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舒眉
股市,救還是不救,這是個問題。
2008年算得上是管理層政策最為頻繁,行政手段最為直接的一年。
無論是掀起調控風暴,還是注入救市強心針,對于2008年的中國股市,監管層始終懷揣“菩薩心腸”,目標直指兩字:“維穩”——股市既不能不發展,也不可非理性狂熱,更不要恐慌性殺跌,最好是慢慢漲,穩定壓倒一切。
但偏偏天違人愿,2008恰是最不安穩的一年。從上半年的通脹,到下半年的金融風暴, 1月1日至記者寫稿的12月27日,上證綜指從5522點跌至1851點,跌幅超過60%。
市場的深幅調整讓監管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地注視股市的一舉一動,這之中包括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轉向,包括中國證監會的一系列監管新規,包括財政部的數次調節稅率,也包括國資委、外管局、銀監會的各種措施。
事實上,中國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寄予了多重厚望。一是希望資本市場發展起來后,能改變目前過度依賴銀行間接融資的情況,改變融資結構;二是希望資本市場能夠發揮出優勝劣汰的功效,促進中國企業的健康發展。
而關于政府救市的先例更是屢見不鮮,較為著名的有1994年的“三大政策救市”(不發新股,限制配股,擴大資金供應),有1999年的“5·19救市”(據說是給基金等大資金開會,讓大家一起進場,結果 A股跟著NASDAQ瘋狂了一把“網絡股”),再加上2002年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6·24”救市,政府沒少在關鍵時刻出手。
不過,政府救市的途徑和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什么時候在幕后悄悄調劑,什么時候站在臺前直接出手,其中大有講究。
在多數情況下,監管層更傾向于在幕后,用市場化手段進行調節。無論是開閘放行基金,還是冰凍IPO,抑或是擱置增發,推遲創新業務,2008年以來,證監會的“無形之手”一直試圖給股市悄悄地加點溫,以防止它跌得過猛過急。不過,證監會有兩大職能,其一是維護監管秩序,其一是發展市場,當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時,發展只能排到了第二位。
即使如此,2008年仍算得上是管理層政策最為頻繁,行政手段最為直接的一年。管理層三次出手直接救市:“4·24”,“9·18”和“11·8”,無獨有偶,市場無一例外都出現了事先很難想象的低點,用一位接近政策決策者的話說,就是“突破了監管層的心理防線”。
也就是說,決定政府從幕后走到臺前,從間接調控到直接干預的前提必須是市場出現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投資者出現了非理性的恐慌以至于價值體系被徹底顛覆,市場失去了價值判斷。
2008年的“9·18”大救市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其時,市場毫無抵抗地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并連續下挫,如果放任跌下去,很可能真的到1200點一線,甚至更低。這引發了國務院領導的重視,并直接導致多個部門同時出手,讓股市出現強勁反彈。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