樓市總值大概相當于GDP的一半。 表2 日本地價指數與物價指數之比 通過對以上兩組數據進行比較,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前期中央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實際上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從總體上看近5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上漲幅度不僅明顯低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水平,而且也明顯低于同期發達國家的水平。盡管上海市因為在2001-2004年間累計漲幅高達68%而被國際清算銀行(BIS)列為世界第二,僅次于南非95%的水平,但2005年以來該市房地產價格已經處于跌多升少的狀態。 把握房地產新政的新變化 房地產新政是前期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延續。從表面上看,與新舊《國八條》相比,《國六條》似乎并沒有新意,它所提到的每一條在新舊《國八條》中幾乎都有相同或者類似的陳述,基本上是強調與前期政策的承接。所謂的“新政”又新在那里?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出臺背景不一樣。從宏觀經濟背景看,《國八條》出臺時,經濟增長已經從2004年第四季度的最高點沿著宏觀調控所鋪設的軌道逐步平緩下行,而《國六條》出臺于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出現強勁反彈、二次調控拉開序幕之際。從市場形勢看,《國八條》出臺時,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商品住房價格上漲過快,供應結構不合理,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國六條》出臺時,除了房地產市場秩序依然比較混亂之外,房地產投資增長初步得到抑制,但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變得“矛盾突出”。過去重點調控城市的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初步得到了抑制,但少數新的大城市房價上漲又過快。 第二,調控目標變得更清晰。從新舊《國八條》的文件題目中就可以看出,穩定房價是當時房地產調控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盡管在新的《國八條》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改善住房供應結構”。但在此處,“住房結構不合理”問題只是作為導致房價上漲的重要成因而受重視。然而,在為《國六條》配套的《意見》中,“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和“穩定住房價格”已經成為兩個并重的任務。我國住房市場供應結構的不合理在早期確實對房價產生了一些助漲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住房供應結構與需求結構的脫節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即空置率的快速上升。從理論上講,空置率快速上升,就應該對房地產價格產生下拉作用,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這表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和“穩定住房價格”已經成為了兩個需要同時解決的、但又相對獨立的問題。 第三,政策措施更具操作性。在去年的房地產調控中,舊《國八條》提出了一些大思路,新《國八條》則將其思路變得稍加明晰,內容更多、更充實。《國六條》及配套《意見》在延續其基本思路的情況下,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政策安排的邏輯關系也有所調整,即將調控思路進行細化,通過大量的指標量化,努力將有關措施落到實處。從這一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務實。在《國八條》中只有三處用數字或年份進行了具體的規定,而在《細則》的“十五條”中則有十條之多,是在用數字或年份說話,這就使得政策的執行和監督都有了可以衡量的依據。 第四,根據現狀增加了一些針對性措施。第(四)條嚴格了房地產開發信貸條件,對項目資本金比例達不到35%等貸款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商業銀行不得發放貸款;第(五)條提高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首付款比例;第(七)條增加“開發建設面積不足1/3或已投資額不足1/4,且未經批準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按閑置土地處置。”第(十)條增加對捂盤惜售、囤積房源,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的房地產企業,要加大整治查處力度,情節惡劣、性質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經濟處罰,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并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第(十一)條中特別提出,要落實廉租住房資金籌措渠道,城市人民政府要將土地出讓凈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建設,各級財政也要加大支持力度。 第五,原有的一些調控措施更趨嚴格。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①《國八條》規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2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2年(含2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免征營業稅;對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超過2年(含2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在《細則》中,2年變成了5年。②《國八條》中單套建筑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中低價位普通住房就可能獲得優惠政策支持,但在《意見》中90平方米以下的自住住房才能獲得優惠。③《國八條》對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諸多環節都提出了監管意見,但《意見》則明確提出“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全過程監管”,并對“擅自改變設計、變更項目、超出規定建設的住房要依法予以處理直至沒收”。④《國八條》提出“適時披露土地供應、住房供求及價格漲落等相關信息”,《意見》規定“統計和房地產主管部門要定期公布市場供求和房價情況,全面、及時、準確地發布市場供求信息。 第六,具體政策之間協調性得到加強。具體政策之間協調性是整個政策體系有效性的保證,許多重大政策出臺之后,最后結果卻不盡人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具體政策之間協調性不夠,不僅不能相互補漏,甚至還相互沖突。《意見》圍繞“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出臺了第(一)、(二)、(六)、(十一)、(十二)、(十三)條意見,圍繞“保持房價穩定”出臺了第(三)、(四)、(五)、(七)、(八)條意見,同時,出臺了第(九)和(十)條意見,意在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第(十四)和(十五)條意見則從完善房地產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角度來給予保障。 調整結構與穩定房價并重 房地產新政才剛剛開始,有關后續政策還在制定之中。無論是《國六條》,還是《意見》都只是承上啟下的階段性政策。但是《意見》第一次將“調整供應結構”和“穩定住房價格”并列為兩大重點,這不僅為近期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為房地產調控的長期趨勢訂下了基調。筆者認為,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房地產新政中凸現的最大亮點。 首先,“調整供應結構”,為中低收入階層提供住房保障,是建設和諧社會和進一步推進住房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我國,早在1998年,中央政府在《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自此以后,雖然房地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但這一房改目標從來沒有更改。近年來,隨著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目標的提出,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也開始從公房產權私有化階段,轉入全面建立住房保障體制的新階段。 然而,從目前情況看,完成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任重而道遠。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下面利用最新的有關數據對2004年不同收入階層的商品房購買能力做了一個測算,結果見表3。 社科院去年一項類似的研究顯示:在2003年,如果使用20年按揭,只有高收入戶和最高收入戶才有償付能力;如果還是30年按揭,則中等偏上收入戶也有償付能力。但是從表3可以看出,到了2004年,則不論使用20年按揭,還是30年按揭,都只有高收入戶和最高收入戶才能做到在支付月供之后消費不受影響。其他人群如果購買住房就必須以減少正常消費支出比重為代價,否則將入不敷出。這一事實表明,我國住宅供需結構失衡現象正在不斷加劇。 其次,“穩定住房價格”是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的必要前提。 即使是作為商品的那一部分住宅,也具有與一般商品不一樣的特性。在一般的市場,信息較為透明,買方享有先出價的優勢,談判的主動權、主導權往往在消費者手中。而在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商不僅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而且往往通過廣告、與媒體合謀、隱藏信息等手段人為制造出一些具有傾向性的信息,誤導消費者,以謀取高額利潤。在這種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先出價優勢和價格談判的主導權都掌握在開發商手里。再加上房地產的不可移動特性,在房地產市場上同類項目只有少數房地產商進行競爭,很容易形成地區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一切都很容易導致房地產交易價格高于其均衡價格,并且形成追漲行情,產生局部泡沫。實踐證明,政府如果不對住房價格適時進行調控,房地產泡沫破裂危機將不可避免。 最后,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實現雙重調控目標的重要保證。 按用途分,地方政府手里掌握的土地大體可以分為四類:一是非經營性用地(包括工業用地、路橋、公園等市政配套項目用地等)。二是工業用地。三是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地。四是商業性住宅用地。在這四類土地中,非經營性用地一般占了最大比例,政府不僅不能從中獲利,反而要承擔全部建設費用。工業用地往往用于招商引資,為了增強吸引力,地方政府通常會倒貼。開發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地,政府同樣難以獲得好處。唯一例外的是商業性住宅用地。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過度依賴開發商業性住宅用地獲取財政收入,也日益依賴于通過土地儲備方式把征用的土地用作抵押物來獲得銀行貸款,房價越上漲對當地財政和融資就越有利。同時,房地產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可以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GDP,體現地方政府的政績。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政府無論是打算調控房地產供應結構,還是要抑制過快增長的房價,都與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相沖突,因而許多調控政策難以落地生根。 以《意見》為例,地方政府雖然不會直接對抗中央的決策,但卻可能會使用一些變通的辦法。比如《意見》第2條規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對于這一條,地方政府很可能會保證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但是也可能會減少或推遲土地的供給。雖然《意見》第6條規定:“要優先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應,其年度供應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應總量的70%。”但是由于總量沒有明確規定,減少土地總量的供應,同樣可以達到減少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所需土地的供應。至于談到“各級城市人民政府要編制年度用地計劃,科學確定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規模。”,這里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或說彈性空間比較大,就很難界定什么叫做“科學確定”,基于此的土地供應總量也就有說不清的地方,監督難度比較大。如果土地供應量減少,雖然中小型住房比例可能會增大,但是價格卻不一定會下降。因此,盡管《意見》出臺后,地方政府的騰挪空間大為縮小,但如果他不積極配合,依然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政的效果。 建議進一步完善稅收體系 針對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的問題,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政策措施,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的原因不單是房地產本身的原因,也有發展理念、利益調整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尋求問題的解決也不應局限于房地產市場本身。 進一步明確和厘清政府在房地產發展中雙重職責的界限 住房既是商品,又是社會保障品,具有雙重屬性。這種特征決定了,政府在發展房地產過程中需要作出兩方面的努力:一是規范房地產市場發展。通過市場供求關系,有效調節作為商品的那一部分住房的資源配置、分配與使用;通過有關調控手段,避免市場出現大幅震蕩;二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低廉價格住房,滿足國內中低收入階層的購房或租房需求。 與前幾次的調控不同,本次調控措施不僅針對于市場或市場中的經營主體與消費主體,針對于交易過程與交易對象,同時更強調政府的管理、引導、規范和監督,用責任制的方式將應由政府承擔的責任從市場中剝離出來,分清政府與市場的責任。應該說,這是一種進步。但是,政府如何才能同時履行好商品房市場調控和提供住房保障雙重職責,其界限依然模糊。 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緩解住房供求結構嚴重脫節的矛盾 正如前述,我國房地產價格上漲速度總體上要低于許多國家,但是用房價與收入之比來衡量,中國卻遠遠高于許多國家。這其中,我國用地制度不合理,地價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過高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我國居民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過低。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都是低工資制度,人們的收入增長率長期落后于經濟增長率。改革前,由于政府管住房、醫療、學習等,低工資的弊端沒有顯現。后來,進行房改,政府不再福利實物分房,而改為發住房補貼。一方面是基數巨大且不斷上漲的房價,另一方面是數額甚少的住房補貼,住房市場供需脫節問題很快就顯現出來了。目前,中央已經提出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今后,關鍵是要抓落實,并不斷適時提高有關政策的力度。 加速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劃分 1994年在實行分稅制改革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事權劃分沒有展開,不同政府之間的事權劃分并不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地方各級之間的政府事權與財權并不對稱,事權重心下移,財權重心上移。與事權需要的開支相比,地方政府的財源不足。由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經濟發展任務不斷加重,地方政府層級越低增加開支的壓力相對越大,客觀上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級政府尤其是多數地方政府就將發展經濟、開辟財源作為政府的首要職責,把公共服務作為第二位職責。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房地產過度依賴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要想房產新政取得預期效果,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政行令通外,一個基礎性的工作就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劃分,盡快實現由主導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由房產市場的受益者轉為監管者。同時,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標準應盡快改變,賦予社會和諧、安定、人民滿意程度更大的權重,淡化GDP增長。這樣,房產新政的基礎才會更扎實。 切實落實問責制 我們知道,在缺少一個自覺且良好的施政氛圍時,惟一的辦法就是先對政府系統進行一次調控和管制,否則市場調控永遠不會令人滿意。為此,調整住房供給結構的任務在本次《意見》里充滿了行政指令的意味,中央直接給地方政府開出了數字化的任務單,還給地方政府加上了緊箍咒。比如指出,國務院有關部門將要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地2005年以來落實中央關于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情況進行一次集中檢查,對宏觀調控政策落實不到位、房價漲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結構性矛盾突出、拆遷問題較多的城市,要予以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但我們也不能不正視的一個事實是,2005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八條”也明確提出對住房價格上漲過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但是,時至今日,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卻沒有看到任何地方政府官員由于遏制房價不力而被問責。因此,如何真正貫徹中央提出的問責制就顯得十分關鍵。建議將貫徹國六條以及配套的《意見》納入地方政府官員政績的考核目標體系內,并加強人大對政府的監督作用。同時,對于房屋質量、房地產商的承諾也應及時跟蹤、監督,納入監管體系之內,以避免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 進一步完善稅收體系 目前,九部委出臺的《意見》中涉及稅收調整方面的,仍以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為手段,如果這一政策措施能夠落實,確實會抑制炒房,因為炒房的成本增加了。但稅收調節以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為手段,一個不容忽視的后果就是房地產正常的流轉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地不能盡其利,對住房市場的梯次構成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使得一部分居民保有住房意愿增強,進而對不同層次的住房供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樣,與中央提出的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目標就會產生一定的沖突。而從國外的經驗看,目前的稅收調節只能作為一種權宜之計,未來良性的房地產稅收調節應該是以物業稅等保有階段的稅種為主。同時,為穩定房價、抑制盲目炒房,資本利得也應采取累進稅制。 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化解流動性過剩 由于我國當前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過剩,房地產業又是我國當前經濟的一個主要增長點,所以大量資金逐利流入這一行業,從而致使房地產業過度膨脹,房價居高不下。因此,首先要從宏觀上采取措施,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化解流動性過剩。其次,要密切關注熱錢動態,出臺限制外資炒房的細則。 課題負責人:范劍平 執筆:高輝清 胡少維 包靜 國際經驗表明,經濟長時期快速增長往往帶來房地產泡沫。當前,我國住房潛在需求巨大,房地產市場中長期看好。我國住房潛在需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現有城鎮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另一個潛在需求來自城鎮化。政府長期調控的主基調應是“調整供應結構”與“穩定住房價格”并重。 表3:2004年我國城鎮不同收入階層的商品房購買能力的測算 解決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厘清政府在房地產發展中雙重職責的界限;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緩解住房供求結構嚴重脫節的矛盾;加速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劃分;切實落實問責制;進一步完善稅收體系,未來良性的房地產稅收調節應該是以物業稅等保有階段的稅種為主;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化解流動性過剩,首先要從宏觀上采取措施,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化解流動性過剩,同時要密切關注熱錢動態,出臺限制外資炒房的細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