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勇杰 發自北京
12月22日,漢王科技(002362.SZ)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稽查總隊立案稽查。
在此之前,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高達2.8億元的漢王科技,早已“榮升”年度業績變臉王,被輿論群起而攻之。股價腰斬、機構出逃、股東套現、高管跑路,上市后一直風起云涌的漢王科技,在一系列涉嫌內幕交易的瘋狂表演之后,成為“中小板退市第一股”的首選。
“確實在被調查,我們只能更加努力了。”12月26日,漢王科技一名中層有些無奈地說。調查的敏感時期,漢王科技一向高調的高管們,驟然選擇了沉默。涉嫌內部交易、撞上了監管槍口的漢王科技高管們,似乎突然間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漢王”墜落
2010年,總收入突破12億元,同比增長112.71%,實現凈利潤8790.16萬元。彼時,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微博)以及一干高管,面對核心產品電紙書面臨的困境以及外界質疑,依然信心滿滿。
然而2011年伊始,漢王科技業績變臉之慘烈,讓人始料不及。
2011年一季度,漢王科技虧損達4618.16萬元,這與其2010年總收入突破12億元、同比增長112.71%、實現凈利潤8790.16萬元的大好勢頭大相徑庭,虧損額相當于2010年的凈利潤的一半。
但是,對于如此重大的業績變化,漢王科技在3月18日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卻只字未提,直到4月18日晚才發布了一季度將虧損4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業績預告。
“證監會目前立案調查的方向,我們也不清楚。”漢王科技的中層表示。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推測,此次漢王科技被稽查很可能與公司此前延遲披露一季度業績虧損情況有關。
更為蹊蹺的是,在一季度業績虧損公布之前一個月,漢王科技的高管在解禁期限剛剛到達之時,便“及時”套現跑路。
3月21日,漢王科技9名時任高管集體減持手中股份,當天合計賣出120萬股,累計套現8710.67萬元。
與此同時,3月18日發布年報到4月18日晚發布一季度業績預虧公告之前,其股價走勢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的下跌。但從4月18日開始,其股價即開始大幅走低,每股從當時的35元左右跌至目前的13元。
《證券法》第63條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根據《證券法》第76條的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根據《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漢王科技“一季度將虧損4000萬-5000萬元”顯然屬于對公司股價有重要影響的內幕信息,而漢王科技高管卻在該信息公布之前賣出公司股票,這顯然難逃內幕交易之嫌。
對此,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表示,高管套現原因是戶口多不在北京、孩子上學、出國需要錢。
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能讓市場滿意,更為嚴重的是,對于原第二大股東上海聯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精準減持套現的問題,至今漢王科技仍沒有做合理解釋。
股東精準套現
漢王科技原第二大股東上海聯創,減持套現時間,也是“恰巧”在第一年度報告公布之前。
根據漢王科技公開資料,4月1日至4月26日期間,原第二大股東上海聯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67.2元的均價賣出公司股票100萬股,此后又在5月18日以20.93元的均價賣出800萬股;5月30日至5月31日期間以22.9元的均價賣出66.3萬股,上半年累計減持套現金額約為2.35億元。
2010年年報顯示,漢王科技董事馬雄鳴同時在上海聯創領薪,而另一董事嚴義塤同時也是上海聯創主要負責人。正因為此,市場質疑上海聯創的減持也緣于公司業績陡降的消息,因而也涉嫌內幕交易。
在高管和上海聯創成功出逃后,漢王科技便頻發利空。
4月29日,公司在2011年一季度財務報告中公布,公司預計2011年上半年虧損將達到9000萬-9800萬元;半個月后,公司公告主營產品電紙書大幅降價,降價幅度在15%-40%。
7月15日,公司公布201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半年報業績預測進一步調低至虧損1.65億元至1.75億元;7月30日公布的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虧損1.74億元,并預計前三季度虧損2.4億元至2.5億元。
10月15日再度將前三季度的虧損預告擴大至2.7億元至2.8億元;10月28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虧損2.78億元,并預計全年將累計虧損3.5億元至3.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這并不是漢王科技股價首次異動,即使在形勢良好的2010年,其也出現過股價腰斬的怪象。
2010年7月,漢王科技股價從一度逼近175元,驟然暴跌至86元左右。當時,漢王科技副總裁、董秘朱德永解釋為,有機構故意砸盤、股價屬于不理性波動,“過段時間還是會漲上去的”。
時至今日,股價是否上漲不言自明,只是去年那次股價腰斬之前,機構大量減持套現離場,卻是似曾相識的事實。
只是,這次無論是朱德永還是公司其他高管,均未給出合理解釋,發到董秘郵箱的采訪提綱,截至發稿也并未給予回復。
質疑保薦人
今年前三季度,漢王科技營業利潤-2.92億元,相較去年同比下滑521%,在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中營業利潤降幅最大。
漢王科技于去年3月上市,仍在持續督導期內,保薦代表人為中德證券的李凡和崔學良。
漢王科技成為年度業績變臉王,保薦人顯然難逃其咎。
2010年3月漢王科技上市時,憑借其電紙書突飛猛進,漢王科技發行價41.90元,募集資金10.76億元。上市之后,漢王的股價一度高達175元,一度成為股王。
但緊接著,漢王科技股價急轉直下,一眾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被套其中。但保薦其上市的中德證券在拿到5529.98萬元保薦承銷費之后卻無絲毫損傷,即使對漢王科技多名高管高位減持本公司股份,也未作任何回應。
保薦人只薦不保,對漢王科技并沒有盡到持續督導責任。而漢王科技業績變臉導致股價持續下滑,更加難逃其咎。
2008年7月,漢王科技首次過會時,漢王科技并沒有電紙書業務的存在,而其當年的凈利潤也只有2992萬元。結果,2008年下半年開始,證監會對IPO暫停審核上市。
但就在2009年,漢王科技做出電紙書產品,而且產品廣受市場歡迎,迅速超過漢王科技其他所有產品的收入總和。迅速崛起的電紙書業務也給漢王科技帶來了更加高的盈利預期,憑借電紙書取得輝煌業績,漢王科技才最終得以在2010年3月過會上市。
電紙書這款明星產品,幫助漢王科技募集到大量資金,為漢王帶來過短暫的輝煌,卻又銷量下滑,迅速將其帶入深淵。
現在電紙書銷量下滑,為漢王科技帶來的銷售收入與其他業務水平已經逐漸接近,雖然過去一年耗費了巨大的資源,但重新定位于“讀書人中的小眾產品”已經明確修正了此前的產品定位。
顯然,這與招股說明書中漢王科技高管以及保薦人對于電紙書的銷量、前景的相關樂觀預測,有著明顯差距。
“漢王科技算是中關村的老企業,但其強項在識別系統上,電紙書的曇花一現,難逃包裝上市之嫌。”熟悉漢王科技的知情人表示。
戰略死局?
無論如何,作為上市時期的核心產品,電紙書戰略的進展,對于漢王科技影響巨大。
去年3月漢王科技上市時,正值電紙書銷售火爆,漢王科技捷足先登,先在電紙書市場拿下80%的市場份額,3月上市之后更是利用募集資金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消耗了巨額資金。
去年7月,副總裁朱德永也曾透露,在廣告上,漢王科技投入了大量資金,“不缺錢”。
然而,下半年剛一開始,漢王科技上半年5.5億的電紙書銷量有很多都在經銷商的庫存里,對后續銷售造成了很大障礙,而蘋果公司iPad2的推出、iPad1的降價更讓漢王科技措手不及,自此以后,漢王電紙書的銷售便直線下滑,與上半年銷售額相比,下半年僅銷售3.8億元,下滑30%。
進入2011年,漢王電紙書的銷售更加步履維艱,而其股價也和電紙書的銷量一樣,直線下滑,到2011年年中時,漢王科技的股價已經比年初下降一半。劉迎建無法遏制電紙書銷量下滑的勢頭,5月份在燕郊召開代號為“雷霆行動”的經銷商會議,試圖通過降價手段保住市場份額,維持電紙書銷量。
“電紙書依然是漢王科技的核心業務,漢王會堅持做到底。”12月12日,劉迎建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并相信明年電紙書市場會穩定下來。
然而,劉迎建的自信,并不為市場所認可。
“靠講故事上市,夸大電子書市場的發展,把電紙書這樣的短期替代產品當作未來趨勢性產品。建造電子書城,意圖通過模仿亞馬遜(微博)Kindle的模式忽悠消費者,但其生產的電紙書產品卻統統配有SD卡插口,其看中的依舊是短期利益。這些做法的最終結果便是,在與平板電腦的競爭中一敗涂地。”IT業內人士曾反駁劉迎建。
“識別和輸入技術,漢王還是走在前面的。只是現在大家都關注電紙書什么的,忽略了漢王的技術優勢。”12月26日,漢王科技一名中層表示。
然而,識別輸入技術以及其產品,能給漢王科技帶來多大利潤,2008年第一次上會前似乎已有定論。
“監管部門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漢王科技退市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只是想緩過勁兒來,估計有很長的路要走。”12月27日,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表示。
|
|
|