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丹 深圳報道
大富科技(300134)近日的一份業績預告將其推上了創業板的跌停板。
10月14日,大富科技發布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第三季度虧損額最高達9000萬元,次日開盤不久便一字跌停,此波隨后跌至上市以來的最低點 9.88元。這家登上創業板才兩年的公司業績即變臉,對于虧損原因,公司如此解釋,由于投資并購的行為整合進程并未達預期,協同效應尚未體現,對業績產生了影響。
今年上半年來,大富科技連續對三家公司進行收購,然而收購容易整合難,加之其主業通訊設備業迎來行業低潮,大富科技出現大虧。
“熊市”的艱難整合
大富科技第三季度的大幅虧損,已將其前三季度拖入虧損,公司預計2012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700 萬-4200 萬元,同比下降高達100%-120%。
上市才剛剛兩年,其業績便大幅變臉,由此引發股價跳水。公告發布后次日股價跌停,第三日依然大跌近6%,與一年多前相比股價已縮水幾近四分之三(除權后計)。
對于其業績為何突然變臉虧損,公司方面的理由是投資并購造成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大富科技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一口氣完成了三場收購,先后收購飛創(蘇州)電訊產品有限公司部分資產、弗雷通信技術(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成都意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等。對于幾近瘋狂的頻頻收購,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提高了市場份額,并打入連中興、華為也無法有效進入的北美市場。
然而,如何整合收購的這些公司,是擺在大富科技面前的一道難題。按照大富科技的邏輯,收購行為是“投入在先,產出在后”。
10月17日下午,大富科技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收購是為了開拓美洲市場,增加市場占有率,集中效應要在明年才能體現出來,“三季報虧損跟公司計劃有點差距,沒有達到計劃中的量,供貨量還沒有上去,對銷售業績產生影響。”
除了整合效應沒體現,收購是否物有所值尚需觀察。在深圳一家通訊公司工作十多年并參觀過大富科技的人士對記者透露,大富科技業績虧損主要是收購失敗,“收購了一些爛攤子,沒有能力整合資源,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花冤枉錢了。”
民生證券投資顧問趙維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富科技由于擴張過度導致會計報表虧損。“如果盲目擴張,遲早把自己逼入絕境。如果認清形勢,適度收縮,后市還是有戲的。”
事實上,大富科技自上市以來凈利潤不斷下滑,其上市當年即2010年凈利達到2.5億,增長高達近80%。但這只是曇花一現,隨后增速下滑不斷擴大,2011年凈利下滑25%為1.87億;今年上半年下滑的幅度更大為63%,凈利已減至4800萬;而今更加慘不忍睹變為虧損,由于第三季出現大虧,前三季預計凈利下滑高達100%以上,預計虧損額在4000萬上下。
“靠山”危機傳導
除了要面臨對收購公司整合的難題,大富科技也面臨著對華為巨大的依賴風險。
大富科技的大客戶名單中,2008年-2011年華為在其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60.64%、64.55%、70.22%以及53.32%。連續四年,大富科技銷售比例超過50%的客戶是華為。
2011 年下半年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歐美運營商投資減少,華為對射頻產品的去庫存及調低產品價格,導致大富科技下半年營收同比下降。而從上述數據看出,2011年公司在華為身上的銷售收入占比大幅下滑,從而使其該年凈利開始出現負增長。
“公司對華為的銷售量沒有降低,但是隨著其他業務的開展,華為在我們公司的銷售份額是有所下降的。”大富科技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整個通信行業一直處在瓶頸期,其他公司的表現也是一般。
在資本界看來,大富科技在業務方面的確是“抱華為的大腿”。北京一位私募基金合伙人兼投資總監認為,“大富科技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華為。華為抱中國移動(微博)的大腿,中國移動投資減少,那么設備廠商日子就不好過。”
職業投資人黃先生對通訊設備行業并不看好,他對記者表示,目前相對來說,整個全球通信市場這幾年資本支出少,更新設備、工程建設開工比較少,中興、華為這些公司日子會比較難過。
“我不看好這類沒有任何競爭力的寄生類公司,大富科技的發展一塌糊涂,華為中興日子都難過,寄生的小公司能好到哪里去?”另一位投資界人士也對記者表示。
但是,上述參觀過大富科技的通訊行業人士卻認為,隨著行業的回暖,大富科技依然會度過冬天,“背靠大樹,死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