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證券市場二十周年:向上生長 > 正文
編者注:值此中國證券市場誕生20周年之際,新浪財經舉辦大型有獎征文,回憶20年間我們一起走過的風雨歷程,記錄中國股市的巨大進步。下文是網友投稿:
七十年代末,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了艱辛的長征,無論是股份制經濟的理論探索,還是試點操作,均是從四川這“天府之國”向大陸其它省份延伸、輻射,股份制的沖鋒號不是在沿海各省市吹響,而是在大陸腹地向四周擴展。
這就是九十年代初,四川省己上市和未上市的定向募集股份公司較之其它省市比例甚高的緣故。為數眾多的帶有探索性質的定向募集公司,有著多方面的不規范之處,證券市場中由此產生了“歷史遺留問題股”的名詞。
股票發行后的流通、變現性,如同人需要氧氣和水份一樣,須叟不可分離,大量“問題股”出現后,由于證券交易系統的不完善,全國性的交易中心僅有上海、深圳兩地已建立,而區域性的柜臺交易,尚處于籌建和起步階段,大量持有股權、股票的投資者,急于尋找變現旳途徑和出路,股票的一級半市場便應運而生。一級半市場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是相當陌生的,由于改革初期,股票、股權發行有一定隨意性,因此,指望二級市場掛牌交易遙遙無期,在時間與空間上皆有一定距離,故此時股票的私下易手,處于一、二級市場之間的灰色地帶,通常稱之為:一級半市場(俗稱:黑市)。
成都“紅廟子”,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股票黑市交易場所多,四川省證券交易中心就坐落于此。92下半年至93上半年最火爆的期間,在長不到500米的街道,交易者人頭攢動,擁擠不堪。人們手中拿著大沓鈔票,還有厚厚的、一疊疊的五花八門的股票,……行情最牛時,從街道的一端買入股票,再擠到另一端賣出股票,即可獲豐厚利差。黑市鼎盛時期的每日交易量之巨,雖無法準確計算,但官方曾認可,一度超過當時行情低迷的滬、深交易所交易金額(最低日成交200~300萬元)達數千萬之多。投資者構成也十分復雜,既有無業人員、職業黃牛、農民、職員,也有軍人、機關干部、教師,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逐利埸所,全無高貴、卑賤之分,也無“君子不言利”之斯文,只抱有對“孔方兄”之莫名崇拜,都成了金錢不折不扣的追逐者和奴隸。以至于當時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金融財團專家均來此實地考察,國內分管證券的官員,各地證券專業人士,也先后光臨過這一被稱為“吉尼斯之最”的股票黑市——“紅廟子”。
鑒于“紅廟子”的混亂狀況,成都市政府不斷加以整治、疏導,這一民間自發的交易場所,被移至位于西藏飯店附近的體育館中,將部分即將上市的的股份進行托管,減少有紙化股票,私下交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移至體育館后,為區別于此前的“紅廟子”,當地人將其稱為:“白廟子”。比較“紅廟子”而言,體育館內的交易,規范了許多,當然,其名聲日落西山,大不如前。
市場剛經歷過92年大牛市,熊途漫漫的日子,對證券機構而言,經營步履唯艱,各家帳本,紅燈籠高掛,財務赤字,紛尋旁門左道。93年初夏某一日,領導獲內線消息,指定筆者,攜現金百萬之巨(黑市需現金交易),只身前往成都,參與即將上市的四川長虹之炒作。當下,不加思索,一口承應,正暗合了:無知者無畏的道理。由于飛機需要安檢,只能選擇陸路,開往成都的火車上,大號旅行袋內,裝滿整一百萬現金,以當年僅月薪250元的我而言,精神壓力巨大,(這相當于現今,月薪2.5萬者,攜金1億元)用鏈條鎖將旅行袋鎖死于旅行架上,將腦袋靠近包包,解手、出恭一概全免,輾轉反側,一夜未眠。
購入四川長虹股權證,順風順水,與公司成都營業部經理接洽,找來事先聯系好的“黃牛”,錢證兩訖,皆大歡喜。孰料次日,接領導指令,必須平倉,據內線最新消息,四川長虹延后上市,只能忍痛割愛,與滬市證券機構兩位炒手做成交易(一位現任H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另位后升至交易部總經理又留洋),平手相讓,吃一頓火鍋,搭上一條高級香煙,算是平靜出局。
這筆交易,一直骨梗在喉,當時的四川長虹,每股稅后利潤2元多,買入前,曾與做該項目經理仔細推敲過,十分看好其后期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加之購入價僅11.5~12元之間,基本屬抄底價,當時滬指1100點,即使后來,94年3月700多點上市,掛牌后,前二個交易曰,仍在17~21之間波動。此后又得知,持有機構者是在19元多出手,莫名滋味,多年在胸,直至96大牛市,揮師暴炒長虹,總算“舊情重溫”,此乃后話。
如果說炒四川長虹是計劃內的項目,接下來,只能只自謀出路,遠道而來,總不能雙手空空,無論輸、贏,終需血戰一場,可謂:壯士上沙場,非死傷即凱旋。得到領導默許,開始了一段“黃!苯洑v。
在通往“白廟子”的四條街道上,有許多零星的攤位,職業黃牛是在行人道上,放上一個小桌子,二、三張小竹椅,交易品種寫在一張大的紙頭上,小散戶級別的黃牛則推上一輛自行車,車上掛一招牌,寫明所買賣品種,街道路邊擺攤設點的黃牛與體育場內的“進場坐莊者”相比,規模要小很多,因為付不起各項費用,白廟子盡管交易規模較之火爆時期要小得多,但最顯著的特征是有了名義上的監管,披上了“合法”的外套。在這露天場所內,由工商行政部門、派出所,對其直接監管,設有幾部傳呼電話專門為其服務,給初來乍動的我留下的印象是,大體與農貿市場相差無幾,設有一百多個編號的攤位,每個攤位均為一敞開的售貨亭,一塊塊大玻璃下壓著各式有紙化股票、股權憑證,個別實力大戶則在柜臺下放著“大哥大”和成捆的鈔票(筆者其時,尚未有能力購置“尋呼機”。),暗示交易對手 ,自己只做大宗生意,一批跑腿的“馬仔”則從中穿針引線,拉客戶接洽生意,如若生意成交,視每股單價高低,可從中提取0.1~0.2元不等的傭金,場內每個攤位,每月向工商行政部門繳納400~1000元的管理費,收費具體數額是根據生意的興旺與蕭條而隨行就市。
“白廟子”另一個特點是:每日有行情報表印刷出售,這是全國其它黑市場所沒有的優勢,這種較“唬人”的報表,為油墨印刷品 ,羅列有四川省內相對較熱門的大約50多家己發行但未上市的公司名稱,以及股票黑市當曰交易的開、高、收、低價位,其中的水份相當之大,完全是由大戶們操縱的結果,而股票的排列順序,則是由各品種的熱絡程度和市場傳言其上市時間的遠近而定。但客觀而言,這種報表對外來者,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幫助的。
小L是筆者的交易對手,他是這一黑市的坐莊大戶之一。當時他剛27歲,成都市郊區的一個農民,如若不是股票市場的興起和熱炒,相信他仍擺脫不了~~面朝黃土,背朝青天的命運,93年4月,樂山電力上市時,無意之中收集持有了3萬多股的他,在股價開盤37元并一路上行時,全部脫手,魅力無窮的股票鬼使神差般地將他推入百萬富翁的行列,其手舞足蹈、吐沫飛濺的繪聲描述,至令記憶深刻,盡管他識字寥寥,在與筆者交易時,連一紙“股票轉讓書”,也得請他人“捉刀”,對在黑市怪圈中,孵化出的怪胎,大可見怪不怪。
在黑市上購買股票,以筆者當時的判斷,應選擇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最終確定了三家:四川金頂、成都成量、四川峨鐵,所幸的是這三家均不久陸續上市,其余絕大部分,至今無法上市,最后做成交易的,是四川金頂,交易對象就是小L,談判過程中,他給出兩種選擇:其一,由他陪同去,驅車前往峨眉山樂都鎮當地收購,這樣操作,他不用墊付資金,價格可低一半左右;其二,由他全權收購,價格較高。經過一夜權衡,出于安全考慮,最終決定采用第二種方案,幾天后,他拿來許多“股權托管卡”,及數份身份復印件,再經過幾番討價還價,以每股23元成交。一大袋現金換了一堆卡片、紙張文書一類的東西,回來后的數月,神經緊繃,生恐有詐,待到10月初,四川金頂上市,開盤不久,領導興高采烈的前來告知,28.10元全出光,獲利約百分之二十,這才長嘆一聲,釋出胸中濁氣,領導喜的是利潤,我卻如釋重負,沒有上當!
成都股票黑市與其它各地民間私下的“手——手”交易一樣,是中國大陸股份制改革中的一個灰色標記,是證券市場從不成熟、不規范走向完善過程中的一段“跑了調”的小插曲,它告訴我們:成長是有代價的,成長的過程必經歷彎路,成長和成熟是方向、是趨勢。
作者:未韋黑石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