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
已過會未上市新股超110家 7個月內難以消化
于無聲處聽驚雷,股市反彈波瀾不驚,但一些投資者卻嗅到了緩發新股的味道。
8月的第一個交易周,低迷的A股市場突然迸發出活力,短短七個交易日內,上證綜合指數連續陽線攀升。股市回暖的背后,市場盛傳監管層有意通過調整IPO節奏,減緩二級市場融資壓力。
統計顯示,A股歷史上7次大規模停發新股,股市3次上漲、4次下跌,停發新股可以挽回市場信心,卻難以根本扭轉熊市的低迷。
在市場對停發新股救市望眼欲穿的同時,“新三板火線擴容、純B股將回歸A股”的消息卻成兩枚重磅炸彈,上千億的融資壓力讓A股脆弱的防線岌岌可危。
史上7次停發新股 大盤跌多漲少
長達27天的時間,證監會網站上的IPO預披露信息都沒有再次更新。
證監會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16日預披露了4家公司的招股書后,7月17日至8月前兩個交易周結束,長達27天的時間,證監會網站上的IPO預披露信息都沒有再次更新。部分分析人士據此推測,監管層是在刻意控制新股發行節奏。
對此,業內人士卻缺乏足夠的認同,平安證券(微博)首席策略分析王韌直言,“IPO不可能停止。假設暫停A股,影響也更多停留在心理層面,不會對場內資金面造成太多擾動,停發新股對股市帶來的直接提振也并不明顯!
歷史上,A股市場一共出現過7次IPO暫停。根據中金在線的統計,從7次IPO暫停期間的股指漲跌來看,上漲的次數為3次,下跌的次數為4次,暫停IPO并不會對市場趨勢性走向帶來明顯改變。
統計顯示,7次暫停新股發行可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段:1994年~1995年,當時證券市場總體規模有限,政策市特征明顯,監管層以暫停新股發行實施政策救市;2001年~2004年,當時網絡經濟泡沫破裂,各種上市公司造假丑聞陸續曝光,股市人氣低迷,管理層被迫兩次暫停新股救市;2005年以來的兩次暫停新股發行,是中國證券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兩次IPO,2005年、2008年兩次IPO停發周期接近1年。
“歷史上看,股市設立初期暫停IPO的目的相對直接,就是為了對A股市場產生刺激,實現政策救市。隨著股市規模逐漸擴大,監管層在逐步轉變為以控制IPO節奏作為市場微調工具。”華泰證券分析師劉英認為,在新股發行不暢,屢屢出現承銷商包銷的情況下,監管層會考慮暫停IPO,以緩解市場壓力。
2005年、2008年兩次長跨度停發新股的背景則并不相同。
2005年管理層決定將工作重心調整至解決股權分置改革上,策略上,在固有原始股問題未解決前,盡量減少新矛盾的堆積。同時當時市場狀況低迷,也不允許大量新股進入二級市場,管理層索性采取休克療法,暫停發行新股鋪路股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驟然來襲,國內經濟形勢急劇惡化,監管層暫停新股發行接近1年時間。值得關注的是,2008年國內融資規模達到高潮,隨著中石油(601857.SH)等航母級大盤股成功登陸股市后,監管層“恰到好處”地停發了新股。
“目前市場環境與2005年、2008年并不相同,當時停發新股背景均為股市大幅暴跌,2005年股指創下998點新低,2008年大盤更是從6000點一路跌到1600點!眲⒂⒎治稣J為,今年以來雖然指數表現不佳,但整體保持震蕩市,雖然上市新股連續出現跌破發行價,但認購數量不足導致主承銷商包銷的案例不多。
今年6月、7月兩個月,上證綜合指數均以大幅下挫報收,月跌幅分別達到6.19%、5.74%。盡管市況低迷,來自一級市場的融資壓力卻是不減反增。6月A股市場融資總計427億元,其中首發家數15家,增發家數13家;7月盡管股指跌破2132點“鉆石底”,融資額卻創出年內第二大單月新高,7月滬深股市IPO共計20家,募集資金123.955億元,定向增發17家,募集資金457.855億元,合計募集資金581.81億元。
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底已經順利過會但還未上市發行的公司超過110家,其中有94家是今年通過審核的。如果按正常水平每周上市4只新股計算,僅僅消化這些公司就需要28個交易周(即7個月),即從現在開始每周排滿發行,也要持續到明年一季度才能完全消化掉。
新三板市值預估超萬億 引發資金分流恐慌
新三板市場建設將持續推進,目前潛在融資規模近7000 億元。
在市場瘋傳“停發新股”政策救市的同時,新三板帶來的資金分流壓力卻在悄然來襲。
8月3日,中國證監會宣布,經國務院批準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首批擴大試點除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外,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區。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三板”定位于為成長性、創新性中小企業提供股份轉讓和定向融資服務!靶氯濉笔袌龅娜谫Y功能屬于小額定向融資,擴大試點后,融資額也很有限,對市場擴容影響很小。
“從中關村公司股份轉讓試點情況看,6年來掛牌公司僅100多家,定向增資總額只有17.29億元,公司單次融資規模也只有幾千萬元。”這位負責人還指出,這個市場流動性不高,2011年平均換手率只有2.93%,涉及的資金量有限。
然而來自證券公司的研報顯示,新三板給二級市場帶來的沖擊遠沒有這么樂觀。招商證券(微博)認為,新三板市場建設將持續推進,目前潛在融資規模近7000 億元。國泰君安則判斷,未來3年左右,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有望超過3500家,市值則達到約1.2萬億元,相當于較目前擴張100倍。中信建投更是放出衛星,判斷新三板將達到2.6萬億~4萬億元市值。
“短期來看,新三板上市數量有限,對二級市場的直接資金分流壓力有限。”王韌分析認為,新三板采用的是做市商制度,發行新股可能大量凍結券商資金。在上市資源供給方面,有資質進行創業板直接融資的企業,沒有必要選擇新三板作為跳板。
新三板箭在弦上,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的純B股股票群回歸A股的進程也在加快之中。
閩燦坤B(200512.SZ)退市風波引發B股劇震,8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考慮到B股市場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對于純B股公司因觸發市場指標而非財務指標引發退市的,支持公司選擇自愿方式退市。對于主動退市的公司,通過自身努力或資產重組,達到重新上市條件的,由深交所優先安排,經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后,重新上市不需要經過證監會核準!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方面也積極做出回應,“鼓勵B股公司自愿退市,退市后符合重新上市條件的,將充分考慮歷史因素,安排重新上市!
目前B股市場共108只股票,截至2011年末,B股市場總市值只有1465.11億元,市值規模基本和2000年持平,由于B股基本喪失了融資功能,回歸A股這正是眾多B股公司所盼望的。盡管融資規模不大,但一旦啟動B股回歸程序,對于已經不堪承受“融資”之負的A股來說,恐將拖累A股繼續下行。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