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資金等詢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07:15 北京晨報 | ||||||||
早上起床我注意到了,北京出現(xiàn)了近期少有的陽光普照,沒有風雪,沒有迷霧,也沒有一絲陰霾。如果不是看到了屋頂仍然堆著雪,我甚至會感覺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古人總是在艷陽天時做賦,或婉約或豪放。可惜我只會聯(lián)想,但我一往股市想就總離不開那些陰暗和迷茫的事情,什么時候我才能像葛優(yōu)一樣推開窗說一聲:咱的好日子來了。 我翻盡了能看到的所有報告,沒一家告訴我在年內(nèi)的幾天里有望見到“好日子”,
從我身邊的朋友透露出的消息看,近一段時間一直困擾股市的資金抽離問題確已基本緩解。一位和某券商莊家相熟的朋友透露,前期的幾次反彈不但讓他們順利放了些貨,而且還難得地獲得了幾千萬元的收益,現(xiàn)在“大動作”已經(jīng)結束。而一些沒能成功而退的機構也得到了“以股票結賬”的從寬處理。基金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對大客戶需要有個解釋之外,其實承受的壓力并不很大。 這一點我在基金經(jīng)理的報告中也得到證實:由于年末機構普遍存在做賬心態(tài),同時,年底結賬壓力的高峰已經(jīng)過去,因此預期不但短線再跌困難而且會有反彈。 既然資金面已經(jīng)得到緩解,為什么仍不見新增資金的加盟呢?按照基金經(jīng)理的分析,目前場外資金相當充裕,但關注點明顯集中在一級市場。由于新股詢價可能達到的估值水平以及對于二級市場的沖擊的不確定性,在新股發(fā)行開啟之前,增量資金不太可能重新加重持倉比例。 可能好可能壞的時候,一律當“壞”理解,這是大機構資金的操作紀律。除非到了萬不得已,沒人愿意冒風險賭可能存在的機會。 晨報記者 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