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改權證創設之辯:諸多不了解形成虧損根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02:50 第一財經日報
筆者認為,權證創設的主要效果是可以阻止操縱和過度投機,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少數散戶遭受損失,主要是不了解權證及其規則、不了解交易所要求每個參與者簽署風險揭示書的目的、不了解創設的真正意圖。 關于創設制度,市場討論最多的有兩個質疑:其一是權證為什么要有創設制度?其二,看似“無風險獲益”的創設業務為什么只能給創新類券商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而不能由普通投資者來分享? 在境外成熟的權證市場,普遍存在市場化的供求平衡機制,主要有兩個途徑,一種是持續發售機制,一種是自由發行機制。前者是指原發行人對其已發行的權證進行持續發售,而對于伴隨我國股改而生的股改權證來說,這顯然行不通,因為股改權證是作為非流通股股東免費派送給流通股股東的對價,非流通股股東不可能再持續發售,因而平衡供求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自由發行機制”身上。 而要搞清市場關心的“創設為何只由創新類券商而非所有投資者來承擔”的問題,則更為簡單,即監管層是綜合考慮了創設行為的風險性的。創設人如實行創設,需要提供100%的行權履約擔保:創設認購權證,提供相應足額的正股股票,而認沽的話,則需要相應足額的資金,這就表明創設既有成本也有風險,這對創設人的履約能力、風險控制能力、資信程度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嚴格標準評審認定的創新類券商顯然符合條件,而如果對缺乏風險控制及管理能力的普通投資者放開資格管理,顯然最后結果只能有一個,即局勢嚴重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創設增加了權證供給,對權證價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了部分參與者的收益,由此一些參與者就認定創設本身是其導致虧損的根源,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 以南航認沽權證為例,不管有沒有創設,隨著南航股票的上漲,其內在價值趨近于零,交易價格隨著到期日臨近也逐漸向零靠攏,高位買入或最后接手的投資人就會有虧損,并且價格越高,損失越大。相反如果沒有創設機制,權證價格可能會更加扭曲,進一步偏離其內在價值,最終使盲目跟風的中小投資者遭受更大損失。 因此,權證投資損失的根源在于依據非理性價格判斷的投資行為,而創設機制通過平抑非理性的價格上漲,降低了權證市場的整體風險,保護了更大范圍投資者的利益。 李昕澤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