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飛
全市場矚目的萬福生科欺詐上市案5月10日終于有了處罰結果。但是讓該案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卻是證監會對相關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微博]的“頂格”處罰,以及平安證券為了“贖罪”而開創的投資者快速補償機制。
周五通報的稽查結果顯示,萬福生科為了達到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條件,根據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永福決策,并經財務總監覃學軍安排人員執行,在2008年至2010年分別虛增銷售收入1.2億元、1.5億元和1.9億元,虛增利潤合計近1.13億元。另外,萬福生科上市后的2011年財報和2012年半年報同樣存在虛假記載的情況,上述兩個報告期虛增銷售收入2.8億元和1.65億元,虛增利潤合計超過1億元。
萬福生科造假金額和虛增利潤的比例在A股歷史上均非常罕見。除了龔永福、覃學軍面臨終身市場禁入的行政處罰以及刑事追責之外,相關中介機構平安證券、中磊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湖南博鰲律師事務所均未能勤勉盡責。其中平安證券更是成了輿論詬病的主要對象。
“頂格”處罰
按照周五公布的處罰結果,平安證券未對萬福生科的實際業務及各報告期內財務數據履行盡職調查、審核義務,且內控制度也未能有效執行。證監會擬對平安證券給予警告并沒收其萬福生科發行上市項目的業務收入2555萬元,并處以2倍的罰款,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
“這是2004年實行保薦制度以來,第一次對保薦業務的違規行為進行單獨立案,并且也是從嚴從重的處罰。”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周五在新聞通氣會上說。
此前,尚未有證券公司因為保薦業務違規而暫停相關業務資格。這一處罰意味著,從處罰正式執行開始三個月內,平安證券所有保薦項目的行政審核中止,“不再往下走”;并且從立案之日起,證監會已經不再受理平安證券新的保薦業務申請。另外,項目業務收入“沒一罰二”也是前所未有。
在對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方面,最大的看點是一些已經離任的責任人同樣付出了代價。
證監會擬對萬福生科項目保薦代表人吳文浩、何濤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撤銷證券從業資格,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薛榮年、曾年生和崔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對保薦項目協辦人湯德智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薛榮年曾任平安證券總經理,曾為平安證券在投行業務上異軍突起做出過重要貢獻。他2011年年底辭職后,帶著一批平安老部下加入華林證券,擔任董事長。撤銷證券資格后,薛榮年恐將暫別證券業。
并非“行政和解”
由于平安證券拿出3億元作為投資者補償基金,一些市場輿論認為平安此舉是“花錢消災”。但也有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說,此次平安的做法具有開創性,有助于解決投資者訴訟成本高、追償難度大等問題,今后類似案例應循此例。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周五也回應了市場的疑問。這位負責人說,證監會鼓勵和支持負有責任的相關機構先行補償投資者,但是對于平安證券的處罰仍然是從嚴從重的。
他表示,證監會在加大市場違法違規打擊力度的同時,也需要探索投資者的補償機制,幫助那些受害的投資者盡量追回損失、減輕負面影響。
“這并不是境外市場的‘行政和解’。‘行政和解’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們還沒有條件這么做,但是需要探索各種制度,在損害發生后維護投資者利益,推動民事賠償機制建立和落實。”這位負責人說。
進入【萬福生科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