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海外弄潮是怎么變成海外嗆水的?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黃河
中國企業不但沒有吸取中航油的教訓,反而跟同一群職業賭博高手做對賭,這些產品可能本身就是人家設計出來的,跟這樣的對手對賭,怎么看怎么像一個三歲小娃娃跟泰森比拳擊,人家武裝到了牙齒,咱哪能是人家的對手?
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那些率先去海外市場的弄潮兒原本興致勃勃的沖浪,變成了一場“嗆水大賽”。
先是飽受期待的OQII鎩羽而歸。以往一些專家學者一說到A股,就說泡沫,一說泡沫,就說人家海外股市怎么樣怎么樣好,惹得國人對海外股市景仰得很,終于有QDII可以讓普通人投資海外市場了,自然少不了讓大家的熱切擁躉。
戰績呢?據半年報統計,最先出海的4只ODII的700多萬持有人幾乎全部出現虧損,整個基金系九只QDII的總虧損金額則超過400億元——這些虧損的投資者中許多人當初還在為自己趕上了出海的第一班船而竊喜。
相比于QDII還算得上自愿承擔風險的投資者來說,輸得更加慘烈的銀行境外理財客戶就不那么甘心了。據有關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11月底,中外資銀行發行的253款境外理財產品中,只有4款實現了正收益,而超損超過50%的竟然有108款(想一想,人家紐約股市股指跟最高點比,也只不過跌了二三成)。
與基金投資者不同的是,許多銀行客戶并不清楚境外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只是在業務人員的游說下莫名其妙成了“專業投資者”,然后又稀里胡糊涂地變成了“負資產”。比如內地一位薛女士,在短短一年之內便因購買銀行推銷的金融衍生品而夸張地虧損1.75億港幣。
但相比于企業的海外投資虧損來說,個人投資者又顯得“小巫見大巫”了。據不完全統計,在2008年的海外投資中,中國企業付出的“學費”就超過了2000億元。
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大抵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購買海外資產;另一條則是通過套期保值對沖市場風險。
由于金融海嘯帶來的資產貶值,中國企業購買的海外資產在2008年大幅縮水,中投公司在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股權投資浮虧已超過45億美元;中國平安投資富通的238億元只剩下7億元“零頭”;中鋁集團入股力拓9%的股權投資浮虧更是高達750億元。
在一系列投資虧損中,中國人壽入股VISA公司,并在公司上市后套現而盈利1.3億美元的財務投資模式,成為少有盈利案例之一。
盡管面臨巨額浮虧,但購買海外資產的中國企業至少還有解釋的余地,比如長期戰略的需要、比如業務整合的優勢,從長遠而言它們的虧損或許并不像今天顯示的那么嚴重。
而對于另一類名為保值,實則投機的企業投資決策者來說,他們面臨的就不僅僅是對其投資能力的質疑了。
從四年前中航油因石油衍生品交易敗走新加坡,到2008年的中信泰富對賭澳元、深南電對賭油價以及中國遠洋對賭遠期運費。中國企業不但沒有吸取中航油的教訓,反而跟同一群職業賭博高手做對賭,這些產品可能本身就是人家設計出來的,跟這樣的對手對賭,怎么看怎么像一個三歲小娃娃跟泰森比拳擊,人家武裝到了牙齒,咱哪能是人家的對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