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賴智慧
“沒有哪個CEO愿意看到公司虧損,但有時又不得不接受虧損的局面”,8月30日下午,在中國遠洋(601919.SH)舉行的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一向喜歡被人稱為“魏船長”的中國遠洋董事長兼CEO魏家福如此表示,并代表公司管理層向投資者道歉。
中國遠洋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6.47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升1.2%,凈利潤虧損48.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0%。而2009年和2011年,中國遠洋因分別虧損75.4億元、104.49億元被戲稱為“A股虧損王”。
如果今年全年業績再次虧損,中國遠洋將成為ST股,如果連續第三年虧損,則面臨退市風險。因此,如何扭虧顯得異常緊迫。魏家福在業績會上透露,“已向中央遞交了有關航運業困境的報告,有關部門也正在研究扶持措施”。
上半年再度巨虧面臨ST
對上半年巨虧的原因,中國遠洋表示,全球經濟疲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航運市場運力過剩、供需失衡的矛盾沒有改善,特別是干散貨航運市場運價持續低迷并下滑,而燃油等相關成本高企,由此導致公司效益比去年進一步下降。
上半年,公司集裝箱和干散貨業務全部虧損,干散貨業務息稅前虧損約3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了28%。上半年市場BDI(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 均值僅950 點,同比回落了31%,而公司干散貨業務實現的TCE(等價期租租金) 水平也同比回落了37%,這是導致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
集裝箱業務息稅前虧損13.2 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8%,這主要是因為成本同比上漲較多。上半年運價運量分別同比上升0.4%和17%,但是燃油成本則同比上漲26%。
中國遠洋業績表現如此差勁的主要原因是外圍環境惡化,一方面供需嚴重失衡,導致業績下滑嚴重;另一方面,運價的下調和燃油成本的上升,壓榨了利潤水平。不過,與其他航運企業相比,中國遠洋不合時宜地訂購船只和高價租船,是導致其業績虧損比行業其他公司嚴重的內在原因。
早在2008年初,中國遠洋上市不滿一年,在國際航運市場表面一片繁榮之時,中國遠洋就宣布投資22.96億美元訂造25艘新船,由此增加10.68萬標準箱運力和211.3萬載重噸運力。但就在公司大規模訂船之時,金融危機爆發。
與此同時,由于擔心租金上漲,公司當時簽了很多五六年的合同。據了解,目前,中國遠洋的干散貨船有差不多一半是從其他國家的船東那里租來的,相當容易受到即期運費市場波動的影響。
虧損不斷的業績也使得中國遠洋股價一落千丈,曾于2007年10月創下68.40元的最高價位后一路大跌,現已跌至不足4元。
持續虧損使得中國遠洋面臨ST風險。按上交所規則,若今年再次全年虧損,將面臨被“ST”的命運。若明年虧損延續,將有摘牌的風險。
三種可能的脫困途徑
雖然并沒有國企被“ST”的“禁令”,但較好的平臺也使得國企在獲得注資或謀求重組方面有較大優勢,因此國企尤其是央企此前變成ST的先例屈指可數。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遠洋如何脫困成為管理層的頭等大事。
中國遠洋副董事長馬澤華表示,“公司的目標沒有變,下半年繼續努力,力爭扭虧。”但通過經營扭轉業績幾乎不可能。魏家福也表示,航運業上一個上行周期長達七年,但若以2008年作為下行周期的開始,7年周期計算,則航運業還將面對三個年頭的寒冬。
長江證券分析師韓軼超認為,航運業運轉周期較長,目前又處于下行周期,即使企業在成本和現金流控制上有所改進,盈利狀況也很難短時間內有明顯改善。
為此,中國遠洋將扭虧的希望寄予政府。魏家福在業績會上稱,公司已多次給政府打報告求助,政府也在研究具體措施。盡管魏家福拒絕回應這些措施是 否包括政府注資、資產注入,但據《投資者報》了解,目前中國遠洋扭虧的方案大致有三種可能,一是向中央求援;二是出售資產或實施重組;三是通過再融資手段 從市場上籌措資金。
資產出售或重組是三個方案中較為持久的解決辦法,最大的可能是將中國遠洋的集裝箱業務轉移給中海集運,但也有難度。因為中海集運也是自身難保,今年上半年虧損12.8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翻倍。
而目前A股持續下行,公司業績持續虧損,靠再融資也有難度,不管是通過定向增發還是通過發行公司債融資,都時機欠佳,且很難有機構參與。中國遠洋總經理姜立軍表示,公司正考慮多種方案,但現階段披露細節為時尚早。
但多名業內人士對《投資者報》表示,中國遠洋體量比較大,國家出手也很難救。到了行業低谷的時候,救得越多虧得越多。
在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奚君羊看來,通過政府行政能力的控制,比如說資產的剝離,通過各種關聯交易,把虧損的項目劃歸到其他公司,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轉局面,但這是違背市場機制的做法。
奚君羊認為,中國遠洋的虧損局面若沒有改變,應該按照規定執行“戴帽”。一方面可以給大型國企和超大型國企以警示作用,督促國企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投資者的一個警示。
中國遠洋已有相關動作。除了恢復運價之外,中國遠洋在去年底也整合了旗下的干散貨業務,成立了中遠散貨運輸集團,以此提高決策效率和議價能力, 形成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魏家福也強調,“我跟我的財務總監的要求是任何時候賬面上都不能少于600億元的現金,因此這幾年我們手中都保持著足夠的現金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