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股民眾生相:令人膽戰心驚 叫人心生憐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10:04 東方早報
“我為什么不能購買31和58開頭的‘股票’?” 聽到這樣的問題,請不要笑,這是國信證券電話服務中心接到的真實提問。類似的情況各家券商都會碰到。 國信證券負責人說,不在一線,不會知道一些投資者的證券基礎知識是如此薄弱,投資者教育的任務是如此之重。 有一個投資者,足以讓人膽戰心驚。 這位投資者的資產高達600萬元。他致電國信證券電話服務中心,想了解自己賬戶的資產情況。接線員在告知其賬戶情況后,建議該投資者通過網上交易軟件或者電話委托系統等更為便捷的方式查詢自己賬戶的資產情況。但這位客戶卻懵懂不知網上交易軟件和電話委托系統為何物。 更為嚴重的是,他居然對自己賬戶的資金和資產狀況一無所知,因為他的賬戶由別人代為操作,他甚至連自己賬戶的交易密碼都不清楚,惟一了解賬戶資產情況的途徑是定期打電話來客戶服務中心查詢。 這位投資者的情況引起國信證券客服人員的重點關注,接線員立即耐心地指導客戶如何通過通達信軟件和委托電話查詢資產情況,并一再強調,全權委托他人操作將面臨巨大的風險,規勸投資者自己操作賬戶。 另外一些股民,則叫人心生憐憫。 有一位投資者要在賣出股票當天,把資金從保證金賬戶轉出。因為他的家人要住院,需要交付押金,但這位投資者幾乎把家里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投入股市,可以動用的流動資金微乎其微。這位投資者卻并不知道賣出股票當天,資金是不能提現的。 “證券市場有風險,不要把保證自己生活和應急措施的資金都投入股市。”國信證券規勸這位投資者。 有位投資者則對基金的風險沒有任何概念。一位投資者電話咨詢,他買的基金何時分紅?這位投資者經朋友推薦,投資10萬元申購了8只開放式基金。他的朋友說,有的基金是每個月都會分紅,基金的盈利全部來自分紅。但他并不知道基金凈值的變化也會影響自己的盈虧。 有的投資者甚至直接來電咨詢國信證券是否有代客理財服務,因為他資金量比較大,但沒有時間收集投資信息。 這些投資者讓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為他們捏了一把汗。不過,他們還是幸運的。無論任何問題,國信證券都會耐心解答,這些問題也都得到了解決。 與之相比,輕信非法宣傳的投資者付出了代價。 去年7月,股民王阿姨聽到電視里的廣告說,一家咨詢公司的炒股軟件非常神奇,可以保證80%以上的年收益。而軟件的價錢僅為5萬塊錢。王阿姨不由心動,交上5萬塊錢,買了炒股軟件回去。然后她根據這個炒股軟件,軟件說賣就賣,軟件說買就買。但半個月下來,王阿姨不僅沒賺著錢,反而虧了14.8萬。 這對于王阿姨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她就去找這家咨詢公司,要求賠償,咨詢公司根本不予理睬。王阿姨就把這家公司告到上海浦東新區法院,法院最終判決咨詢公司敗訴,但咨詢公司只是把5萬元軟件費還給了王阿姨。由炒股軟件導致的虧損并沒有獲得法律的支持,王阿姨14.8萬的虧損也就只能自己擔著了。 還有一些投資者,真叫人“恨鐵不成鋼”。 2007年3月30日,包鋼正股收盤價為5.59元,包鋼認購權證的行權價為1.94元,但有1661萬份認購權證未行權,投資者為此損失5735萬元,其中基本上都是中小投資者。 雖然有前車之鑒,但類似的故事還是發生了。 2007年11月23日,是華僑城認購權證的結束日。當日收市后,仍有18.17萬份股權沒有行權。按照當日華僑城股票收市價55.98元計算,注銷前每份“華僑城HQCI”內在價值49.022元。這些未行權的權證持有人損失金額達891萬元。 因為價外權證誤行權而遭受損失的案例也頻頻發生。 武鋼認沽權證的行權價為2.83元,有6.04萬份武鋼認沽權證誤行權,投資者損失6萬多。38060份大冶特鋼認沽權利誤行權,30名持有人共損失20.63萬元。 有投資者則因為權證市價委托買賣而遭受了重大損失。 委托指令有兩種,一種是現價委托,一種是市價委托。后者只是指令賣出500股權證,但沒有指出具體價格。權證的漲跌幅跟股票的漲跌幅不一樣,股票的漲跌幅最多是10%,ST股票是5%,權證的漲跌幅卻有可能是70%、80%,市價委托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甚至有投資者不顧風險提示,盲目投機末日輪,結果損失慘重。2006年12月15日,是白云機場認沽權證的最后交易日,其理論價值為0。但南京投資者高先生在該日買入15萬余元的白云機場認沽權證。后來,高先生以信息披露不當、監管不力等為由,將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三方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對其15萬余元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該起全國首例涉及權證信息披露的侵權賠償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高先生的訴訟請求未獲支持。因為是他自己沒有理解權證的基本原理,在最后的交易日買入價外權證,是自己的過錯,沒有得到法律的支持。 我們注意到,類似的“悲劇”遠沒有完全消失。從券商反饋的情況來看,投資者教育任重而道遠。 “我們一直在努力。”國信證券負責人的此番表白,應該可以代表券商們的心聲。 來源: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盡請關注東方早報網-《牛市》頻道 編輯:倪鵬翔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