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還需繼續加強研究借鑒國際市場經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0:25 證券日報 | |||||||||
□ 李 方 近日,多位市場資深人士表示,“權證此次再度出山,半年的時間已經經歷過幾次風浪,目前的運行態勢還算平穩,我們還需要繼續加強研究和借鑒國際市場上的經驗。”在目前國內權證市場即將再次大發展之機,回顧權證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讓我們回到近100年前,自從1911年在美國市場上創立以來(當時一家名叫美國電燈和能源公司——American Light&Power——發行權證進行了融資),今天,按照成交金額計算,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形成了香港交易所、德國、意大利、瑞士、臺灣地區等五大權證市場;按照權證上市數目計算,全球五大權證市場為:德國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瑞士交易所、意大利、盧森堡。從區域分布上可以看出,歐洲權證市場更加成熟,德國最多,其次是意大利、瑞士和奧地利。在亞太地區,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權證市場也嶄露頭角。 而作為首家創立權證又是目前最發達的美國市場,其權證市場卻沒有發展起來,主要是因為美國期權發展在先,權證的作用則沒有了發揮余地,所以權證在美國就沒有發展起來。而英國倫敦及日本東京則因為政策不友好,妨礙了權證市場的發展。 權證出現雖早,但受重視較晚。上世紀60年代,許多美國公司利用股票權證從事并購其他企業的融資,由于權證相對廉價,因此部分權證甚至被當成了推銷手段,有點類似“買電腦贈保險”之類的手法。當時的美國,在債券發售出現困難時,常常以贈送股票權證加以“利誘”。權證在控制風險、進行投機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則是上世紀70年代以后的事。 從類型上看,現在國際市場上流行的權證可分為美式認股權證和歐式認股權證。美式權證持有人有權在最后到期日前任一交易日要求履約執行;而歐式權證持有人則僅能于最后到期日當天要求履約執行。 從理論上講,權證等衍生交易品種的定價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估算權證的理論價格,通常會采用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思公式Black-Scholes”,它主要考慮股票的當前價、行權價、持倉時間、同期銀行利率、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等五個因素。這一度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期權計價方法,另一位經濟學家墨頓,還將該公式用于可轉股債券的定價估算。 但是,如果對股市波動估計不足,靠該公式計算的權證理論價格就會要么過高、要么過低,從而導致誤判,其他缺陷還有很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斯科爾斯和墨頓均因該公式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參股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也長期利用該公式進行期權估價,結果,他們恰恰因對市場波動估計不足,導致有關期權交易的估價和操作全盤皆輸,公司不得不破產。 權證作為高杠桿投資交易品種,其標的股價的微小變動,都可能引起權證價格劇烈波動。加上其他諸多因素都會對權證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其風險和收益之高,吸引了更多傾向于投機性投資的市場參與者進場。短期內即可獲利豐厚,轉眼間也會全部賠光,權證的杠桿效應的確令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如癡如醉。 借鑒國際權證市場的發展,我們可以得出的幾點結論:1、備兌認購證將是主要的權證產品。2、香港相當大比例的中小投資者都參與權證產品交易,說明這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是適合中小投資者參與的交易品種。3、權證與期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性:權證發展好的則期權就難有大發展;期權發展好的則權證就難發展。4、境外投資者包括中小投資者參與權證既有完全投機,也有組合投資,權證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品種。5、權證產品要有大發展,必須要有做市商制度配合。可以說,權證產品的推出,倒逼做市商制度誕生的步伐。6、持續創設權證產品,將使投資銀行業務更加飽滿。 權證按發行人可分為兩類:股本權證Equity Warrant和備兌權證Derivative Warrant,香港稱為衍生權證。股本權證通常由上市公司自行發行,也可以通過券商、投行等金融機構發行,標的資產通常為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股票。股本權證通常給予權證持有人在約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權利,目前絕大多數股本權證都是歐式認購權證。在約定時間到達時,若當前股票的市面價格高于權證的行使價格,則權證持有人會要求從發行人處購買股票,而發行人則通過增發的形式滿足權證持有人的需求。 備兌權證是由標的資產發行人以外的第三方通常為信譽好的券商、投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發行的權證,其標的資產可以為個股、一籃子股票、指數、以及其他衍生產品。備兌權證可為歐式或美式,持有人的權利可以是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備兌權證的行使操作與股本權證基本一樣,不同的是,交割方式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現金差價。如果是股票交割方式,當持有人行使購買股票的權利時,備兌權證發行人需要從市面上購買股票或將自己原持有的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當持有人行使賣出股票權利時,發行人必須按行使價格買下股票。因此,備兌權證的發行人承擔著風險,需要一些對沖工具來避險。 按照美國股票交易所的定義,期權option是約定的一種在指定時間或指定時間內按指定價格買賣標的資產的權利。由定義可看出,權證本質上就是一種期權,美交所就是把權證當作期權的一種來定義的。除了操作方式上的一些差異,權證與一般意義上的期權幾乎沒有太大區別。 臺灣地區權證發行的要求 臺灣地區只有備兌權證,要求權證發行人必須同時經營承銷、經紀、自營三種業務,且對發行人有股東權益、信譽評級、履約保證金等要求;對標的證券則有發行股本、持有人數等要求。 我國臺灣地區的權證市場是在充分參考香港市場的發展經驗后發展起來的,因此從一開始就放棄了股本權證,只發行備兌權證。從1997年8月發行第一只備兌權證始,臺灣地區權證市場的發展也經歷了一波三折。 在臺灣權證市場開放初期,適逢股市高點,投資者對券商發行的權證趨之若鶩。然而隨著臺灣股市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墮入熊市,十余只權證幾乎皆因發行在歷史高點而全軍覆沒,投資者對權證這種新的金融工具也失去了信心。 隨著1999年股市景氣復蘇,權證市場又隨著牛市再次熱絡起來。2003年19家發行券商共發行了321只權證,比起2002年的100只增長兩倍多;權證發行金額亦由2002年的121.49億元新臺幣大幅增長至309.84億元。目前,權證已成為臺灣券商發展新金融產品的主要途徑。 臺灣要求備兌權證的發行人必須同時經營承銷、經紀、自營三種業務,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股東權益達新臺幣30億元,且無累積虧損;2資本額達10億新臺幣以上且其保證機構的股東權益達新臺幣30億元;3外國機構總公司股東權益達新臺幣30億元以上,在臺分支機構凈值在新臺幣3億元以上。 與香港市場類似,臺灣對備兌權證的發行人也有信譽評級要求,只有達到長期債信評級twBBB以上的金融機構才有資格發行備兌權證。 發行人每次發行備兌權證的數量應在2000萬單位以上,或發行單位在1000萬單位以上,但發行總價值在2億新臺幣以上。備兌權證的發行人還應在權證上市前,向證交所繳納履約保證金,且發行人必須設置避險或履約專門帳戶,進行避險操作。 為了防止權證市場上的操縱行為以及加強權證的流動性,臺灣證交所規定,權證的持有人不得少于80人,且其所持有的單位合計必須超過上市總數的20%。單一持有人持有單位不超過上市單位的10%,若其為發行人則不超過15%。發行人及其關系人、受雇人持有單位數不超過上市總數的20%。發行人在發行權證時,應限制標的證券公司的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有10%以上股份的大股東因權證的行使而認購的股數不超過該等人員本身所持有該標的證券的數量。 對于標的證券,臺灣證交所要求其市值為新臺幣150億元以上,且股權分散,股東總數在10000人以上,1000-50000股股東的人數不少于5000人,且所持股份數達到總股本的20%或1億股以上。近三個月成交股數占已發行股份總額的20%以上。標的公司近期經審計的財務報表無虧損。(魏 河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