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證券記者 胡春春
中聯重科(000157.SZ/01157.HK)業績與行業形勢的背離終于從“私下議論”變成“公開舉報”。昨日,香港媒體報道,一份匿名信舉報中聯重科財務嚴重造假,認為過去一年在重型機械市場下滑的情況下,中聯重科不可能實現雙位數的同比增長。
昨日,中聯重科A股和H股緊急公告停牌,中聯重科證券部、董秘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金證券》記者接觸的中聯重科內部人士稱,“2012年業績逆勢增長是有合理解釋的。”公司也在昨晚發布了澄清公告。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中聯重工財報中一些數據確實值得懷疑。
小圈子中的質疑
對中聯重科的質疑最早始于2012年年中。
彼時,中聯重科在半年報中披露,2012年1-6月,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91.20億元,同比增長2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22億元,同比增長21.47%。同期,重型機械市場中的另一巨頭——三一重工[微博]給出的營業收入是317.60億元,同比增長4.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60億元,同比下滑13.12%。而柳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更是達到70%以上。
面對這一數據,市場一些資深投資人開始“不淡定”了。“中聯居然比三一表現還好?”、“市場這么不景氣,中聯還能賺56億元”……諸如此類的疑問不斷在小圈子中發酵。不過,這些質疑也僅限于圈子中的討論。
2012年10月的最后一天,當中聯重科的三季報發布時,業績再次“亮瞎”了投資者的眼睛。2012年1-9月,中聯重科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7.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6.75%,這兩個數據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對比之下,同期三一重工[微博]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58.76% ,柳工則是同比下滑達到72.95%。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中聯重科在定期報告中并沒有給予“業績逆勢增長”的解釋說明,相反,在2012年半年報和三季報中都給出了“2012年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發生大幅變化的警示。”
國際投資者舉報
中聯重科業績“異動”終于迎來了更為激烈的質疑。
昨日,香港媒體報道,一位自稱為國際投資者的人士舉報中聯重科2012年業績存在財務造假,并出示了一份“中聯重科華東地區銷售內部文件”。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尚未能證實這份文件是否為中聯重科所有。
該份文件顯示,文件歸屬公司在華東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正常銷售,一種是B類銷售,另外一種則是C類銷售。據了解,正常銷售是指已經與買家簽訂好,已經確定出貨及付款日期等內容的正常訂單。B類銷售指的是意向訂貨,但未確定出貨日期和付款事宜等,又叫潛在訂單。C類銷售,則是公司將一些舊有客戶套上別間公司而虛構出來的訂單。舉報方認為,B類訂單和C類訂單正是“幫助”中聯重科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中聯重科僅華東地區的銷售額按年增長幅度足足夸大了10倍……”
昨日,《金證券》記者接觸的中聯重科內部人士解釋,“公司從2011年開始,通過技術的改進和并購等策略,業績已經提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混凝土機械上的銷售。公司業績增長是有合理解釋的,并不是空穴來風。”而對于舉報信中提到的華東市場銷售情況,該人士認為,“只要沒有確認的收入都是應收賬款,而應收賬款的數字都是一目了然的,中聯重科不可能通過這么幼稚的手段來財務造假。”
昨晚,中聯重科發布澄清公告,表示相關傳聞均不屬實,公司不存在“財務造假,將部分未實際銷出甚至是不存在的訂單計入正常銷售額內,以夸大利潤表現”的情況。
賺的錢去了哪里?
“這封舉報信可能是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互掐的后遺癥,肯定是圈子里的人曝出來的。”昨日,湖南地方人士對《金證券》表示。
在與記者交流中,對方暗示,中聯重科的財務數據上確實有許多不太清楚的地方。其介紹,中聯重科今年業務上增長的主要有兩塊,一塊是混凝土機械的銷售,一塊是挖掘機的銷售。混凝土機械銷售上,一般三一重工占比最大,大概在40%-50%的樣子,今年中聯重科在銷售大幅提高的情況下占比也只在40%左右;而挖掘機銷售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歷史包袱小、基數低,所以同比增長看起來很大。起重機這塊和行業其他公司一樣,銷量處于下降狀態。
“雖然公司應收賬款增長幅度不是很大,但經營活動現金流明顯不是太好,那么賺的錢去了哪里?”這名人士說。
值得注意的是,《金證券》查閱券商研究報告,發現此前興業證券在點評中聯重科三季報時稱“三季度市場份額和毛利率提升,但是費用率惡化”,而此前記者在接觸中聯重工人士的時候,其明確表示,“2012年公司的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
不論這份舉報信是否屬實,中聯重科在財報中確實有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情況。“不是定期報告制作不嚴謹,就是確實存在問題。”上述人士說。
進入【中聯重科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